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探索
  摘要:笔者就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确立工学结合思想、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仿真实践教学环境、建立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 工学结合 课程 机制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也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加快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适应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构建国家教育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本文就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确立工学结合思想
        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工学结合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职业教育教师要努力寻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点、课程目
标与就业的结合点、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结合点,突出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特。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工作任务驱动”、项目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些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首先需要把握的。
二、精选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在某一领域里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与企业行业合作,通过分析、归纳,确定从事特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并对每一项综合能力进行分解,然后将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再将这些课程内容按照具体工作过程的要求组织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大胆整合这些课程内容,按照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的原则,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生产体系相适应、与工作过程相联系为依据来取舍、优化教学内容,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的提高,兼顾学生未来岗位转换的需要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        遵循“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
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使理论与个人经验相结合,从而构建工作过程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建设仿真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通过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习、实训体系开发与建设,能为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和条件。通过信息化教学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虚实结合,可以大大补充实践环节的不足,有利于强化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对于部分最新应用或一些大型设施,学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资源共享,将最新应用、实际场面及最新设备等带入实景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状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建立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
        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需要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以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工作的内动力,以形成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信息
化活动的保障机制,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夯实基础,使教师能做“有米之炊”。我们学校建成承载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高档录播室,购买了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同时,启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带动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外引内联,帮助教师练就“绝活”。“请进来”,邀请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选手到学校作展示、谈经验,聘请职教专家、企业专家到校举行专题讲座。“走出去”,安排教师分批参加先进地区组织的微课制作、数字资源开发等信息化培训。
        “挖掘内力”,安排学校历届信息化教学比赛选手,对新选手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解疑释惑,形成良性循环。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信息化教学比赛,对精心挑选的选手,由教研室牵头,反复“磨课”,学校信息科进行精心包装。
        考核奖励,发挥引领作用。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学校在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的评分标准中明确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权重。引导大家积极投身信息化教学改革,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