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的朗读基调
【篇一:优美散文的朗读基调】
朗诵教师培训高级教程
在朗诵时,不同体裁和内容的文章采取什么样的朗诵基调是非常重要的。基调不是简单的指音高、音低、音强、音弱。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情感,总的彩和分量,以及朗诵者的具体态度。感情彩有喜、怒、哀、乐之分,态度有肯定、否定、批评之别,其中有分寸和火候的差异。朗诵者要从作品的针对性和朗诵的目的上去把握态度,更要以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者是情感和风格特点等因素去揣摩作品彩的总特。朗诵者可以通过声音来传达极为丰富的感情,产生巨大的,有时是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样使听众跟着去兴奋,跟着去激动,甚至跟着去落泪。使朗诵者与受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这样才是一个高手,一个朗诵名家。因此我们要进行各种不同的基调变化上的训练,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各种作品的基调,才能达到良好的朗诵效果。以下对20种基调逐一进行讲解。
朗诵教师培训高级阶段,将针对二十种不同种类题材文章的朗诵基调逐一进行讲解。
朗读使用的标记符号
重音:次重音 中重音 特重音
停顿:小停顿| 中顿 ||大停顿|||
力度:强音f中强ff特强fff
弱音 p中弱pp特弱ppp
语调:平调→升调 降调 降升调 ┘ 升降调 ┐
语气~~ 波浪线在重音下用,为重音轻读(气音) 波浪线用在强音下,为强音弱读,或者加 , 表示语气渐强或渐弱 朗读语气也可用“坚定地”“命令地”“赞美地”等词语辅助说明。
其它:顿音 韵字 换气 ∨ 拖音——(包括若即若离的声音)
第一章 清新舒展的文章
朗诵这类题材的文章,要求:声音音量要偏小,声音柔和、抒情;气息深而长。如朱自清的
《春》、《绿》、《荷塘月》等。
以《荷塘月》为例。作品做到“情景交融”,“诗情画意”。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是通过作者着力而细致地描写菏塘月静谧的境界体现出来的。可见,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彩,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这“景”也正是由“情”作为灵魂得以表现的。否则“情”无依托就会成为干瘪的说教或无所附丽的空话。散文中的“景”从什么角度写或选择什么侧面,景物之间的安排配合,也受主观感情的支配,而不是客观的景物的“自然翻印”和“实录”。
就此可见,朗读是应注意:
  文章的写作时间1927年;
  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
  全文的中心思想情感是:“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本文的朗读基调:偏低、偏平、偏缓,但又不可太冷太淡。
就全文看,第三段是反映作者思想的关键一段,第四、五段把自己的感情作了表白,写了自己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受用”这“荷香月”。因此,第四、五段是感情昂起、抒情味最浓的两段,此后就渐趋平和。朗诵是按照“伏-起-伏”的语音语气顺序处理。
作品赏析
《荷塘月》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欣赏荷塘月前后心情的变化,一条是作者的行踪。全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各段内容如下: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景。
第5段塘中月。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联想采莲旧俗。
第8段回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应划为三部分:
散文诗朗诵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荷塘月》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全文首尾呼应。文章的首尾有三处相互照应。一是开头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其实也是一个悬念。文章的结尾照应的句子回答这个悬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二是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相呼应。三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的呼应极为紧密,“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首尾的三处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机统一。
+++++++++++++++++++++++++++++++++++++++++++
荷塘月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
标注拼音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p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 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 )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 onu )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ch n)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 m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b o)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h n)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c nc )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l ng l
ng)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 n)婀( )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ch ngch ng)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k )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