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学校应将和谐教育环境的创建,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不懈追求。
一、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内涵和特征
1.和谐教育环境的内涵
教育环境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学校的课程设置、常规管理、教学设施配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等。这些因素是外在的,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软环境”包括校風、班风、师风、教风等,是客观存在且无形的,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往往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和谐校园教育环境内涵不应是学校教育环境构成因素中的某个方面,而应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协调发展的符合素质教育模式,能够实现“和谐课堂、教学合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全员育人环境。
2.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特征
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当今的教育。和谐的教育环境首先应
该是学校安全且稳定的;其次是师生心理融洽和谐;第三是管理与教学和谐有序;第四是师生志向明确而高远。
二、学校创建和谐教育环境的理念
1.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应和谐发展
“软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更加健康成长。因此,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教育环境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和谐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应同家庭教育协调起来,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在教育学生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努力帮助父母为学生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
3.教育主体诸要素间应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共同合作中取得共同进步,获得整体效益的提升。同一备课组教师要倡导资料互相交流,互相研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只有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共同学习中,才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4.不同学科之间应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自然形成的考试科目是主科,其余均为副科。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既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又会造成教师之间互相倾轧和歧视,往往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促进学科间平衡发展。
5.“五育”的和谐发展
“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抓好智育,还要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
三、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实施
1.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首先,学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教师。例如:校长在管理中要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学校要以和谐的方式激励教师谋求主动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不应一味的要求教师加班加点,急功近利的最大化追求教学成绩,可以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学习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积极地为教师创设一个和谐发展的内部动力空间,让教师感到职业的幸福感,教师队伍才会更加的和谐稳定。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在管理中,要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
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开设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
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积极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构建和谐校园
(2)和谐班集体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基石。学生干部可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3)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可积极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如创办文学社、爱心小分队等;每年定期举行艺术节、体育节、科学节及各类比赛;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组织学生进社区、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空间,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生活中能够身心舒展、思想活跃,感到充实而有成就并随时可获得各种关爱和帮助。
四、对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思考
1.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机制
在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体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在和谐宽松的心境下,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应该为教师积极创设自由民主,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建立以人为本的考评制度,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源动力。
2.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创设“教学合一”的和谐教学环境
师生课堂教学和谐,是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师生感情的重要突破口。学校应引导教师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多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构建所学到的知识,自己感受知识的探究全过程。
3.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引进社区资源
创建和谐教育环境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社区开发紧密相连,学校要引入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学校、家庭、社区的综合教育能力,把服务对象和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监督程序。努力培育教育的资源市场,为学校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4.和谐教育环境需要表彰奖励机制作保障
学校要将开展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活动作为考核各处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教职工的工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和事迹,推动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