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收获
听完沈峰老师的讲座《如何上好一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有所成绩,就得有所付出,从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到沈峰老师的“一课三品”,从一位普通中学老师的备课中,从参加省优质课的老师的三改课件中,我都感受到了机会只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同时我也深感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肩头责任很重大。讲座中谈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简单阐述了“什么是好课?”使大家明确了解好课的标准。第二方面重点讲述“如何才能上好课?”告诉大家如何来实施。其中她用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来强调要树立备课的质量意识。一课三备中沈老师提醒大家要在课后及时反思,精益求精,补充“另案”。所谓“另案”,也就是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学生见解、教学机智、再教设计等等。其中沈老师对教学机智的描述让我深有感悟。她用了牛津版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来举例子。这不禁使我想起自己当时教这个单元新课时的情景。
牛津版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的话题是“问路”,是一堂学习表达问路及如何指路的课文。在本册书中,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后单元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是零散地出现了前面几册书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如turn left/rightwhere……?等。这节课主要通过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where is the …?/以及go along the streetand then 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third crossing.theis on your left/right.这几个句型进行操练与对话来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词汇量大,句型篇幅也比较长,学生难上口,在综合空间、方位概念后,学生无论在理解上还是运用上都显得比较困难。
第一堂课是在六(3)班教授的,我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和内容原汁原味的上了一遍。没什么差错,但也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堂英语课。但是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句型还是不熟练,运用起来更是有些吃力,尽管我花了很多时间让他们熟悉重点句型。
紧接着要在六(4)班上同样的内容,我抓紧休息时间回忆了一下刚才的上课情况,发现学生对所授的内容掌握不佳,而且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甚至有些乏味。“还要再重复一遍这样无趣且低效的课吗”我不禁问自己。
正式上课了,第一步,还是按照之前的教学进行,先用free talk与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一些内容并导入到本课中的新授词组“history museumtrain station primary schoolmiddle school shopping centrepost office turn left/right意外收获,get on/off along street”,并让学生们熟练掌握这些词组的读音和意思。第二步,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句型“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where is the …?”,并引导学生们根据课文图片和老师的提示来回答“go along the street and then 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third crossing. the is on your left/right.”。一步步走下来都没有问题,接着到了第三步。原本是打算让学生们根据课件上的地图来进行个人回答和小组练习的,但是我没有继续,而是在学生们诧异的眼光中,指挥个别同学将教室的桌椅稍微变换了一下位子,整理出了三条竖街,四条横街,并给每条街标了一个名字(即在地上用粉笔写上街道名称),比如“nanjing road”“beijing road”等等。随着我的这些举动,个别聪明的学生似乎有些了解我的意图了,开始兴奋起来,手也举起来了,准备参与了,而我的行动并没有结束。我又将一些标有新学到的地点的卡片拿出了,分发到了一些学生手中。学生们大都了解了我的意图,我将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微缩的小城,一个迷你的小镇,比起在课件上的地图,这样的效果更加直观,更具有游戏性质,而且每个孩子本身就是游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了。现在六年级的孩子不大乐意和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唱儿歌等,他们都觉得游戏儿歌都很幼稚了。平时在上课和他们玩游戏时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到前面来了。但看着这个游戏就摆在眼前,自已置身于其中,也算是游戏中的一份子,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尝试。甚至连那几个平时上课不大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坐得端端正正,手举得高高的,用期盼的眼神盯着我。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板书的
提示和现场的环境来做出正确的回答,只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完整的把路线表达清楚,但通过让他自己沿着自己所说的路线一走,他也知道了怎么改正。接下来再学习课本的内容,学生就如鱼得水了,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一堂课的效果非常好,从学生们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就可见一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生们也非常乐于配合我一起去做一些游戏,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今天沈峰老师也用了6bunit3 asking the way》来举例,而且她所说的想法和我当时课上的想法不谋而合,令我非常惊喜,原来这就是课堂教学机智。想想我以前上课时,都是按照教案上所备的内容,按部就班,原汁原味的教学。我也曾试图一些优秀的教案中所给出的方法进行操作,但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终于明白,各个学生条件特质不同,你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操作,他们也不可能按你的设想来对你的讲授做出你所想要得到的反应。很多时候,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预期是恰恰相反的,所以我必须对我的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反应。
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跃出课本的
框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活书本,活用书本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已成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教师就好像一个导演,想要做一个好的导演,导演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那我们就该有一个好剧本。而我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的分配都应该有预见性,这就反映在我们的教案中。同时,教案也是促进我们不断反思的一个好方法,没有教案,我们就没有一个参照,到底成功在哪里,失误在哪里?通过备教案,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以前的教案基础上不断的自我修正,我们上课也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