《诗与禅》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经典文化研究》第五单元大视野
教学目标:
1.体会古代诗歌蕴含的禅意理趣。
2.明确禅与诗的关系,知道唐宋诗词的思想魅力的源泉在哪里,进而初步了解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儒、道、释思想。
3、鉴赏诗歌的意境,古代诗歌的意境的特质是什么。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对禅有什么了解吗?(让学生稍微讲一讲,适当引导下他们,有的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能讲到释迦摩尼的拈花微笑,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开创者,以及慧能六祖的故事。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老师明确:禅---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所以名为禅宗
放出幻灯片----佛教宗派的分枝分类
老师再强调一下禅宗简史: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大迦叶破颜微笑,“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其后祖组相传,及于达摩,为天竺八祖,浮海东来传法,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再传于六祖慧能,到六祖时,建立南宗,禅宗才枝繁叶茂,流行天下,禅宗的精髓已经注入佛教,天下的佛寺几乎都称禅林。中华文化的另一面显露,而不同于印度。所以后人才推崇慧能是中华禅的建立者。《六祖坛经》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持久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播放央视86版《西游记》:菩提祖师在孙悟空脑袋上敲了三下,他便悟出了其中奥妙,于是半夜三更去后门菩提学艺,菩提见他有悟性,是可塑之才,就教了他很牛的本事。可惜悟空悟出了这三下,却在学了七十二变后洋洋得意,人前卖弄,菩提终觉悟空的慧根不够,自知悟空日后定会闯出大祸来,遂断绝了师徒关系。
其实菩提敲的这三下是有来历的,它来源于历史上著名的禅宗五祖弘忍传位于六祖慧能的故事:慧能在碓房踏碓八个月。有一天,禅宗五祖弘忍为了考验东禅寺七百人禅解的浅深,准备传以衣钵,命各人作偈呈验。当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也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此偈,甚是惊异。弘忍觉得这示法之人,已经见性,不但道出了禅的本意,而且比神秀理解得更深更透,更“空”,更“无”,认为他是接法的理想人选。恐人损害慧能,亲自至碓房用仗敲米碓三下,慧能明白了。是晚三更,弘忍亲自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顿时领悟了佛法,弘忍将衣钵传给会意来见的慧能。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亮明自己的身份,成为禅宗的首领。
神秀讲求的是渐悟,领悟慢的,就采取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才有渐、顿之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与禅已经融合在了一起,唐朝是禅的黄金时代,至宋普遍发展,唐朝也是诗的黄金时代,至宋仍在继承转变。
诗与禅不但没有同流同枝的关系,而且差异很大。
从时间上看,佛教由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在三国两晋逐渐流传开来。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并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确立了最具中国特的佛教宗派——禅宗。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则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
从范围上看,禅宗属于宗教,诗乃文学。
从内容上看,禅阐发事理,诗乃言情。
从作用上看,禅追求成佛作祖,自渡渡人,而诗是怡情悦性,以补人心进道。
从感受上看,禅宗只可自知,不可示人,而诗人不仅娱己,且以示人感人。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唐宋诗的特质在于禅趣。
可是,诗与禅最后融合在了一起,“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
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
境界。
禅有了诗,禅在扬眉瞬目、拿拳、举仗之外,就有了优雅的表达方式,补救了粗豪的一面。
二、预习检测
提问:之前大家已经读了袁行霈教授写的《诗与禅》的节选部分,请问文章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诗与禅的沟通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禅对诗的渗透主要体现为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
提问:为什么禅能渗透进诗中?
明确:诗与禅是相通的,它们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注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三、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禅”与“诗”为什么能沟通?
第一,禅、诗表情达意的方式相同---含蓄、隐晦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二,禅、诗面对的对象相同---哲学上的形而上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的禅,安顿孤独、寂寞,无处不禅,生活就是禅,诗人笔下的生活是那么安详自在,难道有谁不愿过上这样的日子吗?正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不如意,才会产生心灵的奇思妙想,这也是诗与禅能永恒存在的理由。
第三,禅与诗都追求境界
禅的佳境:空、静、幽、寂、深、远、淡、枯、古、孤、清。
(播放《禅说一切皆空》的视频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空的境界)
“诗佛”王维的禅趣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这首诗表达了王维一切都任心自在,随顺自然,独自超脱的精神,既然行到溪头,那就坐下仰看轻云出岫,自然水云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穷通之理,而诗人能安然地欣赏它的变化而无动于衷,表明他对身外世界无牵无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的心绪,深得物我两忘的禅趣。
“不系之舟”,正是禅宗的核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王维的这些诗都呈现出一种清净虚空的意境。胡应麟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这就是空。空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人的情感与万物融为一体,没有了我,没有了分别之心。这很容易让人想到道家的“物我两忘”。禅宗是完全本土化了的佛教,它也吸收了道家的一些观念。
其实两者的审美都追求的是“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的境界。
佛家禅语
所谓绚丽之极,归于平淡。
第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参禅与学诗都要“悟”。
佛法禅意不足为外人道,不当从身外求,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非个人体会参悟不能也。
佛家和道教都用负的方法,多化为一,将简喻繁。冯友兰将负的方法比喻为烘云托月法,画家在纸上烘了一圈云,留出的那圆圆的空白便是月了。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因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象,它好比是指着月亮的手指,手指可
以指出月亮所在,但不是月亮,佛法才是月亮。我们如果只关注表象,就会被表象遮蔽。所以禅宗将不着相也就是不要执著于表象作为最高境界。而中国的诗歌也讲究含蓄,讲求“悟”,用最简练的语言凝聚大的智慧,达到一种“无师之智”的顿悟,刹那间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遇到烦恼无法自拔,烦恼皆由心生,一切都因为你放不下,这时,可以读一点诗歌,参一点禅语,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境界,使你的心灵变得洒脱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