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知识社会的转型等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其目标是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而人才培养计划的创新,特别是“工学结合、双证融通”模式在教学计划中的有效契合,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保证。
标签: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1998~2008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10年,短短10年间,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快成为占据我国教育领域的主力军。迈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无疑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成功转向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阶段
国际上典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类,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在北欧流行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类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TAF
E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较好地沟通企业与学校是这三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有人谓之学习型经济时代,各种教育思想空前繁盛。因而,指导高职教育的理念除了原有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又有许多新的突破,出现了包括现代现象学教育思想、人力资本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多元智能思想和后现代学习理论等新的理念。同时,远程教育、虚拟教育、网络教育正在引领学习方式新的革命,逐渐渗透、影响着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关注的课题。
在我国,高职教育是一种“年轻”的教育类型。大体包括: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等,共同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由于它没有太多传统学术形态的束缚,受到的制约也比较少,其自身充满了活力,并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在不断研究和借鉴国外高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我国高职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二、“工学结合、双证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问题
1.“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由教育单位和企业共同商定并实施教育计划。生产工作在教育计划中占有合理的比例,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相应的具体工作项目。
“双证融通”即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应取得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的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指出“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再次重申:“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提到,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各项教学改革工作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需要指出的问题
(1)工学结合受到重视,但落实中困难较多。所有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合作热情,以协议形式由企业参与的合作培养
数目明显偏少,合作尚处于松散状态。落实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表面,与企业的合作是浅层、短期的一种合作。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实习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企业希望通过实习优先录用新员工,未将合作的重点放在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上。同时,过分偏重企业的“订单”会导致学生就业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由于“下单企业”难以预测的变化反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2)双证受到重视,但实施中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的“双证融通”模式主要目的是,要突破传统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被人为地分为两个体系的弊端,走出以往那种两张证书间缺少衔接与对应的境地。但在现实的操作中,由于忽视其本源目的或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造成了急功近利的现象产生,部分高职院校只追求考证通过率。严重地偏离了高职学历教育的主旨,成了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知识完整性与可深造性。更有甚者,处于某些利益,而不考虑这些证本身的质量及适用性,使学生面对各种培训费、报名费而无所适从,这也是某些院校十分普遍的一个现象。
(3)两者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彼此割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现行职业学校课程设
置、教学计划和教材与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内容及考核大纲,一宽一窄,教学中这两者不能很好地衔接,相当多的专业教师不了解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等等。多数院校是在鉴定考核前,单纯为了职业资格证书而放弃教学计划,搞突击培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少一种对应关系,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要求,存在学、考、用相脱节的现象。“工学结合”和“双证融通”本来是两个互不冲突的模式,但如果同时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双证融通”所需的课程及学时会直接影响“工学结合”的实施。
三、“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计划的创新策略
(一)“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前提
针对“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要求,即同时满足“工作”与“学习”,获得“学历文凭证”与“职业资格证”,就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彻底走出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影响,制定出特鲜明、科学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计划。
一方面,必须重视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的流程。部分高职院校仅仅讲目光盯着招生与就业工作,
忽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甚至出现连续几年不变的人才培养计划现象,因此,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的制定流程。同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实现参与主体的多样化。针对“工学结合”的要求,需邀请相关企业、行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还可以邀请本专业毕业生、在校生参与相关“职业资格证”的经验性交流与建议。这种有利于打破高职院校“闭门造车”的传统,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同时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另一方面,“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时,加入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比例科学来设计,并将其计入总的理实比例,不能笼统地归入某一类或不计入,这样才能避免教学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的随意性。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将技能培训融入教学计划,结合技能培训讲授专业理论,最后一个学期可针对每个学生的就业目标强化训练。也可将技能培训及其考核鉴定与毕业设计同步或交叉进行,使毕业设计、技能培训与就业上岗结合起来。这样,即保证了理论教学质量、又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现“工学结合、双证融通”有效契合的关键
教学计划最终要落实到相关课程及教学中,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排序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有效契合,一定要再细致深入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针对考证课程的需要,增强校本课程、特课程的建设。课程“柔性化”是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而其突破口应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课程上。
可以通过加大那些由企业专家、职业能手的经验以及诀窍讲授,或是考证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这样能较好地依托专业背景,营造前沿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氛围,将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模式通过“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等方式紧密契合。
(三)完善“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措施
在广泛的参与主体下,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对“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基本职业分析与专项能力分析,搭建出基本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骨架。精选课程内容。就是在骨架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器官的安置,打通整体机能的运转。还要有贯穿首尾的“毛细血管”。在计划与课程内容方面,我们还要重新回到职业教育“应然”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即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状况,尤其是针对有的毕业生就业后就出现反复“跳槽”现象,使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的意见,不少用人单位指出:学生的吃苦精神、踏实作风、虚心态度等,在一定意义上比任何证都更加重要。要成功地进行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品质。
>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