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一、写作背景: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另外,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劝学》就是一篇体现以上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二、课文结构: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共15节,本课节选的是第1、3两节和第6节的前半部分,阐述了荀子对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
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持之以恒,不能停止。
接着,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阐述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可以“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恰当的人工改造,可以根据预设的目的而改变原来的状况。荀子通过反复比喻,说明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直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要用“輮”;金要利,就要“就”,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可见学习能够完善自己,意义重大,因此,“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以此来阐述学习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阐明学习的作用。再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比喻,将采取的手段和获得的效果进行一一对举;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假舟辑——绝江河。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拥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客观外物,可见学习的意义重大,因此,“学不可以已”。
第三段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全段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运用四个比喻,从“积”与“不积”正反对比,来阐述学习要逐步积累。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可见所有的功效,全賴于“积”。以此类推,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不积就不能至千里,不能成江海。正反对照,阐明“积”与“不积”,的效果完全不同,可见积累的重要。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二层,两组形成对比的四个比喻,从“舍”与“不舍”来阐述学习要坚持不懈。先以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
件虽差,如果能坚持“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阐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学习如果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第三层,用一组正反对比的两个比喻来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蚯蚓由于“用心一”,才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螃蟹由于“用心躁”落得个“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的结果,对比鲜明,说明学习只有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心,所以“学不可以已”。
三、重难点分析:
先秦诸子散文中《劝学》是很有特点的一篇,因写作年代久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介绍一些背景材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荀子》一书的概况、《劝学》全文与节选部分的关系、文章的主要写作风格等。
本文全篇都在阐述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论证了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取得的,这对学生具有勉励和指导作用,对职中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中的深刻道理,认识
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
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其作用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正反对比,使说理透彻。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中的比喻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体会每组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教学的难点。
四、写作特点:
本文在设喻的修辞手法上是很有特点的。
    其一,大多以日常生活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学习能提高自己、改造自己的道理。
其二,设喻方式多样:
1.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金就砺则利”等,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2.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一跃”和“驽马十驾”、“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比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
荀子劝学篇
3.反复设喻,如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论述气势充沛,便于说理、加深理解。
其三,设喻与说理紧密结合,形式灵活自由。
1.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2.用设喻帮助说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3.在设喻的基础上说理再进一步设喻,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木”、“积水”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此道理。
五、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被人们尊称为旬卿。他曾两度到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
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2.荀子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门人的著作,共20卷,现存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荀子》为文,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先秦散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这是荀子的一大贡献。
3.荀子散文的特
荀况学问渊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凡文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4.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
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