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疑:怀疑,以为。 [2]举:抬、仰。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 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头。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
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 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 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 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
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 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 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 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 空灵。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 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
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 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 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春夏秋冬课文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早晨,天亮。 [2]闻:听见。 [3]啼鸟:鸟鸣。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 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赏析】 春眠夜短,气候各暖,如果不是因为鸟声的吵闹,还不知道醒来。联想到草木更加生 机蓬勃,因而又感慨昨夜的风雨声,被打下的落花不知多少。意境深远,语言浅近, 是千百年来幼儿都能背诵的一首好诗。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 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 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 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 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 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翻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
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