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1)------答案
1、钥匙和锁
10岁男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有4把钥匙4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分析与解答】:这里的“最多”,意思是“最不凑巧”,因为在最不凑巧的情况下试的次数才最多。开第一把锁,最多要试3次,如果3把钥匙都试过了,第4把就不必再试了,一定能打开这把锁。同样道理,可知开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锁分别试2次、1次、0次。
  【解】3+2+1=6(次)
2. 男孩和女孩
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也大4岁。最大的男孩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最大的孩子(10岁的)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如果10岁的孩子是男孩,那
么,根据题意,最小的女孩是6岁(6=10-4),从而,最小的男孩是4岁,再根据题意,最大的女孩是8岁(8=4+4)。这就是说,4个女孩最小的6岁,最大的8岁,其中必有两个女孩同岁,但这与已知条件“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所以10岁的孩子不是男孩,而是女孩。最小(4岁)的孩子也是女孩。
  【解】最大的男孩是4+4=8(岁)。
3、父亲和女儿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49岁。父亲、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父亲、女儿都长了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之和为
  49+3×2=55(岁)
  由“55 ÷(4+1)”可算出女儿今年11岁,从而,父亲今年44岁。
4、四边形的面积
右图中,有四条线段的长度已经知道,还有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四边形ABCD(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把A和C连成线段,四边形ABCD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DC.
  对三角形ABC来说,AB是底边,高是10,因此
  面积=4×10÷2= 20.
  对三角形 ADC来说, DC是底边,高是 8,因此
  面积=7×8÷2=28.
  四边形 ABCD面积= 20+ 28= 48.
5、一串数
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
  5,9,13,17,21,25,29.
  从小到大排到,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都是4,求这串数的平均数.
 【分析与解答】:上面共有7个数,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多4,而第6个数比第7个数少4.因此,第1个和第7个的平均数(5+29)÷2=17,与第2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9+25)÷2=17是相等的.同样道理,第3个和第5个的平均数也是17.由此,可以得出这串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值17.
  当把一些数排列好前后次序,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减前一个的差都相等,这列数,就称为等差数列.例7中的这串数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可长可短,不论它有多少数,总有一个基本性质: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很明显,当等差数列有奇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恰好是最中间的这个数.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也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很容易求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数之和,它等于平均数乘以数的个数.例7中7个数之和是
  (5+29)÷2×7=119.
6、三种杯子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分析与解答】: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
  ∶
  =(10×2+4×3+3×4)∶(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
7、甲数和乙数
甲数有9个约数,乙数有10个约数,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2800,那么甲数和乙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它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以配成一对.只有配成对的两个约数相同时,也就是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时,它的约数的个数才会是奇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2800=24×52×7.
  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只有
  1,22,24,52,22×52,24×52.
  在这6个数中只有22×52=100,它的约数是(2+1)×(2+1)=9(个).
  2800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上面已算出甲数是100=22×52,因此乙数至少要含有24和7,而24×7=112恰好有(4+1)×(1+1)=10(个)约数,从而乙数就是112.
  综合起来,甲数是100,乙数是112.
8、公元哪一年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分析与解答】: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年,兄年龄是
  14-4=10(岁).
  父年龄是(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
  这是2003年.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9、三人合作
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分析与解答】: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4÷2=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
  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
  答:甲独做需要26天.
  事实上,当我们算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3∶2∶1,就知甲做1天,相当于乙、丙合作1天.三人合作需13天,其中乙、丙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可转化为甲再做13天来完成.
10、学校到城门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2)------答案
1、篱笆长度
有一农户利用一堵墙用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鸭圈,篱笆长度只有24米,怎样围面积最大?
【分析】不妨假想在墙的另一侧也围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鸭圈ABCD,它与长方形ABCD关于墙对称(如图)。如果大长方形ABBA面积最大,它的一半面积也最大。
【分析与解答】当AB=2BC时,面积最大,这时AB=12米,AD=BC=6米。
2、楼层
有一座四层楼(图25-1),每层楼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分别是白和蓝,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所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791,275,362,612。那么,第二层楼代表哪个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