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繁星》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基于此,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满天繁星的壮美画面,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感情朗读,体悟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教学中充分彰显略读课文的功能,以任务导学单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促进学习策略的迁移。先让学生感受不同场景下繁星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指出哪些是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想象中的景物,并围绕作者的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满天繁星之美。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感受课文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进入一个梦幻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已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繁星教案
1.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当仰望星空时,我们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空吗?简要地来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和当时的感
受。
2.过渡: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也常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仰望星空,更用心灵去感受。那么,他笔下的繁星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巴金爷爷写的散文《繁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巴金。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家》《春》《秋》《雾》《雨》《电》等。
4.明确学习任务.
(1)指名朗读导读提示,说说导读提示中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交流自己仰望繁星的感受。
二、自主阅读
1.根据课文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我会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相机学习生字。
“昧”可用部件相加法识记,并以会意的方法理解字义:“未”没有的意思,“昧”在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坠”可用部件相加法识记,下面的“土”表示从上面掉到地面上。
(2)我会思:默读课文,在文中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景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3)我会悟:
①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作者看到的星空的画面,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产生的联想,细细品读,想象满天繁星的画面,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画面感。
(4)我会品: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并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好在哪里。
2.组织学生互相交流。
(1)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位学生交流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想象。其他学生分别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小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2)展示感情朗读。
①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要求: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全班朗读展示: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
②全班朗读展示。
(3)交流对句子的品读。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段:
预设:句段一:深蓝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引导学生体会“船动星移”时作者产生的梦幻之感。
句段二: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感悟作者回忆起了童年,产生了淡淡的思乡之愁。“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星星”比喻成“萤火虫”;“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繁星半明半昧的可爱样子。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以及整段话都用了想象的方法来写,使夜晚的星空更加神秘迷人,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写法,迁移应用
1.总结学习收获。
2.同学们一定也欣赏过满天的繁星,你当时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产生了哪些奇妙的感受?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仰望星空....渐渐
地...我仿佛看...我仿佛听......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评点指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