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后产生的一种情怀,是外部世界的“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意”的具象化,是诗人主观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具有主客合一,物我两忘,情境浑契,深邃和谐的美学特质(《美学原理》)。从庄子的“得意忘言,言不尽意”,钟嵘的“言有尽,而意有余”,到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理论的发展史来看,“意境”都越来越强调“兴会神到”,追求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故诗歌赏析要领悟诗歌的意境就成了诗歌鉴赏的最终目标。鉴赏主体只能从客体出发,充分调动赏析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细咀慢品,方能达到目的,而绝非是某些名师讲授所能取代的。这是文学鉴赏的特定规律决定的。
文学鉴赏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是艺术意象的重建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对作品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鲁迅在谈《红楼梦》的解读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秘事”’;“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都说明了文学鉴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接受者的生理素质、文化教养、传统积淀及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主体的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审
美文化心理的差异,所以鉴赏诗歌,要达到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就必须充分调动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才能调动起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性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设置情境。设置情境,就是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利用-切积极有效的手段,给学生创设-个与作品相契合的文化情感氛围,让接受者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充分激发起接受者欣赏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鉴赏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赏析的效果。
那么,诗歌赏析教学如何“设置情境”呢?以下以《琵琶行》的赏析教学反思予以说明:
一、“知人论世”,营造诗歌赏析的氛围
孟子认为:“友古人,颂其诗,读其书,不能不知其人,论其世。知人论世方为尚友之道。”由此观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看到了作品与作者本人和所处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启发后人;赏析文学作品,一切务必以原作涉及的背景、作者的经历为转移,即“知人论世”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的。任何作品均是作者依据自己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创作的。因此,赏析一篇诗歌,必须了解作者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即使是同一时
代的作家,因各自经历、思想历程和艺术修养不同,其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艺术层次;即便是同一作家,因其遭遇、思想、艺术阶段的不同,其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思想、风格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赏析文学作品就务必确立“知人论世”、具体分析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为赏析诗歌营造一个与作品氛围相契合的情境,从而达到引入入胜,提高感悟的效果。否
则就只能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如《琵琶行》的赏析教学前,教师务必对该诗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作些介绍:白居易年轻时,颠沛流离,对社会和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此为重大的“国辱”,便上书朝廷请求捕贼,被权贵指责越职奏事,又因作赏花诗祭母坠井之事,有伤名教而遭诬陷,被贬为江州司马。正如白居易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次打击给了他心灵重创,江州一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到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满腔怨恨正无处倾诉,秋夜送客巧遇琵琶女,听其弹奏,感其悲凉身世,诗人压抑已久的情感,得以纵情宣泄。两人社会地位不同,却有共同的不幸遭遇,于是慨然而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以上背景材料可以把学生引入到-个与诗文
现代诗歌鉴赏情境相吻合的凄然悲怨的环境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诗人及琵琶女的同情,对当时不公平社会的憎恶,在情感上与文中主人公达到心灵默契,产生共鸣。在这样情境设置的基础上,开始赏析,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现代化手段”,浓厚诗歌鉴赏的气氛
现代化教学,即在课堂上恰当运用电脑、幻灯机、录像机、光牒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它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感、直观性……酿造浓郁的情境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教《琶琶女》赏析教学时,先把课文内容在电脑上制成vcd光盘,配上相应的背景材料,播放相应的乐曲,让学生认真欣赏,仔细聆听,用心感悟,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无需语言”却“震撼无限”的情境氛围。学生借画面内容、背景材料、乐曲效果,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诗歌凄婉哀怨的感情基调,从而产生出对诗人及琵琶女的同情及对社会不平之情。
赏析诗中琵琶弹奏片断时,笔者摒弃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运用了新颖的感受式教学--首先播放名曲《二泉映月》,听完优美的乐曲后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辞格,写出自己对乐曲旋律“高
低强弱”“轻重缓急”……的感受,尽量如本诗文一样,赋予声音以形象性,结果学生欣赏乐曲后,就写出了自己对乐曲旋律的解读,其中不乏许多精彩之笔:如“此曲时耐口行云流水,让人心矿神冶;时而如雨打芭蕉,让人心生寒意”“此曲有时如沙沙细雨,润泽心扉;有时如潺潺清泉,淌满清爽”“此曲一会儿像拂过琴弦的微风,飘逸温柔;一会像情人的蜜语,芳醇醉人;一会儿像噼噼啪啪的急雨,震颤人心”……瞧,学生对音乐有如此形象优美的描绘,不正是得益于情境设置的直观教学吗?恐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要想达此效果是“痴人说梦”吧。
三、“巧变教序”,创设诗歌鉴赏的情境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一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是教者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能动过程。墨守成归、循规蹈矩,未必行之有效,而务必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创新思维原则。有时,恰当地改变作品内容的教学程序,巧妙地设计版书,也能为诗歌赏析、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琵琶行》一文的赏析教学中,笔者打乱了原有内容顺序,先从琵琶女和白居易的身世人手,设计“琵琶女和白居易的身世有何异同”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语境探究作答。(琵琶女:名噪教坊,流落江湖;白居易:名动京师,谪居江州)从而酿造了一种悲凉、凄然的气氛,学生就会对诗歌的主旨
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之后,引导学生赏析“三闻琵琶”必然事半功倍。
总之,诗歌赏析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创造性地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借助对诗歌语言文字、艺术特、思想感情的理解,最终达到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是“观、品、悟”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情景设置,赏析诗歌”无疑是诗歌鉴赏教学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