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121F3Z4001 陈美玲 指导老师:尚光一
【摘 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形态,是民主性的学习,是开放创新性的学习,是一种培养师生生成性思维,体现教学创造性品质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解放师生,追求生命意义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师生平等和思维创新,只有师生平等,真诚倾听,多边互动,才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对话教学。只有创新,才会使对话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对话教学的一般表现形式有“问答”式对话教学、 “启发”式对话教学毕业论文格式 、“讨论”式对话教学、情境式对话教学。我们要使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激活学生,激活教材,激活教师,从而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认知的形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 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激活 表现形式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指出,由于几千年旧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被束缚着。他大声疾呼冲破旧的教育传统,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敢于冲破束缚,大胆的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干;解放儿童的眼睛,引导他们去看清事物的本质;解放儿童的嘴,鼓励他们大胆地讲和问;解放儿童的空间,支持他们自由到社会和自然中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摆脱繁重的课业负担,去思考人生,着意创造。陶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以及“轻负高质”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在语文学科中践行“对话型”的教学,真正解放了孩子们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了青少年儿童的创造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的取向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那些文本和知识并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是构成式的。这些知识、精神的构建、能力的培养、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种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中才能有效地生成,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与认识上,在一种富有情意的氛围中,得以充分直接地交流、合作与共享。因此,对话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老师问、学生答”的谈话法,这只是一种教学对话。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总结、归纳、推
理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的机会,而对话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是师生、生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一)对话教学的本质
1、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提出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基础。从狭义上来看,是指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
对话教学是时代与教育的联姻,它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品性的教学。究其实质,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 由此可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1)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形态,是民主性的学习。
“对话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都需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离不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不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否则只会有灌输和填鸭。对话教学,开辟了教学的主体间性领域,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者的角作用;第二,学生享有足够言说的机会和权利,积极思索,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觉对话分析并解决问题。
金线莲的功效悬疑小说排行榜(2)对话教学新生儿拍嗝是开放创新性的学习。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对话。但对话式教学的问题既不是简单的认知性问题或其它思维含量也不是智力价值不高的是非问题、描述性问题或肯否问题等,而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
生成性思维支配下的对话教学,将意味着教学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追求。对话教学中,知识不再是教师以独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静态的书本内容,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提供不断创造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杠子馍的做法 比如,对“雪化了是什么”这个老问题,就不会只满足于是“水”的事实性答案,雪化了是“春”、是“温暖”将是更有灵气和更传神的回答。
(3)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解放师生,追求生命意义的教学形态
对话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追求,意味着教学重新开始了对人的关注。古希腊普罗泰
戈拉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自近代以来,这个作为“万物尺度”的人也渐渐失去了其固有的尊严和地位。在近代科学世界观所尊奉的工具—技术理性的影响下,人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的个体性丢失了,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机械化和客观化了。“技术以理性的名义支配着一切,所有的东西都是按照成本和利润原则、效率原则等运作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在技术的威权之下,人的自主性消失殆尽。” 正如胡塞尔所说,“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是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教学曾一度或仍在屈服于工具—技术理性的威权之下,因此,从教学领域中对主体性的呼唤以及对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渴盼将变得重要。比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的一文中,师生分角朗读,男同学扮演文中的萨沙,女同学扮演萨沙的妈妈,接下来当老师说出对换角让男同学扮演萨沙的妈妈时,课堂上一片哗然,显然男同学觉得别扭,于是老师灵机一动,把文中的“妈妈”改成“爸爸”,学习一下子激起了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在读着“爸爸(原文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时,男同学的声音充满了阳刚之气,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也是勇敢的意思。对话教学正是对一度异化了的教学的反思和批判。它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它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动的、创造性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对话能力的现代人。
2、对话教学的特点
对话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师生平等和思维创新,只有师生平等,才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对话教学的学习方式。有了创新,才使对话教学有了时代的气息。
(1)平等意识。所谓平等意识,主要是指师生在对话过程中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有片面的权威和对真理的独占,师生双方都反对固执己见或差强人意的做法。在对话教学中树立平等意识,是时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后现代思想家认为,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一个人或一种思想——不管这个人或这种思想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真实。一个实在并不比另一个实在少点或多点实在性。因此,后现代思想家主张屏弃一切歧视,接收和接受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接收和接受一切差异” 众所周知,如果失却了对话品性的教学或者说在非对话教学中,这种平等意识是缺位的。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等教学专制和教学偏见是种病理现象,单就课堂中的话语霸权更是教学中平等意识的缺失。保罗•弗莱雷曾把这种平等意识缺位的教学称为“灌输式”教学。他指出这种教学具有以下特征: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教师制订纪律,学
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教师作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有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可见,缺乏平等意识的教学必定是封闭的、独断的、呆板的教学。对话教学则不然,它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反对用一种观点来排斥另一种观点,也不把个人的观点强加于他人的观点之上。平等意识引导下的对话教学,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见解和智慧的不断地相遇、碰撞和交融,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动态性和创新的可能。
(2)真诚倾听。对话教学,它不再是教师一方独霸讲台,滔滔不绝,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就有关问题、意见、思想等进行的交流和分享。它力主让“说者的位置空缺”。让“说者的位置空缺”,并不是师生都不说话,而是指没有人总把自己放在说者的位置上,也没有人能够成为权威,师生双方都拥有一种真诚倾听的意识,在倾听中言说,在言说中倾听。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共情地倾听。对话者应该打开自己所有的触角,‘甚至愿意漠视你自己的心智所向往的东西,使它对它没有料到的思想开放’(利奥塔)” 也就是说,真诚倾听意识需要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要时刻对对方怀有
一种“期待视界”,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确信“变化的眼光会改变一切”,以一种欣赏和积极的态度,随时准备听取和接受来自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3)多边互动。已有的研究表明,课堂上相互作用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教师单向传递式;第二,师生双向交流式;第三,基于师生双向交流又允许学生彼此交流的改进式;第四,教师成为小组一员共同参与活动,并鼓励小组中所有成员进行交流的多边多向互动式。
3、对话教学的师生观
我们已清楚地知道,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彰显了体现时代气息的新的理念,稍作留心,我们会发现,对话教学中的教师角、学生角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已不再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理解上,而是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1、教师: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
在对话教学中,它把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学生不再是按教师的指定方式
保存知识的“存储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从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作为对话的引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价值引导。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价值的冲突、困惑,甚至价值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只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肩负起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责任,“把学生价值取向的车轮,从消极、黑暗、阴冷的车道上引导到健康、积极、有意义的阳关大道上来”一言九鼎的近义词 。比如,写作后老师以《龟兔赛跑》故事新编为题,规定了“乌龟取胜,但兔子不是因为骄傲而输”这一基本前提。学生又编出了小乌龟“买通评委”、“投机取巧”、“挖坑陷兔”等“缺德”情节,经过教师的点化、引导以及师生研讨,学生重编了故事。第二,创设互动和谐的氛围。他以积极和宽容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学会合作、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特别是在面对争议时,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的面孔出现,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以平等的身份真诚发言,为学生
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丰富的选择。
所谓对话的倾听者,教师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并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而不是任意地打断学生的谈话或武断地发表意见。一个人倾听另一个认的讲话并作出反应的方式,对于建立互相间的满意关系,并进而进行有效的交流起关键作用。……当听话者迅速作出判断而不是虚心倾听时,他经常迫使说话者在继续交谈中处处设防和小心谨慎。当持有不同意见时,特别是这种不同意见来自像教师这样的权威人物时,交流就容易中断或突然停止。
所谓对话的合作者,是指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种外在于学生的、高高在上的监视者和控制者,他融于学生体之中,成为学生体中的平等一员,跟学生一起共同探索、讨论和交流。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威廉姆·多尔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交往中的角作用——“平等者中的首席”。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