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之探讨
雷玉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4650)
摘要:工学结合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创新。搭建院校、学生企业合作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衔接起来,实现学生角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怎样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向职业人角的转变;对企业来说,实施工学结合可以借这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教育部也助院校教育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之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是深化职业中,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实施独具特量的人力资源;对高职院校来说,实施工学结合可以充分利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
一、更新观念。进一步明确工学结合的地位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拓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产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职业性。对高职学生来说,实施工学结合就意味着学生要以导向”的办学方针。可以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学习,一边有企业师傅指导,一边实现企业、学生、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有院校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使自己的学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工学结合的主要模式
收稿日期:2008-06-23工学结合是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是国际上合作教育作者简介:雷玉梅(1974-),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助的典型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社会中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
涯发展规划看做就业指导教师的事情,对学生未来职业生规划意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职业涯的教育和指导缺少前瞻性和系统性。而将就业指导纳入生涯发展规划意识存校同文化中的渗透,并加强舆论宣传。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体系.则是将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渗建立社会评价及反馈机制。毕业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透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中,体现在教育教的“产品”,同时也承担了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反学任务中。馈的功能。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率、可持续发展力、职业发展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多元化。课程实施的核心的后劲、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应引起学校的广泛关注。学校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静态的内容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要以此作为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的依据,使教学的积极性,课堂必须加入现代元素,如体验式学习、自主学工作与职业岗位需求、社会需求达到较高的匹配度。
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故事、案例、活动贯穿始终等。采用课2硬件上
堂讲授、理论培训、户外训练、专题研讨、头脑风暴、情景模建立校园模拟场地。学校要给学生提供模拟的企业实拟、企业参观学习、跟踪指导、操作指导、项目洽谈、协助经境,使学生在学校模拟的场景中学习,从而使教学与实训紧营等形式,使学生广泛参与互动活动。密结合起来。通过实境模拟,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锯决实际问
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体系的保障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融理论于实践中。
l欺件上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决注重教师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定了学校必须培养出规格和质量与企业相匹配的技术人程体系要建立在理论和实践性比较强
的课程基础之上。教才。为使高职教育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缩短人才培养师不仅需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实践经周期,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验。学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同时采取教师培训、到地,使学生具有现实的工作实境;通过开展人才订单式培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养、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培训等合作机制,融企业、行业要树立全员、全过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观念。根据求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学生不同的发展周期,确立不同的规划内容和侧重点,这些
内容和侧重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因参考文献:
此,要加强各学科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渗透。【11刘荣军,黄文浩,李向明,黄明睿.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要导体系的构建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01).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认识,应从新生入校开始责编:晓岚就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赛.使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
82河南教育(中旬)2008.9
‘—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
职业教育
学力度。形成开放、多边、灵活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1.工学交替
该培养模式应与“订单培养”结合起来。即院校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与企业一起制订培养计划,实训课程在企业进行,包括‘‘“1’’“1.5+1.5”“2+05+05”三种形式。‘‘2+l”形式目前校为普遍,这里就不赘述了。“1.5+1_5”形式,即学生先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必修的文化理论、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等课程,这段时间以校方为主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后一年半时间到企业培养职业专长,进行实际岗位的训练。这段时间以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和现场管理.并由企业给予实习生活补贴及奖学金。‘‘2+05+03”形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第二学期同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毕业后即到企业工作。
采用工学交替的形式培养的学生学习目的性极强,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一方面。学生是按照企业需要培养的,具有适用性;另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实训期间,学校派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不仅可以对学生
加强实训指导和管理,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这些学生除接受学校教育外,还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
2工学并行,
这种形式不具有企业实习与在校学习交替的明显的时段性,在校学习与企业实习在教学上的衔接比较紧密。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子模式。
项目化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时教与学都围绕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教学目标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课程化模式。采用课程化模式时理论教学全部由专业教师完成,实践教学全部由合作企业完成,可以使学生学到最前沿的技术,但要注意解决理论与实践如何衔接的问题。
产学融入模式。采用产学融入模式时主要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或实验室,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人到实践教学中。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充满企业氛围的培训中心接受实践训练,因而,不少学校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个专业采用这种模式。
工学结合三、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保障。一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支撑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配套制度,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应重视制度建设,以此支撑工学结合的逐步推进;应加大企业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力度,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推行了学分制改革,有效地保证了提前取得就业岗位或家庭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制定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实习制度,在政府支持下多渠道建设实训基地.保证了学生在学期间有不少于一年或半年的岗位实习时间;制定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形成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的崭新格局。
2院校要重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落实
高职院校要根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密切联系企业。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工作,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为此.学校可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紧贴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
二是站在专业前沿建设教材,依托行业企业协会、按照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参与教材建设。
i是加强实践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能力。高职院校为了使学生具备适应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必须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四是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由于行业企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不少高职院校都实行了“订单式”培养方式.因此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时段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那些尚未毕业的学生经过短期强化培训后能先到企业顶岗就业。然后再利用工余时间补齐专业课程,直到完成整个学业,达到让企业和学生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五是高职院校要主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积极引进国内企业急需、国际广泛认可的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课程教材体系,大力构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市场.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3.扩大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网点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扩大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网点,为工学结合创造真实的现场环境,可以采取以下三条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以生产带动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学习真技术、增长真本领,使实践教学与企业需要零距离对接,同时还可以使学院的实训教学成本降低。创造经济效益。
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行业和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课堂由学校搬到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节省学校教育资源投入,与企业共建共享,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校企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依托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院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总之,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增加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时间,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c29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田.糊ti,'t2.006,(5).
责编:一木
河南教育(中旬)2008.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