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乡愁》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到了他的对应物。诗中,在人生的四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上,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
2、积累诗中名句。
二、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知《乡愁》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感情具体形象的艺术构思。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透过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体会《乡愁》中诗
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2、导入语。
3、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二、诵读
1、学生自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思乡之情)
2、教师朗读,学生听读,并用笔划分节奏,标注重音,旁批语气。
3、再读全诗,注意: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
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四小节达到顶峰。
三、品读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归纳: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
2、第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否重复了?
明确:第1小节是生离,第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心痛。
朗读第1、3小节,读出递进感。
3、再读第1~4小节,读出个人之恩,读出家国之恋,读出作者对大陆的一片
深情。
四、解读诗境
1、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把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的?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每一节所构
成的画面。(品语言:“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富有结构美。)
2、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
乡愁席慕容3、再读全诗,读出意境和感情。
五、延读乡情。
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乡愁的诗句。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阅读席慕容的《乡愁》,比较两首诗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七、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邮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家
            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      国
八、教学反思: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有其自身的特点:它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蕴含丰富的情感,语言高度凝练,音调和谐、节奏鲜明。《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教学本课,我注重以下三方面:
1、情感的激发。课堂导入时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为诗歌的品味做下良好的铺垫。
2、注重朗读教学。在诗歌教学中,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本课教学读贯穿了本课教学的整个过程。当然,让学生读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的嘴按文字发出声音,而是教给学生
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品味意境,在读中体会情感,进而受到熏陶,也通过读把自己的领悟表达出来。
3、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本课教学中,首先是歌曲导入,激发情感,接着是诵读,然后是对内容的品读,再接着是更进一步,对诗歌的意境及情感进行品味,最后是拓展延伸。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余晓勤
                                                20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