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老师》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知道人物脸型、五官、发型、体型等的不同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人物的脸型、体型等不同特征,能抓住老师的特征运用线条、彩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描绘老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作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人的脸型、体型等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观察和分析,能较好的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学校老师照片及肖像作品制作课件。
          学生:彩笔、绘画纸、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一、声音导入,新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师。同学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描绘
《我的老师》
二、新授:
1.分析人物的脸型、发型、五官、身材:
2,小游戏:连一连
你们看,老师们来啦!他们现在就在我们的屏幕上。考验同学们眼力的时刻来啦,请将老师的画像与照片连一连,看谁能最快的辨认出画像上的是哪位老师?并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名作欣赏
欣赏课本上两幅名家作品
杨之光的《徐悲鸿;刘文西的艺术大师吴作生》
4.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欣赏了两幅名家大作,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更贴近我们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出示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5.教师示范: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画的真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展示一下,同学们能不能协助一下我,共同完成我的肖像画?”
三.学生作业:
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为你喜欢的老师画一张画像了,下面到了大家展示才能的时刻了,请同学们给你喜欢的老师画张像吧!
要求:
1.画一画你喜欢的老师。 老师画像
2.注意:构图饱满;要抓住老师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特点;彩的搭配。比一比,谁最能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
四.展示评价:师挑选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举办“我的老师”画展。通过“猜猜他画的是谁”的方式评价谁将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他评: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哪幅作品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么?
教师评价:“同学们画的都非常棒!点评的也很好!”并在彩、构图、人物特点上做点评。
五.课后拓展:
师:老师爱是拂面的春风,老师和你们朝夕相处,老师对你们的爱是无私的,你们一定特别爱自己的老师吧?就让我们课下把这些画像制作成精美的小卡片,写上对老师的爱与祝福,送给你的老师吧!”
《我的老师》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 二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将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课堂中,我让学生时时参与,出示的图例也是他们最熟悉的老师,并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的外貌特征,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开拓了思维。学生在玩中求乐、乐中求知。
《我的老师》效果分析
我通过学生们喜爱的喜羊羊来介绍自己的老师引出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周老师的画像,从画像中学生们了解到从脸型、发型、五官、身材、衣着等方面,可以认出自己熟悉的老师。通过观察、回忆老师的发型、脸型,看教师示范讲解怎么绘画,进行学习各种画法。学生们通过教师展示的自己熟悉的老师的画像中了解到,可以从不同画法进行表现人物。更了解到大师作品是如何表现自己的老师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气质、内涵、精神
以及艺术家的思想。对人物画有了一定深入了解。
通过老师自画像师范,学生了解到,如何进行人物画。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观察、绘画、添加背景、彩,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后再进行创作就理所应当了。
《我的老师》教材分析
老师们用辛勤的汗水培育我们,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老师,老师也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人之一。《我的老师》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知道人物脸型、五官、发型、体型等的不同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增进师生间的情谊。教材中提供了《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和《恩师徐悲鸿》两幅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肖像画的不同表现风格,线条与彩的运用恰到好处。下面的四幅图例能一目了然的让学生清楚的掌握人物画的类型:即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组像。通过欣赏艺术家和学生的作品,可以较好的让学生领会人物画的不同风格及内涵、画家的思想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