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对策
作者:刘晓茵 赵帅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01
        [摘要] “工学结合是当今社会形势下,多方谋求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将从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学生本人发展角度,阐述工学结合可带动社会发展的良性效应,及推进药学专业工学结合个性化顺利开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学生;教学资源;虚拟运营
        [中图分类号] R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42-02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1]。将政府、学校、企业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然而,在现今的国情与政府宏观政策支持的客观条件下,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切实明确特化的开展工学结合促进社会多方发展共赢之关键的重要性,对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1 发展趋势
        1.1 从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角度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剩的毕业生与稀缺的就业岗位,促成了劳动力买方市场的局面[2]。因此,毕业生行业就业率即可彰显学校的办学实力与水平,也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问题。而这一切的关键点又集中在教学的最终环节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的转接,即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3]带给校方更大的利益。首先,它弥补了校方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解决了校方营建实践基地在资金、技术、场地上的短缺;其次,使学生在知识运用实践活动层面完全实现真实的运作,而不是局限于校内仿真的虚拟运营。验证了校方理论教学的知识结构、内容的实用性,促进教学改革。再者,校企良好的沟通,可方便校方新课题的引入、毕业生就业。可见工学结合一定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必然需求[4]
        1.2 从企业发展角度
        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大流动与企业谋求员工高素质发展的渴望等诸多内在因素,促使企业需要通过工学结合在第一时间挖掘、挑选、录用有潜力,并且符合本企业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兼优的人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获利。适用人才的吸纳提高了企业整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有率,高人文素质充实了公司的软实力,利于企业形象放大,提升公众的可信度,扩大产品市场,可促成企业的隐形利润与宏观利润双赢。另外,校企交流,企业可随时获得来自校方前沿技术支持,有利于企业开发专利产品,及新产品立项、开发与研制和在线产品生产工艺的改革等,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发展企业。所以,企业发展的需要使工学结合成为必然。
        1.3 从学生发展角度
        即将实习的学生,对现实多元化、职业百出的社会现象,处于懵懂和茫然的状态。故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成为一大难题,所以,学生迫切需要工学结合模式尝试就业,尽快获得对所学专业的各岗位的粗浅了解与认知。
        “工学结合为学生展开了发展的美好蓝图。它有利于学生对其未来的人生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就业选择做以有效的指导与定位。其次,通过工学结合学生亲身走入企业,了解企业,拓展眼界,使学生挑选心怡公司、心怡职位成为可能。最后,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可获得较直接的执业经验,利于未来的工作需要。
        2 促进工学结合开展的对策
        如果将工学结合比作一条生产线,那么政府为监管部门,学校为生产机构,企业为买方,而学生则为所生产的产品。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必然要从生产机构抓起。同理,若想促进工学结合的顺利进展,应以改进学校为主,政府帮助、企业配合为辅。
        2.1 主动沟通
        沟通技术,学校一方面从企业了解现行批量生产技术,一方面可针对企业的不足向企业提出建议,从而加强双方联系,促进双方信任,便于企业接纳本校学生。
        学校要主动向企业了解学生在厂期间表现与不足,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管理理念、需求人才类型等情况。不仅可以改进教学中的遗漏,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提高校方竞争力;而且时时沟通与改进也给学校在企业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印象,便于校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5]
        另外,主动沟通还应建立在学校与学生间。学校可及时对学生岗位工作中的疑问、创新思想做以答复与引导,对学生跳出经验的束缚迸发出意外的想法加以甄选,其中能够实用的思路提供给企业,既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又可带动企业改革,创造更大效益。
        2.2 全面指引
        学校应将引导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生涯的思想与生活。这也是工学结合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2.2.1 渗透行业现状与前景,帮助学生自我定位 学生因为年龄与阅历所限,常常不能正确的判断行业局势与岗位存在的利弊,无限夸大了所向往岗位的优点,缩小甚至忽略了其缺点。造成了学生对工作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他们切实走入工作岗位,现实与幻想的落差带来的巨大失望打击了他们工作与创造的热情,无论对学生本身还是学校、企业都将是一种损失。所以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便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行业现状的能力,引导其客观理解每个职位的利弊,以便于学生对自己未来定位。可引用同学历与资质的学生为例,减少学生的自我膨胀心理。
        2.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与健康心态 一个人的心态与理想决定了他的行为与做事方法。现今的学生特点鲜明,尤其攀比心强、对他人缺少责任心、缺少恒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学结合的进程。而作为教师,需要耐心对这些不良特点加以妥善疏导。建议设立校内奖励机制,客观对在工学结合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鼓励,以此引导攀比的正
向发展。再者,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心,正确判断自己每个举动对自身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和其所带来的利弊,看清被个别单位粉饰的华丽表面下的行业大体现状。避免有些同学为一时利益决然做出遗憾的决定。同时培养学生能透过平淡的重复操作挖掘出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加以完善。正确疏导学生避免其产生用换工作来换心情的想法。以此增加学生日后就业稳定性,让学生以良好踏实的心态学好本领,努力工作,不再是四处奔波却一无所获。这种来自学生的稳定性可以安抚企业的担忧,促进工学结合的推进。
        2.2.3 贯穿实习前、中、后全面指导 现行的工学结合指导工作中较多的仅限于前期动员,并且作动员的讲师多为企业资深人员。这些外聘讲师讲述的内容不可谓不精彩,但是有时过于脱离学生的认识层面,收效不付预期,渐渐的成为一种固有形式的象征。为更好诠释工学结合的意义,需要打破以往的一次教育,变成对实习前、中、后全程指导。
        1)实习前:简单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教授专业理论课程中渗透。教学中以适当插入一些完整的真实企业运营模式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灵活应用。提前展现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二部分是在实习前夕的多层次动员讲座。请不同时段的本校本专业目前事业上较成功的毕
业生,就其自身经历和曾经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引导教育。他们可展现学生毕业后在不同事业阶段的眼界与思考的问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作为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与指导。
        2)实习中:主要是针对学生刚入职时的盲目印随、视角片面与不求甚解带来倦怠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关联,使其懂得每一步工作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存在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改进的?引领学生将现任岗位与整体产业线相连,从更高层次去理解现任职务,脱离以往的简单复制模仿式的工作,让工作有方向、有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培养——关注细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纾解重复工作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也有利于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刚好的培养方案。
        3)实习后:经过长时间实习后,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收获,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后总结,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做准备,也为学校培养下一届学生收集经验。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定期回访毕业生,选出成功者为下届学生实习前动员做准备。
        2.3 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对工学结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的必要应对措施。首先,要踏实抓好双师工作,确实培养出具有双师能力的教师队伍。其次,邀请企业了解学校、参与教学制定,从而提高学校在企业中的形象,弥补教学漏点,保证教学以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体应用能力。促进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最后,是为学生设计全面完整的工学结合方案,从平时课程教导,到编制专业实习手册,安排实习指导管理体系,健全实习考核制度等。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解决问题、修补不足,完善适合于本校的工学结合个性化模式。
        3 促进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几点建议
        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校企双方完善的法律制约与保护[6],同时宣传引导企业参加工学结合,并对配合良好的企业予以一定鼓励。另一方面,企业可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岗位采取轮岗制用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全面掌握企业生产运营,又可以使企业在学生轮岗过程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去最适合他的岗位,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 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3):106-107.
        [2] 甄君慧.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J]. 学周刊,2011921):206-207.
        [3] 赵建东,丁世祥.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模式的探讨[J].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93):2-4.
        [4] 蔡美茹.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及效果浅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1127):16-17.
        [5] 郭德怀,穆晓霞. 工学结合:呼唤拓展新内涵和体现新特征[J]. 成人教育,201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