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儒林外史》1-6回【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读名著】
《儒林外史》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课本对它的定位是“讽刺作品的阅读”。本书篇幅比较长,没有固定的主要人物,人物如走马灯一样不断变换,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主要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少有心理刻画,距离现代生活也比较远,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于是小编将主要故事、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等进行了梳理,与广大师生朋友共享。
01
名家点评
《外史》用笔,实不离《水浒》《金瓶梅》,魄力则远不及。然描写世事,实情实理,不必确指其人;而遗貌取神,皆酬接中所频见。可以镜人,可以自镜。
——张文虎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
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亦。
——鲁迅
该书一个艺术特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胡适
他(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陈美林
02
整书概述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吴家本是书香之门,簪缨之族,在清初显赫一时。到了吴敬梓生活的时代,家族败落,历尽人情冷暖,堪破世间真相后,他不再走传统士人通过科举或征辟为官,光宗耀祖,扬名立万的道路,而是移居南京,开始《儒林外史》的创作。
司马迁《史记》中有《儒林列传》,以太史公慨叹发端,引出了对几百年儒家学派的回顾。文章以孔子及其弟子始,以董仲舒及其子弟结,为一大批儒学大师作传,故称《儒林列传》。
《儒林列传》是正史,《儒林外史》却连野史都算不上,它是地地道道的章回体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和其他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贯穿整书的中心人物形象,也没有主要故事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03
阅读回目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04
主要情节
小说开篇由元末王冕的故事开始。王冕是浙江诸暨人,七岁而孤,与寡母相依为命,十岁失学,为隔壁秦老放牛。他省下每日的点心钱买书看,买颜料画荷花,不到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是丹青高手,更可贵的是,他淡泊名利,恬然自安,拒绝与时知县及乡绅危素结交,为此离乡避祸。明朝建立后,为躲避朝廷征召,他逃到会稽山隐居,布衣而终。
山东薛家集办学堂,请了老童生周进作先生。因为六十多岁不曾进学,饱受秀才梅玖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后来申祥甫背地中伤,众人都不喜欢他,加上他呆头呆脑,不会奉承,连举荐他的夏总甲也嫌弃,于是他失去了工作。为了糊口,他跟着夫金有余到省城做生意,到了贡院门口,执意要进去看看,伏着号板他不禁悲从中来,一头撞得昏死在地。被众人救醒后还是伤心流泪不止。几位生意人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买了个贡生,使他有了考试资格。自此他如坐上了火箭,乡试会试一帆风顺,三四年的功夫就做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周进因为自己六十多岁不曾进学,吃了太多苦,立志要仔细阅卷,不可屈了一个真才。看到五十多岁的范进面黄肌瘦,破衣烂衫,胡须花白,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将他的试卷细细看了三遍,才看出是天地间至文,将他点了第一名,告诉他火候到了,要他继续考下去。范进丈人胡屠户来庆祝女婿考中秀才,又乘机将他一通数落。范进不顾丈人辱骂,进城参加乡试,考了第七名。得知喜讯,喜极而疯。后经丈人一巴掌,方才清醒。
范进中举后,乡绅张静斋马上前来拜访,送来贺仪五十两,并请范进搬到自己家空宅院去住。自此后,很多人来奉承他,他由一贫如洗、衣食无着变得田产、店房、奴仆、丫鬟、金盘玉盏全都有了。范进母亲得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家的,高兴地痰涌上来,一命呜呼。
母亲七七之期过后,因为安葬费用无着,范进便听从张静斋的建议,两人一起到高要县汤知县打秋风,牵扯出了本书的大奇葩严贡生严致中和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吝啬鬼严监生严致和兄弟俩。
严贡生以寡廉鲜耻、横行乡里著称。他家的小猪走到邻居家,他强行卖给邻居。邻居将猪养到一百多斤,错走到他家,他扣押不还,要邻居拿银子来。邻居无钱,与他争吵,他指使儿子,将邻居腿打折。乡下人向他借钱,借约写好送到严家,却不曾拿银子。几个月后乡下人到严家拿借约,他却要利钱,还振振有词说写下借约,虽不曾拿银,他的银子却也不敢动,误了到别处生利,这笔损失该乡下人弥补。两件事都闹到打官司的地步,知县很生气,严贡生慌了,脚底抹油卷铺盖逃到省城了。差人不到严贡生,只好他的弟弟严监生。严监生家财万贯,却常年舍不得买一斤猪肉吃。为了哥哥的事,胆小的他拿了几十两银子,上下打点。事情平息了,严贡生回家来,不仅不感激弟弟,反而说弟弟窝囊,不济事。
严监生正妻王氏病重,小妾赵氏曲意逢迎,用尽心计,使得她在临终前要严监生将赵氏扶正。王氏两位哥哥王德、王仁得了严监生的好处,也极力应和,赵氏顺利上位。王氏死后,严监生无意中发现藏在床顶的银子,感念亡妻之德,整日哭泣,渐渐病重,不舍得吃人参,又日日不放心家事,忧思过度,奄奄一息。死前却伸着两个指头,怎么也不肯咽气。一帮子家人纷纷猜测,他只是摇头。还是赵氏最懂他,知道他是嫌灯里两根灯草太费油,挑掉一根,他才放心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