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
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巳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
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
材料二:
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专门赠送的。
在致新生的信中,邱勇写道,《乡土中国》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经典力作,“费孝通学长基于大量扎实的社会调查,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探寻了家国乡土深处的文化根脉”。他向学子们推荐这本书,是基于我国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特殊背景,“阅读这本《乡土中国》一定能让你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有更深厚的感知,对自己肩头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悟”。
既能“具体”下去,又能“抽象”上来,这是费孝通的一个真功夫。于是,读《江村经济》,可以读到有意味的场景:“我曾经看到,一些年轻的丈夫,经过一天忙碌的劳动,在傍晚余暇的时候,笨拙地把孩子抱在手里。”还可以读到传统风俗的余韵:“安于简朴的生活是人们早年教育的一部分。浪费要用惩罚来防止。”节俭是受到鼓励的,“例如,不许浪费米粒”。这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是一致的。更可以读到基于深入洞察而得出的有力结论。比如,“传统的阴历最广泛使用在记忆动感情的事件以及接洽实际事务等场合”。还比如,
“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对一片土地的深情,支撑起费孝通漫长的学术之路。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吴江松陵公园有费孝通墓,这段碑文摘自他的一篇短章《吴江的昨天、今天、明天》。
(摘编自光明日报王国平、苏雁《在“江村”,读费孝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民是社会的基层,他们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因此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
一曲难忘B.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对于乡下人来说,“土地”是他们最高地位的神。C.在远古的上地上,住过一些不知道如何种地的人,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多少是有些兴趣的。D.由于不流动而生出的土气,其实是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在农民身上的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指出本章乃至整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即基层的中国社会。
B.材料一通过举例说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思维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思维的差异性。。
C.材料二引用《江村经济》中关于“节俭与浪费”的内容主要是为了体现费孝通先生的俭朴品质。D.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向学子赠送《乡土中国》,意在使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增强对家乡的感知和
责任体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西医生在南极种出蔬菜的新闻体现了人与土地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B.因为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所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C.太平天国运动时,洪秀全“有田同耕”的口号可以看出,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中国人爱用朋友圈,朋友圈评论互为好友可见,体现朋友圈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性的
社交工具。
4.“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这句话。(4分)
5.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如何面对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鹅毛大雪(节选)
迟子建
在姥姥的家乡,一到冬天,还有比推不开门更让人惊奇的事情。
那是捕鱼的时候。
我不知道为什么冬天的鱼会很多,而且很肥。因为在我看来,冬天的水很凉,鱼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寒冷的。
可是稀奇事就是出现了。冰封几尺的大江下面的确跑着鱼。一到这时刻,村里的人就乐癫了,也忙癫了。大家忙着补网织网忙着修爬犁和凿冰眼,然后,就像是要出征打仗一样,人们去征服那条大江,去征服鱼了。
姥姥是补网和织网的能手。虽然自己家有许多事要做,可她还是很高兴地为那些请她帮忙的人家去做事。她帮车把式的老婆织起了一片网,熬得眼睛都红了。她还给不懂捕鱼要领的年轻人讲捕鱼的事情。
捕鱼的时候又赶上了场姥姥所说的“鹅毛大雪”。姥爷带着网、铁钎、火盆、劈柴和酒壶去江上了。
我和姥姥留在家里。姥姥要为全村子到江上捕鱼的人们烙制火烧。她说她的火烧一送到江上,大家会疯吃一顿的,比吃什么鸡鸭鱼肉都香。
为全村的捕鱼人准备饭食,这可是项艰巨的任务。姥姥不停地站在火炉旁;头发被汗水弄得
湿淋淋的。她的两个颧骨也红红的。
我帮助她劈小碎拌子,然后担负往炉子里续柴火的任务。那些金黄的火烧一出炉子时就像朝气蓬勃的太阳一样,从里到外都透着香气。
姥姥把烤好的火烧放到一个圆圆的大水桶里,然后上面扣上一个大盆子。烤好一桶后,她就套上马爬犁,把它送到江上去了。
我站在家门上,望着姥姥带着火烧坐着马爬犁上江的情景。鱼汛真是叫人感奋的时刻。家家的仓房都堆了好些鱼,有些鱼还被做成了咸酱或鱼干。姥姥烤火烧的空当就做鱼干。剐、去肠子、刮鳞,然后用剪子铰鱼尾,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才能撒上盐,滤干后放到火墙上去烤。
于是,屋子里就洋溢着清新的鱼香气。姥姥很高兴闻这样的香气。她做这些活儿的时候,神十分开朗,完完全全像个孩子。那么平凡的事情,一让她做起来,就一丝不苟,而且很是有韵味。鱼汛的最后一天,是个大晴天,有的人家已经往回收网了。姥姥开始烤最后一桶火烧。她站在炉台边,红光满面,脸上笑眯眯的。我就蹲在炉膛前,遵照她的吩咐往里面添火。
过了好一刻,我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响,发现姥姥栽倒在地上了。她的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刚烙好的像太阳那么娇艳的火烧。我跪在她身边去摇她,她不动;我喊她,她也不答应。她闭着眼睛,嘴角挂着笑意,脸非常红润。我以为她累得睡着了。
可她就一睡几天,不再起来。
给姥姥出葬的那天,一大早起来,我又推不开门了。那个给姥姥守灵的车把式帮我打开了门。
又是一院子的白雪。是姥姥常常提起的“鹅毛大雪”。我的眼前一下子闪现了姥姥的身影,我鼻子一酸,泪水就蒙了眼睛。
透过泪水去望那些白雪,的确都是很大很大的一片一片的,有的甚至比鹅毛还大。
八九点钟的时刻,太阳忽然消失了。天空并不很昏暗,只是有点灰蒙蒙。这时,天又下起大片大片的雪来。
姥姥带着一个美丽的红棺材,在鹅毛大雪中去山里睡觉了。她临行前美美地吃了一整个火烧,因而我那天没有望见太阳。
文本二
迟子建在作品中偏爱呈现死亡,借以死亡的方式呈现出世上的人性、人情。常态死亡指的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正如人的出生与衰老,在迟子建作品中,处于常态中的是人的衰老与死亡,而宿命般的死亡方式也是常态版图下的一种。对生命的关怀使迟子建终究不忍心让这一矛盾演化为一场血腥的暴力。迟子建深知只有当生命饱受死亡的威胁时,人性之中“恶”的成分才会被剥离,因为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迟子建笔下的人物形象多是“自然人”,顺乎自然天性的成长,顺乎合理的发展,顺应天命的死亡,其中尤其以边缘女人为代表,这类人或是处于偏远地区,或是处于文化冲突之下,或贫困,或饱经磨难。而她们的共同面对着生命中的衰老,在衰老笼罩之下,步入人生的尾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女人虽面对人生之痛衰老与死亡的困境,但仍然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善的达观态度。
于平《论迟子建作品的文学抚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通过“更让人惊奇的事情”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在我看来,冬天的水很凉,鱼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寒冷的”可见,我对姥姥的家乡并不了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