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4期  189
知识是学问,讲授知识也是学问。只有知识而不善于讲授,不算是好的教师。讲授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任教能力的综合显示。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还要提倡精心讲授。
所谓精心讲授,概括地说,就是讲精华,高质量地讲授。“精讲”的反面是“滥讲”。不应以讲授量的多少,来衡量是否为精讲,宜多则多,宜少则少;也不应以是否有重复,来衡量精讲。真理不怕重复,只怕单调的重复。正确的作法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精讲”是目中有人的讲授。如果只有知识的讲授,而无情感的交流,搞灌输式,一言堂,其结果必然是死气沉沉,自然谈不上精彩。
课堂上,教师好像是“导游”。一次课包含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尚未涉足的“花园”。教师要讲清“风光特”“历史沿革”“观览要点”。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更不是抱着学生走。启发他们自己去欣赏、去领会、去思考。学生要跟上“导游”的脚步,但不是亦步亦趋。教师要积极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思考,发扬主动精神。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进行双方的思想交流。我们习惯地把这种交流叫做“相互靠拢”,先是教师向学生靠拢,然后引导学生向教师靠拢,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精讲”的核心是启发。朱熹说:“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就是阐明事理,引起对方的思考而有所领悟。启发,既是教学原则,又是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的精髓。
有位外国学者说:“平庸的教师在叙述,好的教师在讲解,更好的教师在示范,优秀的教师在启发。”
启发,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要开启学生的心理,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鼓舞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交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启发比灌输难得多。灌输可以目中无人,不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启发则要目中有人,千方百计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启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常的做法是:1.循循善诱,引人入胜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求知而未真知,“悱”就是想说而说不出。努力营造学生“求知”、“想说”的氛围。讲课,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讲清课程的意义,有的放矢地排除思想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位外国教育家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重视情感的因素,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课程的规律,把新课程同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必要时还可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和历史典故。没有情趣的教学,不能算是好的教学。课程内容
乏味时,不妨设计几个“兴趣点”,讲得风趣些。当然,这里所说的风趣,应当是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积极健康的。
2.留有余地,举一反三
讲课不应当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讲得太细,也不讲得太满,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使他们处于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讲授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魏   伟 /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摘  要】知识是学问,讲授知识也是学问。只有知识而不善于讲授,不算是好的教师。讲授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任教能力的综合显示。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还要提倡精心讲授。
【关键词】精心讲授;启发; 举一反三
不严格,对学生论文把关不严(有的根本就不把关,例如学生随意向杂志社投稿的现象,笔者就多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论文出现疑问或错误时,编辑咨询学生的挂名导师,而导师居然一点也不知晓),为防止产生论文的错误情况(有的是低级的错误情况),编辑老师承担了研究生教育的这部分工作(例如文字修润、行文结构甚至专业技术等)。需要高校的教授们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至少对学生论文及
时把关,这是高校老师培养合格毕业生应尽的职责。
2.4  师德教育的反思
师德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教师个人发展、成就事业的根本 保证。现行教育体制下,高等学府的为人师表的老师产生这样问题(口头禅式骂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自身原因是一个方面,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学校的人文环境也是一个方面。高等教育更需要为人师表的老师来更好地教书育人——高校师德教育不可懈怠,亟待加强!尤其是对年轻的老师——振兴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依靠他们。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园地,师德教育与学业教育应该占有同样的地位,不可偏颇。加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考核教师,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建议高等学校采用下述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教育[5]:(1)加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高校教师;(2)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模范教师的典型引领作用;(3)加强重点体(高校干部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和学生工作队队伍(班主任、辅导员、团委成员))师德建设,引导践行高校师德规范;(4)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高校师德建设
的长效机制;(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人文环境。
3.结语
教育工作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积极倡导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为了我们的后代进步,为了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6]”这个光荣的园丁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振兴的伟大梦想蓝图上织出我们最绚丽的彩。教育质量上去,科技事业必然得以进步,人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国家的强大、民族威严便水到渠成,中国必将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鲁迅)论“他妈的!”[EB/OL].[2015-11-30]//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2ru5o02_w8SrCblpVrplDAER5BtuEcm5j-KFaoKMEhdyBjgWHOJEco2_KhBbrV9Qajvrduct01JwomPccWmURa.
[2] 韩  愈.师说[EB/OL].[2015-11-30]// 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78.aspx.
[3] .整顿党的作风//选集(第三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5]黎开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3(04):83-86.
[6]百度作业帮.管子•权修[EB/OL].[2015-11-30]// http://www.zybang.com/question/206c05c00 b9f03720d6ed0cb575c987f.html.
作者简介: 徐志宏(1968年10月—),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支部书记。
教育教学・Education Teaching
190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4期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这里所谓的“一”,
是典型,是最能清楚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
典型问题要讲深、讲活。“一”与“三”的关系,通常也不象桌子的一个角与其它三个角的关系那样简单,要做具体地分析。“举一”要“少而精”“反三”要“多而活”。“举一”是为了“反三”“反三”是在“举一”指导下的科学训练。“反三”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如果掌握了典型的“少”,又能触类旁通,得到的将会很多。
所谓典型,并不限于理论问题,思想方法、分析方法、公式推导、试验方法和实作技能,也各有自己的典型。引导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分析和发现典型。对全课程的各种典型问题要有通盘考虑,做出适当安排,防止过分集中,避免重复和遗漏。
有人强调当堂课解决问题,笼统地要求“讲深讲透”。把“嚼碎的馍”喂给学生,未必就是正确的方法。
3.设疑释疑,错落有致
古人说,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英国人也有类似的谚语:一个成功的教师,会让学生皱起眉头)。就是说,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是诱人的,也是逼人的;问题的分析是服人的;问题的解决,又使人喜悦和振奋。在课堂讲授中,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问题上。从不同侧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有起有伏,错落有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令人心悦诚服,避免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有的问题可以问而不答,有的可以自问自答,有的可以现在问以后答。
课堂上,一般是在提出问题之后,就着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他们“跳一跳,摘得到”。经过自己思考而领会的知识,自然更觉亲切和深刻。提倡一题多解,并且分析各种解法的特点和利弊。有些问题可以打破课堂的界限,留在课后让学生自己解决;有些问题可以打破课程的界限,引导学生跨学科地思考。
错误对人的教育,往往比正面的教育更深刻。可以在学生容易忽略或混淆的地方,不动声地设置一些错误,或将学生出现过的错误汇集起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引起学生的重视,从中受到教益。
4.综合比较,结成网络
在比较中认识事物,往往更全面,更深刻。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出知识的纵横联系,使分散的、零星的知识,变成系统的、概括的知识,结成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需要整合,只有整合的知识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经验表明,“网络知识”比“线条知识”更便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大家知道,几何学可以区分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而三角学只有平面三角,有没有对应的“立体三角”呢?实际上,借助辅助球面研究空间直线相互关系的球面三角,就是“立体三角”。通过这样的对比,可能对球面三角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小结。教师应做必要的小结示范,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或是在学生完成小结后教师讲评。
5.激励上进,鼓励创新
结合课程内容,讲解本学科的发展,讲述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介绍发展动向,推荐重要文献,探讨存在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自己的思想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鼓励学生攀登高峰。既会传授知识,又会激励学生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大家知道,陈景润正是在沈元老师的激励下,走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并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
讲授有法,又无常法。同做任何事情一样,100个人就可能有100种做法。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讲法;师,不同的班次又有不同的讲法。上述各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的优劣通常不取决于方法本身,而取决于运用的效果。只有反复构思,反复酝酿,才能在讲课时从容镇定,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讲课的娴熟,来源于长期的磨练;讲课的自信,来源于备课的充分。由于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性格气质的不同,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会一样。在实践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扬长避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有经验的教师,大都重视不断改进讲授方法。他们往往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都能获得好的效果。
授课小结,是提高教师授课能力的有效方法。授课之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授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近些年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正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大学生应用或沉迷于网络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造成一定冲击,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否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而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体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在长春的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调研,以期对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好地指导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师基本功
以在长春的3所高职高专院校三个年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57份。其中男生351人,女生206人。大一197人、大二190人、大三170人。研究内容主要为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学生利用网络情况、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二、研究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统一测试,统一指导语。设计问卷的过程中兼顾各高校各年级的特点,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最后采取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对问卷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状况满意程度。在问及“你对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满意么”时,有91%人选择满意。问及“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过自杀的想法”时,有80%的人选择没有,但仍有20%的人选择有。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极端自杀行为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存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占14%。
2.主要心理困惑。当问及“你的心理困惑主要来自什么”时,就业、职业规划、学习排到了前几位,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学生们主要的心理困惑大多是来自对自我的规划和未来的迷茫。
3.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当问及“你觉得你自身的优势是什么”时,49%的人选择“人际关系处理得好”, 32%的人选择“情商高”,
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李彦鑫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大学生广泛接触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其不良信息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带来了一定冲击。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以期解决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积极心
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