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老师的手》。
2.认得和描述老师的手的功能和特点。
3.启发幼儿学会用本身的双手去挂念、照料和帮忙他人。
4.促进幼儿园班级中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材料
1.图片、诗歌《老师的手》。
2.彩画纸、手印油墨、小手工制作材料。
3.小型医疗器具、地球仪等相关教学工具。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0分钟)
老师的诗歌老师问:“大家有没有想过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然后出示《老师的手》的图片,让孩子们察看老师手的特点,然后让他们猜老师的手可以做些什么。
2.学习诗歌(15分钟)
老师给孩子们念《老师的手》这首诗歌两遍,让孩子们跟着念,渐渐体会其中的节奏和情感。然后,老师再次带领孩子们念读,帮忙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
3.学习老师的手的功能和特点(20分钟)
老师放一些老师贴在白板上的图片,让孩子们一起出老师的手及其特点。然后让孩子们结合诗歌的内容描述老师的手,让他们说出老师的手的大小,手指的快捷性,手的柔嫩度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补充相关的医学学问,例如指间有多少关节、手掌的纹路等。
4.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用本身的话来共享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每个小组都可以有一个代表来共享他们的内容,从而加强他们的合作和交流本领。
5.手工制作(30分钟)
老师使用手印油墨,将幼儿的手印印在彩纸上,然后激励孩子们用本身的创意让这个手印制作成一份独特的礼物,送给陪伴他们成长的老师。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述说本身的想法,帮忙他们提高思维和表达本领。
6.反思(10分钟)
让孩子们思考这个学习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并且让他们呈现本身的手工制作成果。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了解和赏识。
四、反思总结
本节课重要是通过诗歌、图片、讨论和手工制作的形式,使幼儿认得和体验老师的手的功能
与特点,激发他们的古怪心和学习爱好,并引导他们了解本身双手的紧要性,通过团队协作和自主创新的方式完成手工作品的制作。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力求丰富多彩,关注幼儿的感受与体验,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