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好风波
[案例]
  一天下午,初二(1)班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们刚才复习了小说的人物描写,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所谓直接描写是指直接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所谓间接描写是通过别人的反映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为了检验大家是否掌握,老师将一段课外的古诗朗诵给大家,请大家判断一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同学们声音洪亮地回答道间接描写。很好!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后话锋一转:为什么青年人也好,老年人也罢,行者也好,耕者也罢,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洋洋自得地说好!这一下班里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了混乱起来了。说实在的,我当时勃然大怒,很想发火,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但是,职业的理智告诉我,这个学生顺口说出好二字,很可能是说者无
教学故事
心,听者有意。所以与其大发雷霆,给对方一阵疾风暴雨式的呵斥,竭尽讽刺挖苦一番,不如先冷静下来稳定课堂秩序,然后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课后再私下那个调皮鬼
  短暂的停顿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好二字,并在好字下加上了着重号:同学们好字有两种读音,第三声和第四声,如果是动词,读什么音?请组词。动词读第四声,如:爱好、喜好、好逸恶劳、好大喜功。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齐声回答后课堂秩序稍稍稳定了。如果是形容词,读什么音?请组词。我见同学们已经转移了注意力,步步追问。形容词读第三声,如:好坏、好人、好主意、好方法。同学们好像忘了刚才的喧闹,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很好!通过刚才的那段文字,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概括罗敷的特点?好看,美丽,漂亮,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我连忙说:大家说的都很对,常言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同学们异口同声,且面带微笑。
  我进一步指出:所以,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欣赏一番,只是人之常情。不难看出,刚才那段文字中的青年人、老年人、耕者、行者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观看罗敷,正是因为罗敷
在他们眼里太美丽了,大家都想看个仔细。下面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说罗敷真美呀!太美啦!美得无与伦比,美得妙不可言等,这样是更具体了呢,还是更抽象了呢?同学们高兴地回答:更抽象了。对,如果一味地说罗敷美,只能给大家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如果通过众人的反映来写罗敷的美,读者就会感到具体真切,而且能给大家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我看课堂秩序已经完全稳定了,接着又说:我们也常常听说某某是好之徒,这好是指心怀邪念的男子沉溺于情欲,贪恋女。爱美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钦佩。两个词有本质区别。如此说来,用好一词来概括刚才那些人的表现公平吗?同学们众口一词:不公平。这时,我有意识地瞧瞧刚才那个学生,只见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最后小结:通过我们大家刚才地分析,在把握文章的人物描写中,应该注意什么和什么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描写效果呢?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同学已经心领神会了。
  这节课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学生掌握较好。我也很好地平息了好风波。课后,我到那个学生,他显得很惭愧,说他当时觉得他很感动,他要让我看他以后的行动。后来,他果不食言,课上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经过不懈努力,成绩大有长进。
  [评析]
  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改革后的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老师面对着众说纷纭,如何进行应对,显然是一个新问题。
  学生中别样的声音,往往让教师措手不及。处理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平时笨嘴拙舌、知识馈乏、思维迟钝的老师面对这类问题时,能够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吗。
  这位老师能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异口异声,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遇到难题,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要思考问题的原因,再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案例中的学生就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没有排斥他,而是接纳了他,并顺着他的思路展开了教学,就很自然的处理了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试想,如果该老师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凭着自己的情感,劈头盖脸训斥一通,可能当时秩序表面稳定了,但是他从此也许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在课堂上发言,他后来的成绩长进更是难以想象。即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些课堂上不该说的话,老师也要巧妙地引导,不能把学生想象得很坏。总之,教师再也不能作话语的霸权,而应学会作学生话语的聆听者。
  [思考]
  1、你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别样的声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请你谈谈教师具有哪些条件才能智慧地处理好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