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摩崖石刻的探访和研究
一、课题提出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历来以其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和秀逸典雅的文化景观而闻名。遍布在葫芦山、金山的摩崖石刻更是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但又是一个尚未完全发掘的文化宝藏。为此,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
1、对潮州葫芦山、金山的摩崖石刻进行一次全面的了解。
2、对潮州葫芦山、金山的摩崖石刻的价值进行粗略的评估。
3、对潮州葫芦山、金山的摩崖石刻的开发做出建议。
三、研究方法
我们对潮州葫芦山、金山的摩崖石刻的探访活动,是通过对实地的考察,摄影,研究;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查询、了解、探究;通过对所得各类资料的归类、编订来完成的。
四、研究结果
(一)摩崖石刻的丰富内容
经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我市的摩崖石刻较为集中的分布在葫芦山,金山上。
1、分类介绍
众所周知,这些珍贵的石刻数量众多:据《潮州文物志》载:“葫芦山原有二百多块(石刻),但几经沧桑,尤其是在十年动乱其间……炸毁不少,现有一百三十八块。”该书又有:“金山……石刻,自宋以下历代皆有,旧云一百多块,现存三十块(其中摩崖石刻十七块,碑碣十三块)。”的记载。
而这些隐约于山林之间的摩崖石刻不仅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它们包罗万象的内容无不体现着潮州的人文史乘。其中:有记游、写景、即兴抒怀的诗文;有对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记述;有醒世文章;有科举题名;甚至还有本地政首所处理的一些重要事件的记录,等等。可以说,故乡湖山的沧桑变化,都可以从中到踪迹和沉淀。
由于数量及内容的繁多,我们将把这些摩崖石刻所叙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并在对该类石刻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选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进行分析。
(1)对美好风光的描写,称赞
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文自古就屡见不鲜,置身于如画美景之中的摩崖石刻又怎么会缺少对好山好水的题词呢?
如文山亭西侧上的《宿雨留云》(陈鼎铭题);西湖
雁塔之上方西南的《云路》;位于西湖山北岩,李公亭碑西
侧的《一湖天》(明校尉杨汪书);刻于芙蓉池西南的《苍
松古柏》;刻于西湖山北岩,活人洞的《烟霞笑傲》(自省书);题于南岩石壁上的《水木明瑟》、《故乡无此好湖山》(万士廉、俌瑺、陈其昌题)、《松
间石照》(林一铭书);刻于南岩斜壁的《画境》(林月望书);刻于南
岩的《游目》(金镤居古题);刻于金山南麓偏西的山坡石壁上的《第
一山》(《海阳县志·金石略》载:“第一山”三大字乃宋米元章笔)等
等。这些简练、生动的题词无不是对眼前的美好景致的描写与赞叹。
从手法上,有幻想,有夸张,有对偶,有比喻,形式多样,各具特,
百家争鸣。
在众多的这一类石刻中,我
们认为题于南岩峭壁上的《湖山
图画》(道观·丁秉贤书)是其中最具水平的一处。让
我们好好地领略一下作者通过这极其平常的这四个汉
字所传达出的绝妙意境吧。“湖山图画”,这是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对其眼前的风光进行的赞叹。想一想,天然
的山水,竟能焕发出艺术家笔下的神韵,这是多么奇妙呀!“湖山图画”,作者就是要通过这寥寥几个字,带给读者一个广阔的联想空间。而这几个字竟又如此的恰到其分,它比那些“××第一”、“××之最”之类的陈腔滥调要好得多,理智得多,美妙得多。
同“游目”、“画境”、“烟霞笑傲”等几处石刻一样,它们表达了历代游人的审美心理,而把这各种审美放在一起进行一番对比。作为读者的我们便可得益良多了。比如说吧,现今在西湖公园大门的石牌坊上有这么一首对联:
湖名合杭颖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
山势分郊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请小李将军画来。
云 路
湖山图画
松间石照
而清代有个潮州人名唤林大川的,专门详细考察葫芦山,有《西湖记》二卷,并在南岩上题刻了这样一首《西湖题壁》:
水山光入图画,果然西子此西湖。
名区自是传千古,管领何庸待大苏。
对比以下,前者是说西湖虽然美丽,却无名人给予称
赞,因而逊,是一种追求附和名人、权威的审美观。而
后者则不然,“鸡叫天亮,鸡不叫天也亮”,湖山美景是天
然存在的,为什么要攀名附贵呢?这可是算是古人对“权
威”的挑战性见解吧。欣赏风景如此,为人处事当然也应潮州西湖
如此。
综上所述,这类对风光的描写、称赞的题刻,体现了
游人的审美观,甚至是人生观,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对历史事件的记述
记述历史事件
的石刻不在少数。如上刻位于葫芦山中麓的《重辟西
湖山记》;位于葫芦山北活人洞题刻的《赵希蓬修威
惠庙记》;位于葫芦山,寿安岩石刻东侧的《威淳开
路记》;刻于金山南麓偏西部山坡上的《王汉金城山
记》及其旁边的《郑伸筑城记》与上方的《林仕猷纪
事》。
而其中最富有传奇彩的,应是刻于葫芦山上的《王源除怪石诗》:
骈立西山为患久,  俄然扑岁不终朝。
一双石笋根除灭,  百世妖氛气尽消。
凤士顿回淳古松,  军民齐唱太平谣。
从今正应三阳识,  衮衮公卿佐圣朝。
据张伟编著的《潮州文化之旅》中载:“王源是福建龙岩人,字启泽,号苇庵,明永乐甲申科进士”,据说与《十五贯》中的况钟是同年。当时,王源到潮州任知府,那时的“湘子桥”又名“济川桥”,只有十八个桥墩,且被水冲击得破烂不堪,过江只靠摇渡。于是本地富商据此大捞油水。王源上任后,一心想修复济川桥,苦于缺乏石料。恰巧城里人传说葫《郑伸筑城记》
《重辟西湖山记》
芦山上有大数十围,高数十丈的巨石,斜射向城里,主嚣讼火灾。王源看了那怪石,便要求
人们劈石造桥。但人们因听信石头有妖气,且又有富绅们千方百计的阻挠,遂不敢动手。而
王源力排恐怖之说,宣布:“我先动手,如果平安无事,那么大家齐动手。”还取笔上书:“敕
广东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于是大家看见知府带头,便也动手起来了,最后才劈下石块,
修复了桥梁。
这是一个地方官身先士卒,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典型。要知道,在古代,封建迷信的
力量十分强大。而王源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地富绅的压力,面对封建思想的恫
吓,挺身而出,为民造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什么样的勇气?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吸取先人成功的经验和看到他们优秀的
品质。这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就拿王源的事迹来说吧,王源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不屈、勇
敢、身先士卒,以及当官一任,造富一方的精神。这不是每一个人所必备的精神吗?不是每
一个地方政府官员所必备的素质吗?
综上所述,关于对历史事件的记录这一类摩崖石刻,不单是一份份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且更重要的是,作为读者,我们需用“以史为鉴”的方法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而这些又往往
是成功者必备的。
(3)科举题名
对于科举得中的追求,历来就是古代读书人饱受寒窗之苦的原因。而各地方登科的人数
也就成为衡量当地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潮州
自古就人杰地灵,向有“海滨邹鲁”的美誉,科举题名
的石刻自然不在话下。如位于葫芦山雁塔南侧的《皇明
洪武甲子科题名记》以及雁塔下偏南岩石的《皇明嘉靖
乙卯科题名》;再如位于北岩的《皇明嘉靖辛酉科题名》;
金山南麓的《皇明嘉靖庚子科题名》以及在金山南麓中
部《拙窝》旁边石壁上的《皇明嘉靖己酉科题名》等。
《皇明嘉靖庚子科题名》上面举例时说过“雁塔”,但并非佛教所说的“葬
雁之塔”。据说,塔下山上原有两个大约半尺的正书“雁塔”,旁署小字“天佑四年书。”(据
《潮州文物志》载,《西湖山志》收有此石刻,但我们考察时却没有发现,或许是岁月的变
故使它被毁了。再者,另有“四望楼”南侧竟也有“雁塔”二字,而其旁边却无科举提名。
此处《西湖山志》未载,却被载入了《潮州文物志》。)
在我们看来,这座雁塔(上述前者)大有长安城外:“雁塔题名”的遗风——雁塔的周围刻着许多科举高中者的名号(据说原来还刻有“嘉靖辛卯科”状元林大钦、“嘉靖甲辰科”进士林光祖等人的名号)。
历史上的潮州科名鼎盛。如今的潮州人更是重视教育。功在国家,利在后世。这大概是古代先贤为潮州的子子孙孙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吧。就这样,读书明理的信念一代代地继承和发扬着。当然,如今的人们早就不兴什么“雁塔题名”了,但“雁塔”却是永不磨灭的!它在哪里?在人民的心中。
综上所述,科举题名一类的石刻反映了潮州以前人才辈出的辉煌。扬家乡热土之美名,家乡人民以自豪,赠家乡学子以激励。
(4)体现人民的思想,愿望,情趣
艺术是人民的艺术,思想是人民的思想,人民在创造出一件件
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往往也把自己的思想与愿望寄寓于这些作
品中去。于是,这些作品也就因此成为体现人民思想的媒介,成了
人民愿望的宣传者。
马放南郊共乐升平这类例子在潮州摩崖石刻中也有不少:如题于葫芦山南岩的《马
放南郊共乐升平》(清光绪·何昆玉),位于中段东麓的《乐石》(落款为“湖山山民”),位于湖山北岩活人洞西侧的《贤者乐此》及南岩《古瀛洞天》之下的《泛舟西湖》一文(嘉靖潮州同知刘魁题)等。
以上这些题刻,无不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人民对太平盛世的祈盼,对兵荒马乱的畏惧,对安闲生活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不愧为一面反映民心的明镜。看来,对和平的向往绝非仅是当代民众的愿望,
它是百千年来历代人民共同的心愿啊!想到这里,我们真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和平、昌盛的时代而倍感庆幸。写到这里,不由得令我们记起葫芦山东麓的一首诗:
有客重来山柏翠,何人不欲洞湖清。
诗的对面,但见一块横卧的大石上倒刻着十二个明朝万历时
举人的名字。据传,这里面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当年清兵入关,明朝覆灭,这十二位前朝举人失掉气节,
为荣华富贵叛明投清,还有的当了清朝官员。因此他们便被当成
了“汉奸”,备受乡人的责骂。却说某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
投清举人科举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