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难忘》与肖邦的音乐
[摘 要]影片《一曲难忘》生动地讲述了肖邦无与伦比的音乐天分和强烈的爱国情操。肖邦,这位被誉为“波兰民族之魂”“钢琴诗人”“花丛中的大炮”的音乐家有着39年短暂的传奇经历,影片中的电影音乐表现了音乐家内心的情感、他的音乐世界以及对钢琴的依恋。音乐在这部电影中成为影片的成功依托,而电影又使音乐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
[关键词] 《一曲难忘》;肖邦;爱国主义;电影音乐
1945年的美国电影《一曲难忘》是一部关于波兰音乐家肖邦的传记片,这部电影获得了第19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音乐六项提名。影片讲述了因沙俄发动战争侵略波兰,肖邦忧国忧民,经常参加地下集会。他拒绝为沙皇总督进行演奏,被下令逮捕,继而在巴黎流亡。旅居法国的肖邦有着事业和爱情的矛盾、个人与祖国的矛盾,经历了种种爱恨冲突与心灵桎梏。最后,肖邦为了募捐资助爱国行动进行巡演,在挚友钢琴家李斯特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鼓励和帮助下,演出终获成功。肖邦和乔治•桑也经历了
爱情的过程,直至肖邦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此片别出心裁地动用了浓艳的彩,富丽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画面和各种蒙太奇手法,被人誉之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既然是音乐家肖邦的传记,配乐当然是肖邦的作品,《练习曲》Op.10No.12和No.3、《波兰舞曲》Op.40No.1、《幻想即兴曲》Op.66、《圆舞曲》Op.64No.1和No.2、《诙谐曲》Op.31、《玛祖卡》Op.50No.2、《夜曲》Op.9 No.2等。电影《一曲难忘》中的“一曲”,当然是指片中贯穿始终、以各种形式出现7次的肖邦代表作――《波兰舞曲》Op.40No.1即《降A大调波兰舞曲》,这首本就讲述波兰人民解放斗争乐曲的不断重复,在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更是加深印象,使影片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主题贯彻始终,大师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影片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一度被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爱国电影在国内各高校巡回放映。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是肖邦1842年的一首作品,这时他离开波兰已经十多年,在这左右的七年中,“是肖邦创作上最旺盛的时期,在艺术上达到了最后的成熟。”[1]从《一曲难忘》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中,肖邦与巴黎的社会各界人士频繁交往,刚离开波兰时的巨大悲愤心情也趋于缓和,但他每时每刻都牢记着祖国的沦陷:作品主题部分情绪活泼,性格勇敢,如同描绘一队身着甲胄的波兰骑士昂首阔步前进的宏伟场面。接着这段音乐在主调提高了一个八度后又反复了一次,使整部音乐更加庄严、雄伟,表现出波兰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第二部
分,乐曲转到E大调上,在强有力的六个和弦以后,左手八度固定音型的低音部持续不断地演奏着十六分音符,描绘在旷野上奔驰的波兰骑兵;右手旋律庄严而镇定,表现出骑兵们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音乐继续发展,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接着,出现了一段平静的旋律,好像激烈的战斗告一段落,战士们在进行短暂的休息。再下来经过一段间奏,音乐又回到bA大调上,情绪更加激昂。第三部分,尾声仍是bA大调,是第一部分的回应,情绪、性格与主题一致。整部乐曲表现了肖邦的爱国主义思想,歌颂了波兰人民为民族、为国家的独立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 一曲难忘
在影片中,这首《波兰舞曲》是这样出现的:肖邦在李斯特的赞许以及出版商的首肯后,正为当晚即将开始的首演做最后的准备,不料,接到了一封来自波兰首都华沙的信件,从信中得知,当初掩护他出境的战友被捕牺牲了。这个噩耗的突如其来使他的情绪发生了巨大变化,肖邦悲痛到了极点,再也无法演奏本来准备演奏的优雅乐曲了,他的手指停在了琴键上,突然这首激昂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从指间流出,他这是用琴声宣泄着他的悲愤啊!
波兰的民间艺术养育了肖邦的创作,他的音乐民族根源极其深厚,是一位丝毫不打折扣的民族音乐家、艺术家,与其他涉猎题材广泛的作曲家不同的是,肖邦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钢琴作品,
其中玛祖卡舞曲、波兰舞曲的民族气息极其浓厚,波兰舞曲的创作是他的钟爱,从7岁创作第一首波兰舞曲起,对波兰舞曲的创作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肖邦的波兰舞曲是一首首歌颂祖国的钢琴诗,特别是他后来的一些波兰舞曲中,人们从中能听到祖国的深重灾难、人民的痛苦挣扎以及一种永恒的希望在肖邦胸中荡起的澎湃激情。这些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联,从最大意义上充分表达了肖邦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热情。
另外要提到的乐曲就是肖邦著名的《练习曲》Op.10No.12――《革命》。这首左手练习曲虽然不是那点题的“一曲”,却也多次出现,配合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犹如副声部紧贴《bA大调波兰舞曲》,为深化电影主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革命》作于1831年9月肖邦赴法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怀着亡国的哀思写成的。“想到祖国波兰再次遭到沙皇的践踏,祖国的人民再次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心情不可抑制地愤怒和痛苦。”[2]这首曲子以飞快的速度和一泻千里的恢弘气势表现出肖邦高昂的爱国激情,表现了波兰军队英勇抵抗侵略、愤慨激昂的怒吼声和横刀跃马、感慨万千的情怀。在《一曲难忘》中,这部作品作为点睛之笔,倾吐出波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心声,成为一篇充满斗志用音乐写就的战斗檄文。在肖邦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中多次出现,以烘托肖邦无比的赤子之心。
这首乐曲的出现是在肖邦“有幸”为公爵家宴演奏的当晚,大门打开时,突然出现了沙俄派驻波兰的总督,总督在公爵毕恭毕敬的引导下走至上座后,众人就都在等待肖邦的继续演奏了,而此时的肖邦严词拒绝在“沙皇的屠夫”面前演奏,并断然拂袖而去!这时影片的情节本来就十分扣人心弦,令人惊愕、悲愤与紧张,而《革命》的适时响起,如同重拳一样打在了侵略者的心上,也打在了观众的灵魂深处。显而易见,在这里运用肖邦这首代表作,对于突出电影主题刻画人物形象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接下来,影片中《革命》铿锵有力的声音经常被用作肖邦友人的形象标志而出现,比如在肖邦全家都因为他得罪了总督而一筹莫展时,《革命》一直以轻弱的力度在影片中低回,当革命的伙伴敲门时,音乐渐强,当肖邦听从伙伴的建议登船离开祖国去往巴黎时,《革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样,当肖邦在巴黎首次音乐会上台前惊闻朋友殉难的噩耗时,当在为祖国募捐的巡演音乐会上,当肖邦回忆起离开祖国时女友康斯坦蒂的叮嘱时,《革命》也一直伴随着肖邦,这是肖邦内心的激动,是对昔日战斗友情的深切呼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