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费孝通先生这部作品的名字:乡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 就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和农业地域,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文 明因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 西方文明截然不同。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记得在村里读书时,一天夜里熄灯后和宿舍的兄弟们卧 谈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人?或者再明确一点: 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个 问题,当时没有讨论出结果,也不会一下子就得出什么结果, 因为我发现在探讨中国人时,我首先需要搞懂中国,而对于 中国这个概念,我发现自己其实是所知甚少。中国是什么? 其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间,难以散去,直到 最近读到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始有所明了。所谓乡 土中国,其实就是传统中国,是我们今天这个中国的逻辑前 提,理解今日的中国,必须深刻领悟传统中国的内涵,这恰 恰就是当代中国人很少触及的。通过《乡土中国》的十四篇 经典文章,让我们来领悟传统中国的概貌吧。
一曲难忘乡土本:礼俗社会
通常历史教科书都会指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中国历 代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的主要矛盾。没有土地,农民将失去生 活的基本保障,除了揭竿而起,别无生路。如果手中握有土 地,即使生活困苦,多数农民还是要固守这份田地,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世代传家。农民固守土地,终其 一生,很少离开。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农业聚 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 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方式, 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下,乡土社会中 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 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乡土社会中,人 们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并不需要契约来保 障。契约的强制只能滥觞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于是乡土社 会逐渐演化为一个礼俗社会,而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同样 的,在熟悉的环境下,人与物的关系基于熟悉而产生个别、 具体的经验,这个别、具体的经验足以解决乡土生产中的问 题,因而乡土社会的生产中很少需要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普遍 原则。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
而成为俗,常习之。这些 俗因熟悉和信任而毋须以契约来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 本:一个礼俗社会。
文字下乡:乡土人际交流的直接性
文字下乡运动,似乎是基于乡土社会中农人多为文盲, 为传递文明而推动识文断字。其实文字的功用在于传情达意, 以固定的象征体系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文字并非传 情达意的唯一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可以被赋予特别 的含义而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当空间 的阻隔导致人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文字的作用才凸 现。如果空间的阻断不成为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面对面 地彼此交流时,文字就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甚至是一种交 流的累赘,因为人们很少选择现场写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而声音、动作、表情却可以进行准确、生动的交流。乡土社 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空间的相对封闭,乡村生活里的生产、生 活区域往往相距不远,人们可以经常见面,于是交流上使用 文字也就不多,使用声音、表情、动作来直接交流更符合乡 土生活的特性。所以乡土缺乏文字普及,并不是因为乡村不 文明,而是因为非文字的交流途径是乡村生活自然演进的结 果。直接的交流远比间接交流更为实用。
所以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愚,反而是乡土生活的特性所 致,因为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
再论文字下乡:乡土文化的口口相传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的集体文化需要 积累和传承,途径就是所谓时间的桥梁记忆。记忆的完成, 在乡土社会中,靠以声音表达的词语,而不需要文字就能完 成,这是口口相传的方式。乡土社会中的人,世代间的生活 形态差异不大,人生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反复,每一代都是相 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 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文化的积累靠 语言足以传递。
乡土社会的静态性,世代经验的重复性,使得乡土文化 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靠口口相传足以完成,没有用文字来 完成传承的普遍需要。只有乡土社会发生变化,社会文化急 遽变迁时,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