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资料
郦道元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完全没有(通“缺”,缺口)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太阳)月。
至于夏水(漫上)陵,沿(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没有这么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急流)绿潭,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绝谳(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甚,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杀,凄凉),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接连不断。,连接。,延长。】凄异,空谷传(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久(消失,停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上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水经江水》中不仅训释名物和词句更
三、整体把握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
课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水经·江水》中“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一句的部分注释。郦道元注释《水经》,不仅训释名物和词句,更注重对原书的补充扩展,或征引古代典籍,或参以亲身探访经历,或采用一些相关的逸闻、神话、传说、歌谣,大大充实了原著的内容,甚至可以说自成巨著。其文笔精妙,更能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水景物,使得注文本身有的竟能独立成为一篇绝妙的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性。唐代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晚明的山水小品文,都受到他的影响。
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文章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鑾,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隘拔、清幽秀丽的景。
文章第1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为概貌性摧写,三峡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只有起伏,没有中断之处。这是写其广夏、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挡住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时分,难得看到日月。这是写其高度。这就写出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接下来三段,是具体描绘,抓位季节特点,分别写击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夏天景象,特点是雄伟峻急,所以连接上文,先行措绘。夏天发大水时,江水满溢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航,体现出水势极大,流猛且急。但要是碰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下去,那就不得不冒险航行了。下行的船只因水流迅猛加快了航速,早晨从白帝城出发,甚至傍晚就能到达江陵。可谓日行千里,衬托出江流之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凤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春冬之景象相似,故合起来写。此时凤景与夏天迥异。“素翯绿潭,回清倒影”,江水仍然湍急流动,但飞溅着白浪花,气势已然不同;潭深水碧,倒映着各种景物,又多了份沉静和优美。从江上看向两岸:“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瀲其间”,高峻的山峰上,生长着一些怪柏,悬泉、瀑布飞泻而下,在其间迅疾冲荡着;“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趣味良多。这是作者对春冬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我们读来,也感觉和缓从容,宛如欣赏一輻优美、雅致的山水画,毫无夏季的惊心动魄之感。
而秋天又是另一番情调。每当初晴之日,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润都呈现一派杀景象;高山
上猿猴凄凉的长啸声,从空旷的山谷中传来,接连不断,哀伤悠长,久久不绝。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课文寥寥一百五十余字,景物描写多做点染勾勒,不事精雕细刻,重在突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给人迥乎不同的阅读感受。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冬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清,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写景,极善突出景物特点,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景物鲜明,历历如绘,主要得益于语言的精确凝练。如“隐天蔽日”的“隐”“蔽”,写出山连绵,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写高山用“绝蠓”·写出山之陡峭;“林寒润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用“哀转久绝”写空谷传来的猿鸣,符合生活的实际,又撼人心魄。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资料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门),欣然起行。(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子里)。庭
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大概是)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整体把握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记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文章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时值秋末冬初,寒意将浓,百无聊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妙月吧!既已“起行”,又要寻同游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文章也显得摇曳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已定,似无迟疑,径直到承天寺张怀民,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又为下文张本。“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同遭际,相似处境,想来也也是一样无眠,于是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
以上为叙事部分,自然写来,虽短短三句,却起伏跌宕,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蕴含微妙。
接下来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洒满庭院,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竹柏的影子,映于地上,如水藻、荇菜纵横交错。“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不知月光化为积水,还是积水反射月光了。作者仅用18,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个字
最后是议论抒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常有。竹柏投影也是寻常景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同样的颜)从流飘荡(随着江流飘荡。从,随)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表示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青白)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比箭还快),猛浪若(指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互相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比高。邈,比远。;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互相和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长久不断地叫。转,通“啭”,鸟叫声(尽,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戾,至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治理)者,窥通“返”,返回。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互相掩映,有时见日。
一、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山是同样的颜。(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三、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出自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但这段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文字,却成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全文以写景写为主,兼有抒情。共分三段,第1 段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