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是一部记述荀况一生的言语行事,成书于先秦晚期。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分析战国时期这部文献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而管窥先秦句末语气词实用的一般状况。《荀子》中的句末语气词较多,经过调查,《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云”“夫”“然”“为”“尔”“已”。还有一些是几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本文以《荀子》作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关键词:荀子;句末语气词
一、引言
从传统语言文学上来看,历代的语言学家曾经对汉语中的语气词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如:元代卢以维的《助语词》、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清代刘洪的《助字辩略》、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著作中都有有关语气词的论述。一直到《马氏文通》,语言学家对语气词的论
述逐步系统而明确。近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对语气词的深入研究。郭锡良先生在《先秦语气词初探》中区分了语气与语气表达方式的差别,并提出了语气词在句中传达语气信息的三种方式。钱宗武先生连续发表的《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今文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对《尚书》中的语气词和语助词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刻见解。
《荀子》是先秦儒家经典作品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其语气词特的专文。但是句末语气词在《荀子》中的使用非常丰富,表达效果多种多样,很有整理归纳和分类研究的必要。
所谓的句末,并不是简单地指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而是指处于全句最高层次上的一个语法位置。《荀子》三十二篇中共使用14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焉”“乎”“与(欤)”“邪(耶)”“哉”“耳”“已”“云”“夫”“然”“为”“尔”“已”。本文以《荀子》为研究对象,做穷尽性的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二、《荀子》中的旬末语气词
下面我对《荀子》中各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进行分析。
(一)“也”字的使用情况(2670)
句末语气词“也”在《荀子》中共出现2670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中,也只有“也”字最习用,它主要表示静态的判断和确定。
1 位于判断句末尾。这是语气词“也”最基本的用法。
“也”常用在判断句中,无论肯定的或否定的均可以用“也”字结尾。“也”在表示判断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谓语+也”的格式。例如:
①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劝学篇)
②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富国篇)
③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议兵篇)
这种格式是古代汉语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谓语都是名词性成分,句末语气词“也”主要起加强判断语气的作用。
(2)“主语+者+谓语+也”的格式。例如:
①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修身篇)
②懦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荣辱篇)
③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执也。(王霸篇)
这种格式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不仅用了指示代词“者”复指主语,而且用了句末语气词“也”,加强了语气的表达,同时还使得句子的判断意味更浓。
(3)“主语+副词+谓语+也”格式。例如:
①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修身篇)
②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正论篇)
③何世而无嵬?何时而无琐?自太嗥燧人莫不有也。(正论篇)
在这种格式中,副词修饰名词性成分充当判断句谓语。根据副词在句中的意义,“也”在此种
格式里可表示肯定判断,如例(2)和(3)。“也”可以表示否定判断,如例(1)。
2 “也”字用于描写句末。“也”字用于描写句末时,主要起加强描写性谓语(形容词谓语)的确定语气。例如:
(1)是故权利不能倾也,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劝学篇)
(2)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讼察之而俞可好也。(荣辱篇)
(3)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非相篇)
3 “也”字位于叙述句末。位于叙述句末的“也”同位于描写句末的“也”所表达的语气是完全一致的,主要起加强叙述性谓语(动词谓语)的确定语气。例如:
(1)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儒效篇)
(2)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王制篇)
(3)利而不利也,爱而不用也者,取天下者也。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不利而利之,不爱而用之者,危国家者也。(富国篇)
4 “也”字用在疑问句末。此时“也”仍然表示肯定的语气,而不表示疑问语气。疑问语气都由句中的疑问代词或语调和语境来表达,由于“也”表达的语气肯定而且比较强烈,所以起到了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例如:
(1)然而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仲尼篇)
(2)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大略篇)
(3)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子道篇)
上述三例均有疑问词“何”出现,句子的疑问语气毫无疑问由疑问词来表达,“也”只起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然而在《荀子》中,也有无疑问词出现的情况,例如:
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正名篇)
很显然,此处“也”位于选择问句末,“也”在此表示疑问语气吗?我认为在这里“也”不表示疑问
语气,而是表示论断语气。此句虽没有疑问词,但句子的疑问语气可由句子所处语境和语调来传达。
(二)“矣”字的使用情况(508)
《马氏文通》:“‘矣’荀子劝学篇字者,所以决事理已然之口气也。已然之口气,俗间所谓‘了’字也。凡‘矣’字之助句读也,皆可以‘了’字解之。”可见助成陈述语气应是古代汉语中“矣”字的主要用法。句末语气词“矣”主要表示对动态变化的报道,同现代汉语的“了”相似。
1 “矣”位于叙述句末。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矣”位于表示已然事态的叙述句末,即事情已经发生或完成,说话人通过“矣”把事态的变化作为一种新情况报道出来。此时句中多会出现时间词。例如:(1)夫骥一曰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修身篇)
(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不苟篇)
二是“矣”出现在表示未然事态的叙述句末,即事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根据推断和预测将来必然要发生。“矣”仍然是把预测和推断作为新的情况报道出来。例如:
(1)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篇)
(2)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致士篇)
(3)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礼论篇)
2 “矣”位于描写句末。同位于叙述句末表示已然的“矣”不同点在于:位于描写句末的“矣”是把描写性谓语所表达的事物的某种性质、状态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情况报道出来,略带感叹语气。即位于叙述句末表示已然的“矣”强调事务物态上的变化,而位于描写句末的“矣”则是强调事务性质上的变化。例如:
(1)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道篇)
(2)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王制篇)
(3)争则必乱,乱则穷矣。(王制篇)
3 “矣”位于疑问句末。“矣”的此用法和“也”用于疑问句作用相同,即“矣”在疑问句中不表示疑
问语气,句子的疑问语气由句中疑问代词或副词表示,若去掉“矣”字,句子仍然表示疑问语气,“矣”只是加强了句子的疑问语气。例如:
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哀公篇)
此外,《词诠》云:“‘矣’,语末助词,助词或句,表感叹。”即“矣”可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1)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强国篇)
(2)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解蔽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