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集
不曾考证过历史上何时起便有了集市
      每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人都与集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集市是人们消费的场所,也是部分人挣钱的出处。
      集市使的乡村有了繁华的景象,因为集市很多原本见不到面的人相遇了,很多陌生的人相识了,甚之有那么一段时期,集市成了很多对青年相亲的场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市原本瘦弱的身体,一下子膨胀了起来,她唱出的曲子不再单调,她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离我家较近的集市不少,规模较大的就是桃林、郝戈庄和皇华集。
      桃林集是逢四排九,郝戈庄集是一六,皇华集是二七。在这三个集市中,郝戈庄离我们十多里路,桃林二十多里路,只有皇华离得最近,仅仅几里路。所以我们提到赶集,都暗指皇华大集。
      皇华赶大集就在皇华镇驻地皇华店村,如今皇华店村和北面相隔不到二里路的大庄村已经连成一片,镇驻地四纵四横八条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美化、绿化、亮化。
      皇华镇驻地总体看并不平整,处在一个西高东低的山岭上,东边最低处是青墩水库上游西岸,中心街部分相对较平坦,这里绿化比例很大,到处绿树成荫,各种花草种植在路边,特别是近几年沿着青墩水库修建的沿河路,两边都经过精心设计,树木整齐美观,水库里波光粼粼,颇有一番到达海边看到的景致。
      平日公路绕过皇华镇驻地南部和西部半圈,把皇华镇驻地温柔的抱在怀里。镇驻地西南部有一个大十字路口,往南通郝戈庄,往西通常山店子,往东往北就是平日路的一部分,这里设计了三角形的大花坛,几条路都宽阔崭新,显得大气时尚,提升了小镇的品位。坐在公交车上,行驶在皇华镇的西岭,往东望去就可俯视小镇的风采。
      皇华集是诸城市以南较大的集之一,这个集是周围人们进行买卖交易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几十万民众的希望。
      去年以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暂离开单位到城里工作一年,所以几乎一年没赶皇华集
了。在城里需要买水果蔬菜了,也没定数该到哪里去买,有时到商场购物顺便买一点,还有时到龙城转转,时间充足的时候也会跑到其他远一点的农贸市场买点新鲜的疏菜,每次买东西都是匆匆忙忙的,面对的卖家也都是陌生的面孔。
      五一我回老家,那天正是皇华大集,我提前打电话告诉母亲说替她赶集,因为老家距离现在的大集有四里路,母亲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走那么远的路就犯愁。
      那天早上不到八点我就早早地来到了集上。
      记忆深处最早的赶集,该是我童年的时候,那时六七岁的光景,偶尔跟母亲一起赶集。
     当时还是大集体时期,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路上几乎不到机动车,即使手推车也成了奢侈品,当然它也不属于个人。
      整个集市也没多少摊位,卖的东西种类单一。
      每逢赶集的日子,路上走着稀稀拉拉的村民,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妇女们一般都挎着
一个斗箢子(因能装一斗粮食而得名),老人则是拿着一条布袋或背着篮子。集市上卖菜的没有,水果也几乎没有,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供销社下设的多个门市部,什么百货商店、水产门市部、副食品门市部、采购站等等。很多老大爷很早到集上,就为了到集市的北头喝上碗老汤。在寒冷的早上,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霜花,老汤盆子早就开市了,长凳一字儿排开,一的黑瓦盆,老人们慢慢地坐下来,要来一盆子冒着热气飘着葱花的老汤,从怀里掏出自带的煎饼,撕碎了放在汤里,拿筷子翻动几下,就慢慢吃喝起来,要是一不小心,那闪着亮光的油花会滴到棉袄大襟上……
      我最向往的就是到母亲为我到供销社饭店买上十个水煎包,或是买上半斤粱票的油条。
一村一大      平时,从没记得集上拥挤过,尽管当时皇华店街里的土路并不宽阔。赶年集时就不一样了,周边村子里老老少少都上集了,除了要买过年准备待客摆供的食品外,最要紧的是扯上几尺布做过年的新衣服了。
      年集上,那鞭炮市就很热闹,卖鞭炮的大叫一番宣传一阵自己的鞭炮如何如何响声大、响声脆、没有哑巴炮后,就用竹竿挑起一串鞭炮噼噼啪啪的放起来,不等这家放完,那家也不甘示弱的挑起来,吸引的买鞭炮的男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很多男孩夹杂在里面瞅准时
机抢落在地下未响的鞭炮,那些卖小爆竹的挨在旁边摆个小摊子,不失时机的推销着自己的商品,一不小心邻家的鞭炮落在小爆竹上,小爆竹马上就噼里啪啦的响起来,我们当地称作“炸了爆竹市”,卖主吓得往一边跑去,而那些没有钱却想得到爆竹的男孩子就会不顾危险的跑上去抢……这情景我倒没见过,却听大人们讲过好多次。
      反正儿时的皇华集在我记忆中并不真切了,只是留下一点点支离破碎的回忆,那大多是与水煎包、红头绳、新对联有关的记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皇华集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了。
      多年来,皇华大集几经变迁,已经改址了数次。
      十多年前,皇华集就在中心街。这条南北的大街大约二里多路,摆满了卖各种货物的小摊,每逢赶集的日子,大集最北端的百货门市部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当时我在镇北头上班,家住在南头,每当遇到赶大集,中午下班后回家就寸步难行,自
行车根本不能骑,只好推着走。一路走着,眼睛里见到的是五花八门的物品,由北往南分别是牲口市、菜市、粮食市,各种布匹、衣服、小百货、水果……最南边是卖大扫帚、盖顶、炊帚等器具的,各种具有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喧哗升腾在皇华街的上空……
      后来,皇华镇驻地,建成了用石块砌成的街,被人们称为“石头街“,石头街东边衔接着南北走向中心街,由街道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往西,经三工橡胶厂大门口西行大约五六十米后转弯向北走半里路左右,又拐弯向东直行半里路连接中心街,跟中心街围成了“口”字形的街道。一般情况下,赶一次集,就要绕口字形的石头街转一圈,同事们去赶了几次集后都连连叫苦,说是买几样东西,还非要走那么多的冤枉路,最终结论是:坚决少赶集。 “口” 字型路线的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赶大集时秩序井然,走中心街再也不用为交通拥挤而郁闷了。
      当时,皇华的三工橡胶厂还没有搬到诸城开发区,厂里的工人大多在皇华街上买了房子,也有租房子住的,所以橡胶厂门口一段街非常热闹,路的两边理发店、烧烤店、饭店、澡堂应运而生,即使不逢集时路两边的买卖也很红火。这里晚上灯火通明,流行音乐在空气里氤氲,晚饭后在街上遛弯的人们络绎不绝,是皇华街最繁华的一段时期。
      那石头街大集赶了不到两年,就挪到了镇东南头到漾河西边。这里本来是河套,后来镇
上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垫平,改造成了一块很平整开阔的地块,把街上的大集挪到了河边。
      大集搬迁至此,为赶集的人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人们再也不用为了买几种东西多走几里路了,这块场地基本呈正方形,又很开阔,所以各种小摊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赶集的人们沿着棋盘形的小路,走不多远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集市位置较低,东西两面是山岭,地面是沙砾铺垫的,即使刮风,也没多少尘土飞扬,遇到晴朗的日子,到集上转一圈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是一种享受。如果有兴致,还可以沿着大集东边的河岸走一段,享受一下翠柳绿荫,望一望倒漾河清清的河水,冬天当然例外,因为河水都结了厚厚的冰。
      春暖花开季节,赶集的人们特别多,很多走路颤巍巍的老人也拄着拐杖在集市上闲逛。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记得自己的月工资是123元,因为这个数有特点,所以记忆特别深刻。当时日子过的很拮据,记得有个女同事说起赶集的情形,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她说,在大集上买冰肉吃,先要环顾一下周围有没有认识的人,怕被熟人看到了笑话。那所谓的冰肉,就是外贸公司做火腿肠切下来的下脚料,都是零碎肥肉,然后又冷冻起来,被小商贩批发了,拿到集市上用刀切成一块块的卖掉,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买了一块肉砖。这样的肉每斤比鲜猪肉贱得多,味道也差得远。
      那时日常吃穿用都要到集市上解决。一般情况下,到了秋末初冬,老百姓地里的粮食换成了钱,该买的东西就开始购买了,特别是到了农历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再舍不得花钱的人,也会慷慨的拿出钱置办年货,包括大人孩子的衣服,所以,每年的几个年集最热闹,买卖东西的人最多,赶集的时间也最长,记得腊月二十二和二十七集,每次都赶到太阳落山。
      随着经济的繁荣,农民渐渐富裕起来,五天一个大集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于是镇里又立上了逢五排十的皇华小集。小集上只有四五十家小摊,主要是卖水果蔬菜肉鱼的,赶集的人也相对较少,主要是周边的几个村庄里的人。有了小集,在那个几乎不用冰箱的年代里,方便了农村众的生活。
      集市的繁荣把很多农民变成了商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皇华大集在河边赶了几年后又搬迁到皇华镇最北端的岭上,那段时间里,我却在皇华镇的最南端上班了,赶集要走三里多路,所以不经常去了,偶尔去过几次把摩托车放在与集市相邻的皇华小学院子里,然后步行买上东西后再骑车回家。那边由于处在北岭的最顶端,岭的北面是一大片田地,没有一点遮挡,所以当冬天田野里没有庄稼时,只要刮风,被耕过的
农田扬起的尘土就在空中飞舞,让人睁不开眼,头发里嘴里都是沙粒……
      如今的皇华大集在皇华西南角的岭上,这里本来是一片山岭薄地,经过整修,改造成了人们赶集的场所,并在大集的北面沿着东西走向的柏油路盖了一排沿街房,沿街房前面是从皇华通往常山店子的路,刚修了没几年,路面崭新平整。
      现在皇华店村跟北面的大庄村连在了一起,路两边的新盖的沿街商铺林立,早已不到早年破败的影子。唯一留下的建筑物就是当年街上最繁华的供销社百货门市部,如今的门市部在两边崭新楼房的衬托下,曾经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只是寒碜地在风中瑟缩着。
      今天,站在家乡的大集上,一股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
      身边传来打招呼的声音:
      “妹妹,今天买烧肉吗?”卖烧肉的刘嫂热情地说。
      “吆,好久不见了,这一阵忙什么去了?”这是赶集时认识的一个邻村卖煎饼的大嫂。
      正走着,一个红红的桃子送到了我的眼前:“,先尝尝我这桃子,甜不甜?”我扭头一看,皇华店村卖水果的小王正冲着我笑呢!
      前面不远处有两个老头在聊着,秃顶地问:“最近身体怎么样?走几里路还可以吧?”拄拐杖答:“一天不如一天了,能动弹就来集上逛逛,不来的话,怎么能见到老弟你啊!”随后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没去镶牙?”拄拐杖的盯着秃顶缺了一颗门牙的嘴。
      “这一星期天就去,闺女平时没时间,说是要给我镶烤瓷的。”秃顶老人笑着说,“我说都这把年纪了,不要好了,可是拗不过闺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