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境就是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艾青说“意境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同样的道理,意境依赖于意象而产生,又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的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丰富的想象。
诗歌意境作为艺术意境形态之一,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把它与其他艺术至境形态区分开来。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韵味无穷、虚实相生和生命律动四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舒婷的《惠安女子》:“野火在远方,在远方/在你琥珀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诗一开头以流动的意象、柔和的彩勾画出一副美丽的画面:一个纯真、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海天之间。然而诗人不是肤浅地观察生活,实录生活,而是契入人的内心世界,从中发现更真实、更本质的存在。“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一个“咬”字,十分生动,让读者浮想联翩,诗意曲折尽致。后五行奇峰突起,完成了诗情的飞跃,诗的份量骤然加重,诗的内涵也就厚实了。惠安女子由于“裸足”与“碱滩和礁石”的出现而多了些苦涩味,多了些悲凉。诗的意境更为
丰富更为深远。“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完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浓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此诗全用酒后谵语成篇。可笑的逻辑、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无真放达的个性。一个醉眼朦胧,酣态可掬的“酒仙”形象便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了。
二、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是诗歌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
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现代诗歌里,具备这一特点的好诗很多。如,诗人杨远宏的《颐和园》里的:“一支中国舰队,/被一个中国女人打沉/至今,战火般的荷花/仍将浩渺的湖面/燃得通红”……
写的是慈禧太后移用海军军费重建的熙和园。诗人抓住“战火”“荷花”“湖面”“燃得通红”等富有形象词语,勾勒了那个惨痛的历史场面。而慈禧太后的独断、专横和封建顽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诗中却遮蔽了,这样诗便达到了“言己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古代诗歌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以晚春的黄昏和游春来表现一种因思念亲人而引起的愁苦、悲痛的心情。独自一人倦梳头,自然联想往事,人事沧桑、风物还象当年,不禁“欲语泪先流”,一股酸味倏然而生。下阕自“闻说”翻出“也拟”一句,旋用“只恐”扫却,归结到“载不动许多愁”。一个“愁”字,便使全词余韵萦绕,愁为何物?是对故因的思念?对亡夫的怀念?还是对自己忧患余生的忧虑?作者没有挑明,隐去了,留下了想象。
三、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诗歌意境的结构特征。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以商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为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自眼前实境写起:观昔日冠盖如云的朱雀桥,今日已十分冷落,只有桥边的野草野花长得十分旺盛;在乌衣巷昔日王谢煊赫的宅第的废墟上,如今建起了许多平民的住宅,淋浴在一片春日夕阳的斜晖里;只有那不解人间沧桑和诗人心中悲苦的燕子,仍在眼前翻飞不停,它不知道如今只
(下转第20页)
赏析诗歌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县晓明
(甘肃省秦安县刘坪中学,甘肃天水741600)
【摘要】鉴赏是实现诗词审美价值和社会功用的途径之一,意境教学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所谓意境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充分感受作品的创造的意境,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它既是诗歌特点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诗歌教学;鉴赏;意境
其次,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美好、高尚的心灵。在价值体系中,美的价值是价值体系物质保障,是衡量社会价值的标准。获得美的方法有很多种,教育不是唯一路径,社会活动中也能体现美。审美教育只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教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这些不代表是教育的所有价值。
(三)人性存在,生命方式的体现
教育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过程当中,灌输教育知识,实现知识的互动与传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是人类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是人性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法。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动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动是创造文化、传承文明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不是在生活过程中自发的、无意识地进行,而是在有计划、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中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反思生活的真谛,因为教育自身具有浓烈的自我意思、反思意识,它对个体、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注,促进人们追求、探寻新的生活方式,获得人生的真谛,追寻生活中的美好,传承文化中的美。
(四)人性关怀,受教育者的自我理解
现代诗歌鉴赏语文教育过程中,要给受教育者留有充分的“自我理解”的空间,这是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地位不被重视,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使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内化程度受到影响。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授、理解,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给受教育者足够的自我理解的空间,有利于受教育者进行反思活动。除此之外,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们的自我理解能力,做到主客体的统一,这是在受教育者不断学习、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在语文教育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给予大部分关注,让受教育者知道,自我理解、自我反思的意义,这是语文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语文教育的认同感,推进语文学习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的本质,渗透着人性关怀,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反思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是为了让人类文明更好地传承下去,其中包含民族精神,只有不断深化语文教育,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郭慧.也谈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8(11):92-93
(上接第18页)
能在平民百姓家做窝了。这中间野花野草的茂盛,夕阳的灿烂、燕子的忙碌与无知都成了强烈的反衬与讽刺,不知不觉便将读者引入对历史的沉思。
首先浮现在读者脑际的应是通过朱雀桥、乌衣巷这些历史旧址引起的对昔日六朝国都金粉楼台和王谢府第极盛一时的联想,接着通过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强烈反差,又形成对历史沧桑的一种感悟。而当诗人用这种洞察历史兴复的眼光描写历史陈迹时,他发现今日的大唐帝国正步六朝历史后尘而去!
刘禹锡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等,曾和柳宗元等一批爱国志士,积极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想扶江山于即倒。但革新失败,牵连坐罪,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展转连州、夔州、和州等地。越接触现实,越深入百姓,越觉得唐代社会问题的严重,越有一种大厦将倾的预感,越有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焦灼,越有一种报国无门的痛苦。这首诗便是在这种复杂的情感背景上写成。显然它是一首警示之作,诗人发思古之幽情全是为着现在。这首诗的意境结构十分明显。除夕阳黄昏,春燕翻飞于六朝荒凉旧址的画面是实,其余对六朝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等,均在虚境之中。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得来。由此可见,虚境的开拓,才是意境创造的目的所在,意境便是这种虚实相生的产物。
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
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四、生命律动
生命律动:即诗歌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生命本身的美。生命律动是意境的本质特征。诚挚之情是指诗人用诚挚的情感在写诗,甚至不惜蘸着生命的鲜血而凝为诗情,这样才能表现生命的律动。请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真实地描绘了一位国破家亡、羁留异乡的女诗人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边的愁绪,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自道身世之戚”。正是蘸着生命鲜血而凝成的诗词,因此感人至深、吟诵千古。其中的梧桐细雨、憔悴黄花、疾风过雁和寂寞黄昏,全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注脚,情真景真,分外感人,而“情真”,是这首诗的生命,是生命律动的直接呈现。
总之,诗歌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意境追求。
【参考文献】
[1]武丽燕,周蓬华.古典诗歌意境教学的尝试[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