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德的故事【朱德与苏区儿童】
少年朱德的故事【朱德与苏区儿童】
    朱德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忠厚长者,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是像一位老农,温和没有脾气,他对大人如此,对孩子们更是具有博大的爱心,犹如慈父。在中央苏区就流传着他关爱儿童的。
    补畚箕
    1928年6月22日,红军在江西吉安龙源口大捷,打垮了国民党军杨池生、杨如轩5个团,凯旋归来,分赴根据地各地休整。朱德也随部来到江西宁冈县鹅岭下的塘南村。
    村民听说打了胜仗的红军要来村驻扎,男女老少都出村迎接。正在村头拾粪的孩子们看见白石方向来了大队红军,都欢呼着背着畚箕奔迎过去。龙牛崽跑得最快,因为激动,只顾跑步,没顾上看路,一个趔趄,人往前一栽,正好栽倒在一匹背着炊具的高头大马前。在一边牵马的老战士眼明手快,一把勒住缰绳,马停了,但抬起的前蹄落下去了,把正好送到蹄下的畚箕踩了一个大洞。老战士上前扶起龙牛崽问:“小鬼,马踩到了吗?摔痛吗?”龙牛崽眼里噙着泪花,
捂着擦疼了的手摇头说:“没踩到。”老战士帮他拍掉身上的浮土,安慰着孩子。
    这时,后边追上来的孩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讲:“牛崽,你的畚箕踩烂了,回去阿爸会打你的。”龙牛崽听了,呜呜地哭了起来。老战士微笑着摸着他的肩头温和地说:“不要紧,我来帮你修,包你提个好的回去。”说着从马背上拿下一把小,把马交给一位年轻战士,叫队伍先进村。
    老战士在路边劈了两根小山竹,席地而坐,熟练地剖起篾来。孩子们围着他,看着老战士不到片刻便把畚箕补好了,孩子们簇拥着老战士,欢呼雀跃地进了村。
    队伍已经在村中心的祠堂门口集合好了,村民也都集中在这里。一位年轻的干部看见老战士来了,立即请老战士给大家讲话。老战士稳步跳上祠堂前的旗杆石上,全场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大家才知道,刚才给龙牛崽修补畚箕的红军老战士原来是朱德军长。
    100个银毫
    1929年秋,红四军打下赣南于都县方屋土围子,朱德分到了100个银毫子(约值今人民币500元)。朱德的笠笸(斗笠)破了,不能遮雨,该换顶新的了。
    一天,朱德和警卫员来到于都县银坑墟挑选笠笸,突然传来 “卖米餜”的叫卖声。只见一位中年妇女,背着个婴儿,身边跟着两位一丝不挂的小孩。朱德走上去,爱抚地抚摸着小孩的脑袋,关怀地说:“大嫂,现在是九冬十月了,天气很冷,小孩不穿衣服,当心着凉啊!”这个卖米餜的小贩是雇农巫景南的妻子,见有人关心自己的小孩,感激地点点头,低声说:“家里劳力少,孩子多,他爸又病了,靠这点小买卖只能勉强活命,哪有钱买布做衣服啊?”朱德听了,赶忙叫警卫员拿钱。警卫员以为朱德选好了货,便问卖笠笸的老板要多少钱?朱德歉意地笑着对老板说:“我的笠笸暂时能戴些日子,对不起,下次来买吧。”说完,他对警卫员说:“你把所有的钱给大嫂,好给两位孩子添些粗布衣裳。”警卫员似乎没听懂,愣着不动。他想,首长的斗笠早就破了,这里经常下雨,没有斗笠怎么行啊?平日首长也没有零花钱……朱德把警卫员拉到一旁,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同志啊,快一点送去,我们淋点雨没什么,千万不能冻着孩子们啊!”警卫员赶忙从挂包里掏出个小纸包,双手塞到景南嫂子手里:“大嫂,这是首长送给你的。”说完,他挥了挥手,就跟朱德走了。
    景南嫂愣愣地望着朱德背上那顶破斗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打开包包一看,原来是白花花的100枚银毫子。
    捡来的孩子
    1931年11月,天特别冷。寒风穿过竹林,发出呜呜的怪叫。大地漂浮着一层水雾,村庄被烟霭弥漫着,仿佛沉浸在水里。近黄昏的时候,朱德带着军队,骑马在泰宁县大竹山茂密的竹林里行进。这时,黑黢黢的树林里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朱德连忙跳下马,向四周环视,是谁在哭呢?他发现前面山腰上有两个黑影在蠕动。朱德把马拴好,和警卫员小邹顺着哭声往山坡上走。
    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大山洞。洞口还躺着被白军杀害的三具瘦骨嶙峋的尸体,其中一个妇女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死婴。有两个活着的孩子,又黑又瘦,蓬头垢面,大概五、六岁,穿着破烂的棉袄蹲在那里哭,见来人了,吓得一骨碌地爬进山洞里。
    朱德蹲在洞口,把双手合成喇叭型,拢在嘴上对洞里喊道:“好孩子,快出来呀!叔叔这里有东西吃!”
    孩子听说有东西吃,便悄悄地扶着洞壁挪出来,朱德一把拉住他们,抱在怀里,掏出挂包里所有的干粮给他们吃。孩子不再害怕了,捧着干粮大口大口地吃着。
    天黑下来了,孩子又开始哭喊着要妈妈。朱德把他们抱在马背上,一边给他们擦眼泪,一
边说:“好孩子,不要哭,你跟这个叔叔去妈妈。”朱德在小邹耳边说:“这孩子很可怜,送他们去红军医院吧。”小邹便牵着马带着这两个孩子往红军医院走去。朱德又安排战士安葬好了那几具尸首,然后披星戴月,率领部队继续前进。
    过了些日子,朱德在泰宁县城买了些花生、糕饼,来到红军医院看望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一见到他就亲热地扑过来,高兴极了。喊道:“那个叔叔来了!”朱德问:“小家伙,还认得叔叔吗?”那个圆脸的小孩子眨了眨眼睛,说:“认得,叔叔那天穿着的就是这套衣服,戴的这顶帽子。”朱德和医院里的护士都笑了。
    朱德抱起两个孩子,亲热地亲吻他们红红的小脸蛋。他们在红军医院吃得饱、穿得暖,玩得痛快,都长胖了。朱德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叮嘱护士们说,孩子是革命的后代,红军部队就是他们的家,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护士和两个孩子出来送行,朱德走了好远还回过头来向孩子不断挥手告别。
    后来,这两个孩子都长大了,都参加了解放军而且都成为骨干,他们一直记着是朱德军长救了他们,他们永远忘不了朱德对他们的关怀。
    提高警惕
    1933年8月,朱德带着两个警卫员,从瑞金出发,到于都银坑检查。
    刚走出不远,迎面遇到两个站岗的儿童团员。一个十四五岁,瘦高个子;一个十一二岁,胖墩墩的。他们拦住走在前面的警卫员,威严地要他们拿出路条检查。
少年故事    两个警卫员左摸右摸,半天也没到,才发觉出发时忘记带了。便央求孩子让他们走,说路条忘记带了。孩子们斩钉截铁地表示,按规定不可以放行,必须要有路条。
    正说着,朱德走过来了。他问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后,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他微笑地问大小孩说:“没有路条,按规定该怎么办?”小胖墩抢着说:“怎么办?按照县里的规定,没有路条的人,就要绑起来押送到县苏维埃。”
    警卫员向他们解释,身边的首长是朱德总司令。
    瘦高个用怀疑的眼光瞟了朱德一眼,接着说:“你说他是朱总司令,可我也不认识,谁晓得他到底是不是?”朱德静静地想了想,就问道:“一定要绑起来么?”
    “对,一定要绑。”
    “那好,绑就绑吧。不过不要绑两只手,每人只绑一只手,行不行?”
    两个孩子商量了一下,说:“好吧,说你是朱总司令,我们只相信一半,那就只绑一只手吧。”
    说着,瘦高个就从腰里解下一条绳子,把朱德和两个警卫员的左臂都捆绑起来。
    “走吧,到县苏维埃去!”
    小胖墩在前边带路,瘦高个在后边压阵,一行5人就这样上路了。
    来到县苏维埃大门口,正巧县委书记出来。定睛一看,两个小鬼把朱德总司令给“押”来了。
    县委书记急忙跑过去,一边给朱德松绑,一边斥责那个儿童团团员:“胡闹!怎么能把总司令也绑起来了呢?”
    朱德哈哈大笑,对县委书记说:“你不应该批评他们,他们做得很对,该受批评的应当是我们,因为我们确实忘记带路条了嘛。”
    第二天,朱德在一个众大会上,表扬了这两个儿童团员,并且题了“提高警惕”四个大字,奖给这个儿童团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