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等七部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精神,进一步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校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实施未入学少年“一人一案”教育安置,全面普及残疾孩子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类别和程度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逐步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优先保障残疾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满足残疾孩子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按照省教育厅、省残联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一人一案”并加强条件保障。对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孩子,安置到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通过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有效提高了残疾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健全关爱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残疾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进一步核查本地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实施“一人一案”,对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就读要求的,应安排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能够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入读条件的,应安排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到校就读困难的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少年,要制订送教上门或远程服务方案,由学校组织实施,努力做到零拒绝、全覆盖。
二、付出真情关爱,努力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孩子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比如在数学学习辅导上,可以借助直观,使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计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和定律。计算能力既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智力残疾孩子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智力残疾孩子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和言语发展迟缓,导致他们对算理算法理解困难,计算技能难以形成,运用也不灵活,因此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概念、法则教学入手,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同一片蓝天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残疾孩子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孩子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力争取得多方合力
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做好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同时甄选优秀学生与残疾孩子结对子手拉手,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
关爱残疾孩子,不单是家庭与学校的事,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提高认识,做出积极努力,使残疾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