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七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历史
年级:七年级
姓名:
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5页,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和北⽅各族的内迁》,下启《北魏政治和北⽅民族⼤交融》。民族融合和北⽅⼈南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时期,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巨⼤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进步因素。本课主要讲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北⽅⼈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这⼀时期农业、⼿⼯业和商业都有了长⾜的进步,为中国古代经济重⼼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教学⽬标】
★知识与能⼒:
1、通过学习,了解东晋、南朝的建⽴及更替。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业、商业等较快发展的史实。
3、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东汉末年以来战乱不断,北⽅⼈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北⽅黄河流域为重⼼的经济格局,为经济重⼼南移奠定了基础。从⽽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国家的重新统⼀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法:
1、通过提问、阅读、⽐较、思考、讨论等⽅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培养学⽣认识历史的能⼒和⽅法。
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认识到劳动⼈民对于社会物质⽂明发展的重⼤贡献,认识到和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
提条件。
【教学重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难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教学准备】
U盘、PPT课件、笔记本电脑、扩⾳器、⽆线⿏标、多媒体教室、打印教案8份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1、播放江南风光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2、做“⾬点变奏曲”或者“⾔⾏不⼀”的⼩游戏来缓解学⽣的紧张情绪。
⼀、导⼊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师起头我们齐读课⽂题⽬⼀遍。
师⽣:(齐读课⽂题⽬)
师:东晋南朝时期是个什么时期呢?听起来陌⽣⽽遥远。请同学看这⾥(师指向PPT)。想弄明⽩这个时期的由来,我们必须从东汉末年分三国开始讲起。三国最后由西晋统⼀,但是西晋维持统⼀的时间并不长。因为西晋错误的⼤封同姓诸王,导
致“⼋王之乱”,从⽽⾛向衰落。⽆论西汉、西晋还是明朝,凡是搞分封的王朝,出事的概率那是100%,绝⽆例外。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灭掉了西晋。与匈奴⼈内迁的同时,氐族、羌族、羯族、鲜卑族等也纷纷内迁并建⽴政权,总称为“⼗六国”,后统⼀于前秦。由于北⽅被少数民族占领。中原贵族和百姓
为躲避战乱被迫南迁。历史上称为“⾐冠南渡”。公元317年,南迁的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末年政权落⼊武将⼿中。420年被刘宋取代。从此武将篡权不断上演。南⽅宋、齐、梁、陈相继更替,统称为南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这⼀时期的历史(师出⽰朝代更替顺序表并讲述)
设计意图:东晋南朝时期,并不像秦汉、隋唐、明清那样为⼈们所熟知。⽤朝代更替顺序表可以让学⽣更直观的了解东晋南朝时期在历史中的位置。为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更直观的印象。
⼆、教授新课
1、⾐冠南渡之东晋的兴亡
(1)播放视频《⾐冠南渡》并回答问题:
①⾐冠是什么?②⾐冠⼠族为什么南渡?
⽣:⾐冠是⾝份的象征,代表王公贵族。⾐冠⼠族是为了躲避北⽅战乱⽽南渡。
(2)猜猜他是谁?
①他公元303年⽣于⼭东临沂(古称琅琊)。
②他于公元308年5岁时,随家族南迁。
③他的家族琅琊王⽒是晋朝的名门望族。曾祖王览官⾄西晋光禄⼤夫。伯⽗王导和王敦⼀同辅佐司马睿建⽴东晋,分别任丞相和⼤将军。时⼈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初中政治教案④他是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书。
⽣齐答:王羲之。
(3)师指导学⽣读课⽂第⼀段完成填空。
316年,内迁的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为都城,史称。
(4)师讲述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政权的延续,但本⾝司马⽒在政治上威望不⾼,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家把持,最先是出⾝琅琊王⽒的王导、王敦,其后是陈郡谢⽒的谢安、谢⽞等。
(同时出⽰PPT帮助学⽣理解:“王与马共天下”以及《乌⾐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的含义。)
(5)师出⽰PPT并讲述祖逖北伐和淝⽔之战。由于东晋成功抵御了来⾃北⽅的威胁,统治局⾯相对稳定。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武将⼿中。420年东晋灭亡。
设计意图:播放《⾐冠南迁》的视频,让学⽣理解北⽅⼈为什么南迁。为后⾯讲述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好铺垫。猜王羲之的环节。⼀个是王羲之离我们很近,拉近学⽣和历史的距离。再⼀个,东晋的建⽴与琅琊王⽒,也就是王羲之的两个伯⽗王导和王敦有重要联系。本篇章主要讲了东晋建⽴,并成功抵御了来⾃北⽅的威胁,为南⽅的经济发展赢得了稳定的政治局⾯。让学⽣了解东晋的兴亡史,可以培养学⽣的历史观念。
2、⾐冠南渡之南朝的政治
(1)师依次出⽰宋齐梁陈时期的形势图指导学⽣进⾏对⽐,并引导学⽣回答问题。
①算⼀算,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答:宋和齐。
②四个朝代有什么共同点?
答:都定都建康。
(2)师依次讲述南朝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王朝:宋:社会稳定。梁:政治败坏。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学⽣读南朝时期的形势图,了解南朝时期的基本社会状况,培养学⽣的读图能⼒。
3、⾐冠南渡之江南的开发
(1)师出⽰PPT并讲述:江南⼀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称江东或江左。秦汉时期,北⽅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魏晋南北朝时期⼤批北⽅⼈民为躲避战祸南下,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使得南北经济达到了平衡。为经济重⼼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到了宋代,经济重⼼南移最终完成。时⾄今⽇,江浙已经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2016年江苏和浙江两省的GDP达到了澳⼤利亚和墨西哥两个国家的总和。
(2)师指导学⽣根据提⽰解读课本,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然环境:⾃然条件。
②社会环境:不像北⽅那样战乱不休,社会。
③劳动⼒和技术因素:北⽅⼈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量的,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和。
其后师提⾼难度,让学⽣合上课本,复述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
③劳动⼒和技术因素:。
(3)师指导学⽣读江南地区开发的⼆、三段,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
①农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下,被开垦出来,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也有很⼤改进。还发展,,等,实⾏农业多种经营。
②⼿⼯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师依次展⽰PPT,帮助学⽣理解)
③商业:农业和⼿⼯业的发展,促进了。南朝时的,⼈⼝众多,是当时。
(4)想⼀想: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培养学⽣归纳和总结的能⼒。
三、巩固新知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楚越之地,地⼴⼈稀,饭稻羹(gēng)鱼,或⽕耕⽽⽔耨(nòu)……是故江淮以南,⽆冻饿之⼈,亦⽆千⾦之家。——西汉《史记》材料⼆
江南……地⼴野丰,民勤本业,⼀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天下。——南朝《宋书》
1、《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答:物产丰富,粮⾷产量提⾼,经济⽔平提⾼。
(由于学⽣对古⽂的理解能⼒有限,师要适当协助。指出《史记》和《宋书》描述江南具体的不同点。)
2、请从⾃然环境、社会环境、劳动⼒和技术因素三个⽅⾯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 1、⾃然条件优越。
2、江南地区不像北⽅那样战乱不休,社会⽐较。
3、北⽅⼈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量的劳动⼒,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产⼯具和⽣产技术
(本题主要考察学⽣对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学以致⽤
今天我们国家西部地区还很落后,那么你觉得历史上江南经济的发展能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什么启⽰呢?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应该放开让学⽣讨论。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以致⽤。这样对学习的获得感更强烈。)
五、课堂⼩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东晋的兴亡主要包括建⽴时间:317年。建⽴者:司马睿。都城:建康。时⼈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主要事件:祖逖北伐和淝⽔之战。南朝的政治主要讲了宋、齐、梁、陈四
个王朝以及它们的表现。江南地区的开发这⼀篇章,我们学习了江南开发的三条原因和三⽅⾯的表现以及它的影响。同学们是否萌⽣了对江南的向往之情呢,你是否已经根据所学知识勾勒出⼀幅江南的⼭⽔画呢?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探讨与反思
【学情分析】
要想上好⼀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的把握。七年级学⽣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都不强。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对历史知识有⽆限的探索欲望。因此需要教师加以耐⼼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为主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要讲清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个⼈和每个朝代不仅要讲清楚怎么来的,也要讲清楚怎么没的。历史是连贯的,不能⼀个⼀个的知识点罗列。尽量避免背诵知识点。多
多运⽤讲故事的⽅法。多多运⽤图⽚、视频和⾳频资料。让学⽣眼、⽿,⼝、⼿并⽤。只有这样历史才不枯燥也不遥远。趣味性和历史味永远是我追求的⽬标
【效果分析】
本课上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和北⽅各族的内迁》,下启《北魏政治和北⽅民族⼤交融》。主要讲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北⽅⼈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这⼀史实。
因为学⽣们对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是混乱的,所以我⽤⼀个历史时间轴来导⼊这节课,使学⽣⼀⽬了然,不糊涂。然后以⾐冠南渡为主线,设计了三个篇章:1、⾐冠南渡之东晋的兴亡2、⾐冠南渡之南朝的政治、3、⾐冠南渡之江南的开发,⽤⾐冠⼠族南迁的⾎和泪诠释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历史真实,再现了不⼀样的江南。尤其是在课堂中融⼊的“琅琊王⽒”的历史,是这节课的亮点。明显感觉到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成倍增加。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学得有兴趣、有意思,我运⽤了⼩组合作,互相竞争的⽅法,充分调动了学⽣的积极性。让学⽣在讨论、探究中⾃主发展、解决问题,使学⽣养成把历史知识⽣活化的习惯。
从课堂表现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本节课注重了学⽣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采⽤⼩组合作学习,重视引导、启发学⽣,充分调动学⽣⾃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了学⽣学习⽅式的转变。本节课运⽤多媒体课件,选取丰富的视频、⾳频资料、动态图⽚、⽂字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有效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课堂⽣动、开放,使学⽣更易接受,从中锻炼了能⼒,教学效果明显。
从评测练习的反馈情况看,学⽣对本课知识掌握较好,达标率⾼。优秀率达到85%,及格率100%。
需要继续提⾼的地⽅:
1.在教学中应注意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学能⼒。
2⼩组讨论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参⼊度不够,应考虑到个体差异,想⽅设法使更多的学⽣投⼊到⼩组学习中来。
通过执教这节课和众多⽼师的评课指导,感悟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定虚⼼学习,多交流,多思考,更新观念,努⼒提⾼⾃⼰的业务⽔平。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和北⽅各族的内迁》,下启《北魏政治和北⽅民族⼤交融》。民族融合和北⽅⼈南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时期,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巨⼤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进步因素。本课主
要讲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北⽅⼈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这⼀
时期农业、⼿⼯业和商业都有了长⾜的进步,为中国古代经济重⼼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评测练习】
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百姓的主⾷⼀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之外,还有各类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的营养价值⾼
C、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增多
3、西晋从统⼀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
A 14年
B 36年
C 50年
D 37年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候宜⼈环境优美B北⽅长期战乱南⽅相对
C南⽅⽣产技术先进D北⽅⼈⼝多⽆地耕种
5、西晋和东晋的建⽴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6、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
7、南朝包括的朝代有( )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