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郑林涛(1979—),男,山东寿光人,中共寿光市委党校讲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41卷2014年11月
郑林涛
摘
要:社区是社会大家庭的组成细胞,只有社区的和谐,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随着城镇化的
快速发展,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必将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国家均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和谐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社区是社会大家庭的组成细胞,只有社区的和谐建设,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随着我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必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义主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现状
和谐家庭一是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社区党组作为城市基层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建设的领导核心,只有健全和改进社区领导方式,党的方针政策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近年来,广大基层社区党组织先后制定实施了社区党员活动制度、社区事务众监督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使社区党建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社区还开展了党员回社区报到、争当“十大员”活动,并根据社区的直管党员和回社区报到党员根据自身的特长,为其在社区内进行“设岗定责”,为社区服务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发动全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创建,首先是党组织领创,通过开展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在和谐社区创建中始终发挥着“领跑人”的作用。其次是辖区单位共创。有的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共建联席会,由居民代表与社区居委员共同研究社区事务,形成了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第三是组织联创。社区民营组织根据自身的特长,在社区内开展困难帮扶、义务劳动等为民服务项目。第四是社区居民合创。有的组织开展了以“孝敬、和睦”的主题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发动人人参与、户户行动,在家争做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子,做尊老敬老的好模范,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以居民自治为基础,健全社区服务队伍。为了更好
地服务居民,居委会以居民自治为基础,建立为民服务队伍,各支为民服务队伍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标,打造社区服务品牌。第一,立足为民,进行环境整治。例如社区干部协同执法部门拆除违章棚厦,对小区进行绿化,把社区变成花红柳绿、赏心悦目的花园;第二,立足便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社规范的早点市场和超市,将路边摊点全部纳入市场经营,规模市场秩序,方便居民生活。建设健身场所,让居民休闲娱乐有好去处。建好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站式”服务,为积极开展党员学习教育,下岗失业人员培训、企业退休人员活动等创造条件;第三立足安民,改善社区治安环境,有效解决小区内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垃圾和车辆被盗现象,真正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第四立足利民,解决居民生活难题。通过社区托老中心、成立阳光爱心超市、驻区单位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等形式的辅助,岗位救助为补充的
“爱心套餐”。二、当前和谐社区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以建设亲情化、人性化、便利化、舒适化的文明和谐社区为标准,创新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推动了城市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进行,创建成效显著,社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社区服务逐步开展,社区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进,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区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量“单位人”
转为“社会人”和“社区人”,人员流动性增加,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职能,逐步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转型期凸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需求都在社区这个层面上集中反映出来,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新形势,居委会工作量越来越重,但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原因,许多部门把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看待,下转社区的行政行为越来越多,造成社区建设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社区是个筐,什么问题
—
12—
都往里装”的状况。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行政“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社区行政化增强。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种管理任务,社区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社区工作量大,人员少,居委会忙于应付,导致社区一些工作处于被动,为民服务的职能弱化。社区服务的自主化受到限制,社区自我服务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社区硬件配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虽然很注重对社区功能进行提升改造,社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社区的一些内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下水道设置不合理,屋顶漏水等问题都还没得到很好解决,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三是社区服务有待进一步深入。由于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社区在满足居民需要的养老、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还很欠缺,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居民需要,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未深入开展。特别是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社区公益性养老场所、大病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显的尤为突出。
四是社区居民交明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居民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在社区中还普遍存在着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养宠物并随地大小便等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的流动人员进入社区,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个教育和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的过程。
三、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发挥社区居委会自冶作用。在和谐社区创建中,应该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要转变思想认识,不要单线性地将社区视为政府机构,单纯地将政府工作职能直接转嫁给社区,把社区建设变为行政体制的向下延仲,应改革政府对社区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政府的角定位于“教练员”而非“运动员”,向以“服务”为主转变。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一方面,在社区的提升改造中,不应把重点只放在道路整修、街道绿化上,更应放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屋顶漏水、下水道设置不合理、排水排污系统不通畅等问题上,妥善解决社区建设历史“欠帐”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养老、医疗、娱乐等公益设施的投
入,如开展新城镇合作医疗,使城镇居民中的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及学生、儿童等,也能得到政府的资助,享受社会医疗保障;建立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落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使医疗服务由“为人治病”向“预防生病”的方向转变。
三是完善城市和谐社区工作管理办法。要研究制定逐步提高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报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标准,切实解决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要根据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适当调整居委会的经费预算标准,各级各部门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加大对社区的经费投入,以改善居民所在地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职能部门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保证社区的人管事、有钱办事。要多渠道等筹集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争取驻社区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阶段、企事业单位等一系列组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社区工作者也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各种居民自治组织作为中介,为社区发展做好服务,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改善社区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带动社区居民努力改善生活环境,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健康文明的和谐氛围。一方面,要注重社区自身的宣传,包括政策宣传、社区各项规章制度,使居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帮助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对社区工作在认识上的误区,使他们对社区工作了解得更为透彻。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社区一切资源,通过开
展各项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比如将书法、舞蹈、京剧等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不同的队伍,经常在社区内或社区之间开展交流、比赛等活动,会大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同时,建设设立不文明待业为曝光台,对社区的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的人或事进行曝光,发挥舆论宣传的力量,树立文明之风。
五是以繁荣众文化为目标,搭建社区精神文明平台。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是凝聚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重要力量,是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之所需,是居民参与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在许多现代社区里,严密的防盗门和自身的心理防线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传统的“老街坊”关系已渐成历史,邻里之间互不相识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多组织开展一些诸如观光旅游、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使邻里之间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加强团结,让大家感觉就像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而温馨的大家高庭中一样。同时,指导居民成立各种业余文体队伍,使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以及科普、法制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以打造平安社区为切入点,创造有序的社区环境,社区的平安稳定是城市稳定的根基。为大力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打造平安社区,创造有序的生活家园,要积极构筑以防治为依托的安全防范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综治组织的龙头作用,牢筑“安全网”,形成“同居一地,共保平安”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长治久安、稳定有序的“平安社区”,使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安全港湾,促进社区秩序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叶南客等.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和谐社区的实践与理论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
22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