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心得
记承天寺夜游心得「篇一」
苏轼诗文,在文坛上最大的贡献是,一改唐五代盛行的纤巧柔媚、婉约绮丽之风,从题材、内容、写作手法等各方面开旷达豪放之先河。因此,苏轼诗文被人传唱不绝的往往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洒脱奔放。
但是,细究其诗其文,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和很多因宦海沉浮,而文风大改的文学大家一样,苏轼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谙世事,诗文风格有了明显的分界。
如果说,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诗文前期是飘逸灵动、汪洋恣肆、精新奇巧,让人读来畅快淋漓的话,那么,被贬黄州之后,其诗文风格则转向了坐看云卷云舒、笑谈疾风骤雨的闲淡宁静,有了更多的禅意佛理。《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后期诗文风格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统共85字,却是一篇值得揣摩,甚至是值得“临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写作此文?为己。放在今天,就是一篇日记而已,把今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游承天寺——写了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译出来,是一篇多么简单,多么平凡的一件事情。那么,其立意之高远、之深刻从何而来?
文题告诉我们,此文所记乃“夜游承天寺也”,何以夜游?且地点是承天寺?文首告诉我们,夜游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个曾经的科考举人,官场骄子,当是“案牍”缠身,何以有此雅兴?
连作者都自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今夜有何特别?
心境不同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两人:苏轼、张怀民,俩“闲人”,遭贬谪,被流放之人。
元丰二年,苏轼因与当庭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为“新政”中人所不容,遂兴“”,苏轼因诗获罪,下狱御史台(又称“乌台”),遭受103天的审问折磨,几次濒临被杀境地。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任团练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果然是闲人一个啊,曾经胸怀报国惠民之大志,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在黄州一呆四年,心境该是何
等凄凉?
但是我们细品此文,既无悲秋伤月,更无满腔愤懑。少许失意,间有不平,但都是那么地轻,那么地淡,更多的却是对世事的洞察,对人生的顿悟:追名逐利之人,趋炎附势,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难以自拔,哪有闲情逸致静享这清虚冷月之仙境?自己尽管遭不平之待遇,但能有此佛境可参禅,能有此美景可品评,实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纠缠不清的官场世事,那些忠贞为民确遭贬谪的`失意,都在这静谧的佛院中,如水的月光下化开,变淡。
人生之事,失意常十有八九,有志同道合之友,有如此美景,这般宁静的心境,足矣。
此为本文立意,不纠结于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强调自己超乎常人的苦处,而是苦中寻乐,逆境中寻出路,以一种恬静淡泊的心境去对待世事变幻。人闲,心静,淡泊,安闲自适。其立意之深之远如此可见。
二.失意中的纯美意境
官场不得志,人生不尽欢,但是作者的笔下,给我们的却尽是美。
不愧为诗文画全才,信手拈来,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景纯美:月光澄澈如水,竹影斑驳如画,“水”上浮着、漾着“藻、荇”,虚实、静美、动感,就这么组合在了这18字之中。或许把月光喻为水,把竹影看做荇,都只是作者一时之感,但妙就妙在,苏轼这个大文豪不仅善于捕捉事物之美,更善于描绘脑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曾经遭受如许磨难的苏东坡,在难以入眠之夜,在失意难以排解的状况下,也只是寥寥几笔,点到即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叹,也不必矫情地抒情,两问一答,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叙、绘、议的完美结合
此文堪称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事贯穿,有景有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先叙:交代时地人事,48字;自然顺承:描写,绘一幅竹影冷月图,18字;最后抒情议论:19字,道出此时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实乃人生大幸。
其次,此文表现手法细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生
动贴切的比喻,化静景为灵动,实景虚写,不多费一点笔墨,却不欠缺一点美感。简、美宛如诗歌。
作者此文,短短85字,读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细品之下,则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体现了苏轼文章艺术境界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四.独具匠心的巧妙结构
最巧妙的文章结构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读此文,我们甚至忘记了此文之结构,作者一气呵成式的行文结构,天衣无缝。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事——景——情,如此结构恰如诸多名家名诗,借事喻理,借景抒怀,由事入景,由景入情,结合紧密。作者写作此文,其匠心蕴于自然之中,其作文功夫,与其诗词并驾齐驱。
此外,苏轼此文,从详略处理上看,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叙事部分,寻友夜游,张怀民,何许人?作者为何偏去寻他?作者不费一墨,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末了解:“闲人如吾两人。”何必赘述?又如写景部分,寺院中当有其它景致,作者何以只写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诉我们: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边都有,却非人人都能共赏的景致呀!非“如吾闲人”,哪来心境?另外,此为的语言精辟凝练也是一绝,上文有所涉及,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恰如一株文学奇葩,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记承天寺夜游心得「篇二」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幽微的星光下,古寺沉睡着。寥寥的行人,脚步在四下的寂静里变得突兀而悠长,闪烁的.烛光在天边的黑暗中挖出殿宇神佛的轮廓苏轼用他淡定悠闲,又稍稍带着一丝轻快的笔触,给我打开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我不想再去深究那些淡定从容之后世事沉浮的背景,仅仅这深夜古寺、秉烛而行的雅兴就令我心动不已。亿万人之中,能有几个人抱有这样迥异尘俗的兴致?而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天的红尘中时刻难以脱身的我们。
无论今古,人既然置身于社会之中,便总会有种种的感慨和无奈。而同样,人都不可能脱离
社会,即使一时间无比地厌倦,但最终还要打起精神去完成一生的面对。既然不能脱离,能够选择的,便只有暂时的逃避和喘息。一段没有纷扰的时间,一个没有旁人的处所,便能给我们提供逃避和喘息的机会。于是,万籁俱寂的静夜,独处深山的古寺,疏星在天,微烛映壁,这将是一次多么好的精神旅行。
时间也许已使古寺倾塌,但尘嚣的扰攘依然,心灵依然需要那寂静空灵来洗涤慰藉。古寺不在了,但夜还在,尽管现在的黑暗已经被霓虹灯搅得有些浑浊,尽管现在的夜已不如当时那样幽深而神秘。在所有的笙歌都寥落之后,等所有的浮尘都沉寂下来,总是还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交叉的角落,伴着幽微飘忽的烛光,等着一颗疲惫的心去憩息占领,直到最后一颗星消失在微亮的天空。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
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
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记承天寺夜游心得「篇三」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我便开始进行课堂构思,即以文言为重心,开展字词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言基础。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赏析写月句,感受苏轼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豁达乐观,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人文精神。
在对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尽可能在这堂课上体现一种新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在完成基础训练中发现问题。学生自主翻译作为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完成内容的理解。通过展示发现学生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
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三点谈谈: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我坚信“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层次上有差异的学生,把目标注视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再通过激发竞争意识让学生相互质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把文本只作为一个“例子”。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在的语文能力。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拓展的“度”与“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比较准确地确定拓展迁移的方向和范围,使学生望语文而生情,望语文而生趣。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
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