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我们罗田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依托大别山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县委书记在全县旅游工作动员大会上指示中职学校要承担起人才培养任。2010年秋,我校开办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要为游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的优质服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熟悉旅游的自然环境,而这些水平,单靠在课堂上读书听讲是不可能学得到的。
要培养出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就要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提高专业的社会适合性;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教学组织的实效性;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提高中职学生向企业职员转化的时效性。
为此,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了改革。
三、实施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我们实施了“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奠基期、见习期、实训期、短期实习期、顶岗实习期、成熟期6个阶段,各个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专业技能的实训实习目标和文化基础、专业理论的学习内容。
第一学期:奠基期。以课堂学习为主,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开始接触专业理论知识,旨在夯实基础;后半学期组织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实行感性认知。
主要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音乐、舞蹈、形体训练、旅游概论、旅游法规。
第二学期:见习期。以在校学习为主,分步组织学生见习。在校继续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进一步掌握“必需、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观看导游、酒店管理视频,请旅行社和酒店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带领学生到景区、酒店见习,利用学校实训室、附近景点组织学生模拟演练;。
主要课程:邀请导游员、服务员、企业管理员进课堂讲座;继续学习文化课程,新增大别山民歌、导游基础、经典导游词、现代礼仪、导游见习等课程。组织学生展开校园实践活动。
第三学期:实训期。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利用校内实训室、学校附近景点、饭店实行实
训。利用黄金周、周末、寒假到企业短期实习。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在导游员、讲解员、餐饮服务员的指导下展开多方位实训。
主要课程: 旅游英语、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餐饮服务、罗田导游词、导游执业规范、音乐。
第四学期:短期实习期。在校学习为主,企业为辅。学生集中一个半月时间在校学习后,结合自身素质及发展潜力,确定专业方向,分流到旅行社、饭店、景区顶岗实习,实行“导师制”,培养学生娴熟的操作技能。
主要课程:旅游英语、旅行社管理实务、酒店管理、客房管理、烹调技术、调酒与茶艺、农家乐旅馆建设,同时为考取导游证、服务
师证作准备。
第五学期:顶岗实习期。学生基本上在企业工作。由学校牵头组织校园见面会,经过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签订实习协议(也是试用协议),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适合岗位要求。学校选派专任教师协助企业管理。到第五学期时学生大多已年满18岁,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为考试作准备。
第六学期:成熟期。开年组织学生返校学习,时间大约为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考证作
准备。备考期间,联系前一阶段的工作实践,组织学生展开较深层次的研讨,培养学生可不断发展水平。参加5月份导游员考试后,学生毕业离校。
所谓“螺旋式”模式,实际上就是工学结合的条件下,实现知识和技能螺旋式提高的的过程:课堂上学习——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见习——回到教室学习——在模拟环境中实训——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到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再回校复习备考——走上工作岗位。
实践证明,这种工学结合条件下的“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兼顾了学生文化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快了学生成长速度。
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成功由于有条件作保障。
(一)实现校企合作常态化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2011年4月份,我们成立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企业老总、导游员、服务员以及专职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上签订了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协议,为旅游专业建设接通了“地气”。
2011年5月10日举行了第一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们集聚一堂,修订了《罗田理工中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了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为旅游专业的科学发展明确了方向。
县旅游局负责人在会上表态,尽可能为旅游专业学生在本县范围内实习实训提供方便,发给学生实习生证,凭证进入景区免门票,乘坐旅游车、缆车一律半价;学生需要实习岗位时,负责安排联系,并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2、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师资和环境。
经过走访调查,学校在口碑较好的旅行社和宾馆饭店中选定了12家作风正派、资源丰富、条件优良的企业,作为旅游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实行常态化校企合作,并且与之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请合作企业选派专业人士来校进班授课。
每学期专业技术人员进课堂授课50课时,讲工作中的案例,讲罗田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讲整个行业发展情况,传授工作经验。“请进来”的兼职老师授课使学生感到新鲜、生动、实在,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带领学生走进校企合作单位实习。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企业,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每学期15天以上。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干。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在师傅指导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学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到了导游讲解、酒店管理的真本事。
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既提供了优良的师资,又提供了真实
的环境,学校付出的少,学生学到的多,企业也受益,一举几得,合作共赢。校企合作常态化,使学生掌握了技能,适合了企业的管理,与企业无缝对接,毕业就能上岗,而且是熟练员工。
3、通过校企合作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和经济上的资助。
每年的校园技能节,学校都要邀请校企合作单位来校参与活动。旅游局领导、旅行社和饭店的老总应邀来校,观摩学生导游竞赛、餐饮服务技能展示,兼做评委和点评嘉宾,并且还现场为参赛学生颁发奖状、奖金。专家的点评对学生起到了指导作用,虽然不多的奖金激发了同学们竞技的热情。校企合作单位还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的资助。
(二)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制订课程标准
要成为一名地陪导游员,就要有导游材料。根据我县导游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三本校本教材。
1、《罗田旅游景点集锦(导游词)》,以空间为序从整体到局部、由“线”到“点”介绍罗田旅游资源,注重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全书14万余字,220余页,配有景点图片,制成了课件。
2、《大别山民歌集》,8万余字,收集了100首罗田民歌,包括口口相传的地方小调和近几年的新作,并且制成了光盘。
3、《罗田名人名事》,录入了罗田自宋代以来的历史名人事迹、传说故事,对英雄人物、革命先烈作了重点介绍。全书230余页,18万余字,配有插图,制成了课件。
4、2011年春,我们成立了课程标准开发小组,打造了一门精品课程;为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导游职业规范、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湖北省经典导游词、罗田旅游景点集锦、大别山民歌、罗田名人名事等课程拟订了教学标准,对学时安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