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我的家乡是一个革命老区,从小爷爷就给我讲了很多发生在我们村的故事。有一个“红军洗木桶”的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发生在南昌起义后的事情,1929年10月,朱德、陈毅、林彪元帅等人带领红军队伍转移到我们镇,有五六千人。因为我们村在大山里面,比较容易隐蔽,所以有一大部分红军就驻扎在我们村。驻下来后,红军战士支起大锅开始做饭,发现装饭的盆不够用,就跟村民借,我们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也没有那么多盆,村民们很积极,将家里能用的各种盆、桶都洗干净送到了军营里。部队驻扎了几天,在“五星桥”打跑
了驻扎的国民党,收到了的“九月来信”就开始撤离了。撤离之前,驻扎在我们村的红军战士将从村民们手中借的木桶,拿到河里认真地反复清洗,那些旧木桶全部都像翻新了一样。
爷爷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战士不单单在我们村这样做,只要他们在驻地借了众的物品,都是非常爱护,归还时不但清洗得很干净,有破损的地方也帮你修好了。他们不是把“为人民服务,不拿众一针一线”挂在嘴上,而是真真正正落到一点一滴的小事上。
作为一名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不能空有梦想,而是要从小事做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学好文化知识,锤炼自己的
道德品格,把梦想落到实处。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陈毅的故事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