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年放鞭炮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作者小时候给长辈磕头就可以获得一挂鞭炮,下面我们来看看《过年“挣”炮》这篇故事吧!
  放寒假了,天气寒冷,不用去干活,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只能等着过年。这个时候,鞭炮就成了我们男孩子最好的玩物。我们每人拿一挂鞭炮,舍不得一下全放了,拆开来一个一个的点。开始的时候每天少点几个,家里可没给买那么多鞭炮让玩。临近新年的前几天才敢放肆地随意点着玩,因为马上就有鞭炮了。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儿时的年,就是这样从逐渐稠起来的鞭炮声中开始的。
  大年初一早晨,我们一家人来到爷爷家,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我们这一带的风俗是未婚的女孩子不用磕头。我是男孩子先拜祖宗。脱帽,端庄地站在供着祖宗的桌前,作揖,跪下磕头。要磕四下,之后站起来再作揖。接着去给爷爷奶奶磕头。先来到爷爷面前,一边说着“爷爷,磕头吧!”一边跪下去。爷爷一边说:“别磕了。”一边伸出手来扶。膝盖跪到了地上,两手正好搭到爷爷伸出的双手上,顺势站起身来。随后同样给奶奶磕头。磕完头,爷爷或者奶奶会给一挂鞭炮。都知道小孩子喜欢点炮玩,有时候还没等磕头,爷爷奶奶就给鞭炮了,给了也不客气,就直接收下了。
  我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小山庄里一共十来户人家,都是本家的,只不过有的远几辈,有的近两代。每家都有我的长辈,有叫奶奶的,有叫大伯的,有叫叔叔的。吃完饺子,我和弟弟就忙着去给庄上的各位长辈拜年。弟弟提一个塑料袋,我早就要求了,让妈妈给我做的衣服口袋大一点儿,多一点儿,好装鞭炮。我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
不想提个袋子那么直接,想弄得含蓄一点,可能是因为大两岁吧。不管到了谁家,都会拿出瓜子、花生、水果糖招呼着让我们吃。我的兴趣可没在这个上面,我做出很成熟的样子,到供着祖宗的地方,带着弟弟一起给祖宗磕头,再依次给各位长辈磕头。
  磕头有很多讲究,不能在室外磕头,不能给卧病在床的人磕头,要先给爷爷辈的磕,再给叔叔辈的磕,同一辈中先给男的磕,再给女的磕,可不能乱了。如果乱了,会有人说不懂规矩。有的叔叔会拉着不让磕头,但千万不能不磕,膝盖一定要跪到地上才行。这是在给客气,千万别当真。每一家都会给我们每人一挂鞭炮,也有极个别的不给整挂的,把一挂鞭炮拆开,和糖块、瓜子混到一起,每人给抓一把。我对瓜子、糖块虽然也喜欢,但终究赶不上对鞭炮的喜欢,遇到给瓜子、糖块的我也会装作很喜欢的样子收下。
  过了大年初一,我爹要出门串亲戚,我们也会撵着一
起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去挣鞭炮。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总结分析一下当天的战绩,看看在谁家最有收获,给的鞭炮最好。那时候常见的鞭炮有两种,有一种鞭炮每一根都有小拇指那么大,一挂里面没有多少根,但我非常喜欢这种鞭炮,声音响、威力大,点着一根扣上一个破茶缸,能把茶缸崩一房高。还有一种叫鞭炮叫电光炮,小头很小,每一根长度超不过两厘米,但个数我,每挂里面有一百根。我数过的,绝对够数。这种鞭炮响声不大,威力也小,玩起来没什么意思。我们那时候叫它“小机机炮”。
  与此同时,我的发小和我姑姑家我姨家的孩子,还有其他亲戚家的孩子,也会来给我爹我妈磕头,我妈就要给他们鞭炮。每年大概有多少个孩子来磕头,准备多少挂鞭炮是有预算的。有计划外孩子来了,我妈准备的鞭炮就不够用了,她会向我借一挂,当然了,只借不还。
  就这样,一年一年磕头挣炮,不知不觉就长大了,不再挣炮了,但头是每年要磕的,磕头中拉近了亲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作者|赵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