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
作者:王晓菲
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08期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后人亦称之为孙卿子,战国水赵国人(今山西安泽)。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5年(一作公冗前307年),其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公元前282年到前238年,最后隐居楚国兰陵,著书数万言而卒。荀子一生游历各国,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好学者,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越了孔子。
       
        一、荀子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
       
        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性恶》篇中所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一定会行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
的努力,端正人性,“化性起伪”。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恶变善。关于这一点荀子从理论上作了论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
       
        二、荀子的礼法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
       
        荀子认为要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端正人“恶”的本性。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认为应包括“养”和“别”两个方i酊。所谓“养”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所谓“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礼论》)。所谓“礼”就是按照“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规定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如果加以抽象,它就是一种准则,一种社会制度的法度。知道了有关“礼”的内容,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们“从礼”、“法礼”、“隆礼”呢?荀子认为,首先人们必须锲而不舍地学“礼”;其次人们对所学的“礼”还要进行思考,即“思索以通之”;最后就是人们对“礼”要身体力行。由此可见,荀子不仅详细论述了有关于“礼”的内容,而且对于如何“隆礼”也作了深入的考证,为人们如何进行社会道德法制建设以及其内容制定了详细的
准则。今天,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大门,而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荀子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经济高度发达,人类一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拜金主义、贪污腐败、见利忘义等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动摇着青少年一代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根基,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要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人性的“化性起伪”。
       
        三、荀子教育思想分析
        荀子虽然生活在距今久远的年代,但因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大大超过同时代的人,故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丰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荀子的学习思想
        荀子非常重视学习,他说:“吾尝终口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习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没有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修养品德是学习的日的。可以看出,荀子这里所讲的“学习”不仅仅指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修习。
       
        (二)荀子对学习方法的探究
        荀子不仅论述了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也指出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在古代有关学习方法的论述中是少有但却具有重要心理学价值的材料。在学习的方式上,荀子提出了一个重“行”的学习过程,反对口耳之学,丰张身体力行。他说“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箬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荀子·劝学》),他洞察到了学——心——行这一过程的步骤,比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前进了一大步。
        首先,学习贵在积累,贵在坚持,贵在专心致志。人的认识有一定的顺序和过程,因此。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渊博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
积累起来的。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重要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术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足见人的意志对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学习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盲,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学的东西要牢牢记住,融会贯通,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学以致用,学不是目的,行才是目的。
        第三,学习在于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完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然而,事物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便道出了这一真谛。
        第四,强调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习须有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兴趣,否则,无日的无兴趣的学习,效果不会好。“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荀子·劝学》)这段意思是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喜好贤师更快的了,其次是尊崇礼法。有了对贤师的
喜好和对礼法的尊崇,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学好。
       
        (三)荀子提出了“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
        虽然,荀子这个学习过程从表面上看很像我们今天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但是,荀子这里的“行”并不等于社会实践,而是一般的个人活动,这是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所致。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从荀子那里得到启示,无论是一般的学习还是做科学研究,都要力求服务于实践,让知识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做大而空的假道学。同时,荀子还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与“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这些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
        我们今天学习荀子,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做辩证的和历史的分析,取其思想之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四、浅谈荀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荀子学派上承孔子、子弓的道统,在先秦诸子的影响下,采集了百家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学说。建立了比孟子前进一大步的儒家学说。他所研究的学问范围之广、理论之深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荀子的教育思想理论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
        《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劝学篇》就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士、君子和圣人,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荀子说:“吾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日: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日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敦禁我哉?”就是说,无所知的人通过学习后,能通达事理,具有高尚人格,与尧舜并称。成为“无爵而贵”;愚昧无知的人学习后,便能“分是非,辨黑白,厚仁义”;人经过学习后,便能具有“不可衣”、“不可食”、“不可偻”的精神财富,成为“无禄而富”。而这些都要通过学校的教育。
荀子又从“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能够化性恶为性善,作为补救刑与法不足的重要手段,以达到“起伪”的作用。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如果无师无法,不进行教育,会让恶性发展。他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启示,他对教育作用的论述也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强调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荀子劝学篇
        荀子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有诗、书、礼、乐,他尤其重视礼的学习。从他所教内容来看,这是与他的思想认识、思想境界分不开的。荀子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知”、“行”三个阶段,以“闻见”的感性认识阶段为基础,然后进入“知”的理论认识阶段,最后达到“行”的实践阶段。在三个阶段中,他特别注重“行”。他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举至行而止矣”。(《荀子·儒效》)他的知行认识过程的论述和我们现在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也是合乎认识事物规律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受教育者达到身心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可见荀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荀子的从知到行,从感性到理性再用于实践,以及积极和专心的理论,与他的
前人相比,又是一大进步,是对古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三)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荀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相提并重,并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然而,荀子对教师的标准要求很高,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者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大略》)就是说,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有尊严和威信;第二要年高德重;第三要有相当的教学经验;第四要有高深的学问。有了这些条件,才能负起教学的重任。但荀子毕竟是处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在他的思想学说中,如崇尚礼义重视尊卑、贵贱、长幼等级制度,都和其他儒家一样,是站立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并为其服务的。这是不足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