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朗读存在问题的调查与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朗读》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课堂朗读存在的问题和认识对策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朗读    调查与认识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感,品出味道,悟出法则,习得方法,激活思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的,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
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以自己的调查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认识,意在求教于大家。
课堂朗读存在的主要问题,简单概括为:三不,一窄,一贫乏。
1、 课堂朗读的时间不充分。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大多不足10分钟,在教师设计的“讲问”等教学环节中,挤掉了学生宝贵的朗读时间,让朗读练习往往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已设计好的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课堂朗读的目的性不明确。
这位学生读了另位学生接着再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再读,看似课堂气氛热热闹闹的,其实读前教师没有要求,读中又没有正确的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
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让学生缺乏目的性。
3、课堂朗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调查,一般一节课朗读环节会安排了三或四次,虽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学生没有读完,更体会不到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是完成老师特设的一个“名存实亡”的环节而已。
    4、课堂朗读的面过窄。
    课堂上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只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这在举行公开课或示范课中表现尤为突出,有的老师让想读的学生自觉举手,尖子生或预习好了的也就不到半数的学生可能会举手,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呆呆的坐着不动,更有的老师认为让朗读磕磕巴巴、不熟练的学生起来读是浪费时间的事,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又怎能落实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呢?
    5.课堂朗读指导方法贫乏。
   课堂朗读指导贫乏,缺少灵活,指导方法很单一、机械。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是常一句“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亲人》中小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说话”,却刻意模拟角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优化课堂朗读的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我把它叫做“课堂朗读五要”:
1、 要保证充分的课堂朗读时间。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教师可以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2、要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并要注重对学困生的课上辅导 。朗续训练,
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3、要让朗读与理解相融。
    在我听过的许多课中,老师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
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天来了》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在一节语文课上,文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要品读精点,以声传情。
    在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重点的语段,要让学生重点品位经典之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
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要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
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