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直面青春期--《发现成长
一、教学设计理念
这节课我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结合学情,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倡导体验式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华师版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十课《发现成长》,属于“自我”的重要内容,内容主题聚焦“青春期”,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包括男女身体器官的不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和进入青春期的心理表现,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成长地迫切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时期的生命成长,不仅是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而且包括面对青春期变化应具有的健康观念、精神发育、思维成长。
本课的最终落实点是: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男女生的身心变化,正确对待变化、悦纳自己,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三、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很大的改变,身体各器官开始慢慢变化,第二性征也逐渐表现出来。这些变化,是迅速的、全面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而他们最初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甚至因此而羞愧,还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发育和别人不一样,而产生忧虑,苦闷。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传授必要的生理知识,给予必要的指导,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身心变化,悦纳自己。
四、教学目标
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我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知道青春期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提高自我观察、认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交流分享、调查问卷等活动,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接纳自己的变化。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愉快地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与生理协调发展;学会为成长而歌,悦纳自己的成长,并形成为成长而歌的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成长中的生理、心理变化和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变化,并对自我形象产生积极的向往。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自身体验,运用活动体验、合作探究、小
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心理活动,以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影片观看、分享交流、调查问卷、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创设趣味性的、探究性的、生成性的课堂。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激趣导入。
学生活动:参与人造长城游戏
(规则:①10名男生站一队,5名女生5名男生交替站一队;②学生一起双手放在前一位同学的双肩上,老师说“开始”,所有同学走动起来;③老师喊“停”时,前面的同学立刻坐在后面同学的双腿上;④ 5秒后学生抬起右脚,坚持一分钟···)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你们有何体验?2、为什么同性之间搭的长城
很牢固,而异性同学搭的长城很容易倒塌?3、如果是你也参与了这个游戏,你会愿意坐异性腿上吗?或者你乐意异性坐你腿上吗?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和观察,全班交流。
老师点拨:1,觉得男女授受不亲,想法是正常的、健康的。2、男女有别意识的出现,说明同学们已经长大了。今天一起来探索青春的奥秘,发现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相关知识。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心理上的尴尬,为学生能在后面学习中畅所欲言埋下伏笔;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体验中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话题,自然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推进新课。
第一站:发现身体的成长。
探究分享活动一【猜一猜】
教师活动:拿出学生儿时照片,猜一猜是哪个同学,猜中的学生站起来,其他学生比较照片他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对比不同,发现同学身体的变化。
全班交流:通过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身高突增,体重增加,是青春期非常显著的特征,自然引出青春期的概念:是指童年期到成年期中间的过渡时期,即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以性的成熟为标志。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年龄上看,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这个发展阶段。
此处设计的亮点是:一是通过照片展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直观体验,快速进入角,同时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设计真实有趣的情景,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男女生的不同生理特征,设计了第二个活动。
探究分享活动二【辨一辨】
教师活动:1、拿出有关男女生青春期身体变化的词语卡片,让学生分辨。
2、分发青春期奥秘卡片,引导学生阅读。
学生活动:先自学,再小组内传阅卡片,针对问题讨论、交流完成分类活动。
全班交流:分类有错的,集体纠正,再说一说奥秘卡片里印象最深的青春期知识。
教师点拨: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①身高、体重突增。②神经系统以及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③第二性征的出现。④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2、恭喜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们,对还没进入青春期的同
青春期心理健康
学说:你要相信是蓓蕾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果树总会结出成熟的果,我们所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设计的亮点是: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期的认识,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就会进行思考并想要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主动性,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卡片分类活动,迅速向学生传达青春期知识,直观、高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青春期身体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明确青春期除了有正常的生理变化,同时还有心理上的变化,我紧接着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第二站:体验内心的成长。
教师活动:1、视频播放《我长大了》,引导学生关注男女生心理变化的特征。2、现场调查:和以前相比,自己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3、根据调查,引导学生说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哪些?4、组织讨论,面对这些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1、独立完成调查,完成后投入心语盒。
2、学生抽念几份调查,并提问:
3、学生回答问题,归纳出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教师点拨:明确变化的必然性,有的是正向的,有的是负向的,但是都是合理的,强调沟通的重要。
设计的意图与亮点:通过播放同龄人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其主动探究意识,增强了课堂的效果,知道怎样正确对
待自己的心理变化,让自己的心理作正能量的成长;通过小调查能及时了解学
生的内心变化,方便教学的继续开展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三)张扬个性、演绎青春。
学生活动:1、每个小组合作设计关于青春、成长的口号、诗歌、绘画、舞蹈等,再上台表演。2、在即时贴上写上自己组设计的口号并签名,张贴在成长寄语里。
老师活动:点评,为每个组发一本青春成长教育书刊,以资鼓励。
设计的意图:通过活动,来赞美自己的成长之路,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变
化,并对自我形象产生积极的向往。
(四)唱响青春、奔向明天。
教师结束语分享,齐唱《明天会更好》,歌声中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