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复习参考答案
21《论语六则》
一、填空。
3、孔子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4、最能体现孔子谦逊品质的句子是 , ,
, 。
5、说明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句子是 , 。说明一个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
。
世界上最小的山6、孔文子的谥号为“文”的原因是 , 。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 , 。
7、《论语》中的论读音是 ,它和 、 、 。
8、A、敏而好学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学而不厌E、诲人不倦F、择善而从G、不耻下问
有同学错误的认为( )是“炒冷饭”,( )是老师的事,( )的人现在不多了,( )的人现在更难。孔子不仅( ),还能做到( ),孔子说“(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难道就不能( )么?
二、词句理解
A、人不知而不愠 (怨恨) B、不耻下问 (羞耻)
C、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D、默而识之(记)
A、可以为师矣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学而不思则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河南建业俱乐部
C、思而不学则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必先苦其心志
三、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世说新语》二则
(一)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加点的词
期: 舍: 去: 乃: 不:
委: 引: 顾:
二、翻译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回答下列问题。
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
3、你怎样看待元方的行为?
(二)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俱:________辄:_________难:_________幸:_______ 尚:_________
舍:________本: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纳:________托: _______
宁:________以: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幸尚宽,何为不可?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三、回答问题。
1、华歆与王朗你更喜欢谁?谈谈你的看法。
。
2、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3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隶: 未尝: 书: 为:
自是: 就: 或: 乞: 扳:
环谒: 余: 从: 称: 自: 泯然:
众人: 伤: 异: 奇:
稍稍: 宾客: 利:
书具: 历史学习方法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扳:( )谒:( )泯:( )称:( )邑:( ) 隶:( )
三、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著名的政治家、 家、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寓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说明了天赋与 的关系。
四、选择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借旁近与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下车引之
2、下列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 )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B、以我酌油知之微波炉烤牛排 C、有某友以千金寄之 D、徐以杓酌油沥之
五、解释下列词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未尝识书具( )
是 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默而识之 ( )
择其善者而从之 free loop中文歌词( ) 借旁近与之(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