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劝学》(节选)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由于原篇幅过长,教材编者在选录时仅选取了其中一小部分。受教材学习提示的影响,《劝学》(节选)被解读成一篇探讨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的议论文,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其工具价值,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人文价值。基于上述情况,文章立足于语文教材对《劝学》(节选)的选录情况和定位,探讨《劝学》(节选)的教学策略,并对节选文进行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劝学》;节选;教学建议;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4-0064-03
语文教材中《劝学》(节选)是荀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值得广大学生深入学习。本文围绕语文教材中荀子《劝学》(节选)的选录情况和定位进行分析,阐述对《劝学》(节选)的教学建议,提出对语文教材中荀子《劝学》(节选)的看法与思考。
一、语文教科书对《劝学》(节选)的选录情况
1912年,中华书局逐渐壮大起来,扭转了商务印书馆主导教科书市场的局面,使得语文教科书版本類型纷繁多样,当时选编文章侧重点的差异性造就了各家对经史子集的选录也大不相同。当时的几套教科书,不仅打破骈散界限,还突破集部限制,广泛选入经、史、子部文献。19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谢蒙、范源廉、姚汉章编写的《新制国文教本》选录了庄子《天下》、韩非子《说难》、荀子《劝学篇》和管子《弟子职》4篇诸子散文。其中《劝学篇》位于《新制国文教本》第四册,这是《劝学篇》第一次并且是以完整版的形式被选入国文教科书。
改革开放以来,教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石筠弢在《教材多样化简论》中从三个方面就教材多样化的本质展开了论述,他认为在现实情况下,教材体现出多样性和共时性的特征,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为具体表现。因此,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不同状况,语文教材编者结合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鲁人版、苏教版、人教版、沪教版、粤教版等不同版本的优秀语文教材。2019年,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这些教材都选录了荀子《劝学》,但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教材不同,这些教材的选文都是节选。
二、现行语文教材对《劝学》(节选)的定位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将《劝学》(节选)放在了必修课程中,从其所处单元及同单元其他篇目来看,教材编者将《劝学》(节选)定位为古代议论性的散文。从粤教版、沪教版、人教版教材的学习提示不难看出,编者对《劝学》(节选)的学习要求往往侧重于其工具性的一面。其具体要求是:首先到文中最重要的论点,进而探究文中荀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以及从哪些方面来论述学习的,由此得出学习的意义,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根据教材对《劝学》的节选,并结合教材的学习提示,教材编者选取的这几段都采用了明显的对比和比喻论证方法,并且作者观点十分明了清晰。
现行语文教材将《劝学》(节选)视为一篇逻辑严密的古代议论文,也就表明教材编者在对这篇文章的处理上更加侧重于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一面。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会按照议论文的教学模式去指导学生,出论点、论据、论证,并且分析文章的结构等。从教学上来看,教材的节选合乎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但是过于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创造性的解读。从全面培养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上来看,其过于注重讲解《劝学》(节选)的论证结构,而忽视了它的思
想内容,这不仅与荀子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和学习的终极目的相背离,也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对《劝学》(节选)的教学建议
现行语文教材将《劝学》(节选)定位为古代的论说文,更倾向于该文的论说价值,对荀子真正劝学的对象和目的却不十分清晰。因此,针对以上认识的模糊性,笔者认为在确保《劝学》(节选)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劝学》(节选)的深入教学,包括劝学的对象、劝学的内容、劝学的目的、劝学的方式等四个方面。
1.明晰劝学的对象
劝学的对象,也就是劝谁学习。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从做书生入手,一直到成为圣人结束。这是荀子对于劝学对象的观点。在《修身》中这样说道:“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这段话意思是,爱好礼法从而能依照其规则做事情的,是士;意志力极其坚定同时又能够身体力行去实
践的,是君子;思维上特别敏捷而又聪明有智慧且不会枯竭的,是圣人。人没有礼法,就会无所适从;有礼法,却不知其意义,就会局促不安,遵循礼法而又深明事类,精确把握它的具体规则,然后才能温和可亲,得心应手。按照荀子的态度和观点,能看出他将人才大致分为了“士”“君子”“圣人”三类。就《劝学》(节选)而言,“士”提及3次,“圣人”仅1次,而对“君子”的论述达16次之多。在《修身》《非相》《儒效》和《哀公》等篇目中多次强调了对“君子”的培养及要求。由此可见,荀子非常重视对“君子”的培养,以“君子”为理想化的人才。因此,在《劝学》(节选)中荀子劝学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初级层次的“士”,培养和学习的目标应为中级层次的“君子”。在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明白荀子所要劝的对象,才算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开始。
荀子劝学篇 2.掌握劝学的内容
劝学的内容,即学什么。荀子在《劝学》(节选)中就“学习的起始点是什么,在哪里开始的,又是在哪里结束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荀子曾多次提及《诗经》《尚书》《易经》《乐经》《春秋》这些儒家经典,他认为《诗经》《尚书》内容广博,《乐经》传达的是和谐之音,而《春秋》直书不讳,微言大义。荀子认为只有学习了这些经典才算真正掌握天地
之间的大学问。如果抛弃这些经典不读,不守礼法,就和禽兽没有区别。荀子认为尊尚礼仪是除了崇敬良师外最便捷的学习途径。例如,《劝学》(节选)中提出“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意思是即使学问不明了,只要尊崇礼法,也是有德行有修养的人;即便是满腹经纶,能言善辩,但不崇尚礼仪,那也是没有真实修养的浅陋书生。可以看出,熟读精通经典才是荀子所要劝学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增添荀子教学思想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句的字面意义,而且要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这才符合教学的初衷。
3.明确劝学的目的
荀子认为只有将《礼》读完才算学习结束,那么荀子所尊崇的“礼”究竟是什么?“礼”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荀子在《礼论》中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指出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这是人的天性,同样当欲望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就会进行索取,而索取如果毫无限度,没有一定的规则,就会产生争斗和战乱,所以为了平衡人们的欲望和对外物的索取,“礼”便产生了。荀子所论述的“礼”与孔子“入则孝,出则悌”的“礼”有所不同,此处的“礼”更像是社会的规范制度。因此,《劝学》(节选)中反复强调的“隆礼”,更多的是
结合了法的思想,强调的是外部社会的制约和约束对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从劝学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这些儒家经典的实际目的是要“士”们学礼,尊礼,守礼,用礼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修养,使得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规范,进而达到“君子”或“圣人”的境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礼”,“礼”不仅代表了我们个人的形象,也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奠基石。
4.完善劝学的方式,
劝学的方式,也就是要如何学。《劝学》(节选)在开篇中就提到“学不可以已”,这说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没有尽头的,需要不断掌握知识,也是不能够停止的。这句话也表明了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学习不能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行动起来。原文中实际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善假于物”“学莫便乎近其人”。他的意思是,学习需要善于假借外物,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后天礼仪的约束和培养才会变“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这种方式强调外物或外人的辅助。由此可见,常人和君子的天分并没有什么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有所成就,是因为君子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借助外物,身边
最亲近的老师、同学以及各种工具书、媒介都是重要的资源,当学生心中有了目标,掌握了学习的方式,在未来的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种是要有“冥冥之志”“惛惛之事”这种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精神。相比较第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强调学习者对自身的要求。在教材的选文上以及实际教学环节中,可以多为学生提供那些具有正能量,能给学生带来启发且又耐人寻味的文章。
四、基于《劝学》(节选)对节选文的思考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教学,其目的有二个。一是文言文的作用是给学生做写作的范本和榜样,供学生们研习,二是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固有文化,了解历史。第二个目的也可称为古典的训练。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必须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古典的训练”更多的是指教材体现的人文性或思想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通过优秀文化的熏染后,文章会变得耐读、厚重。朱自清先生的观点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同时又强调了其人文性。
王荣生教授认为,作为“文学、文化的经典”,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熟知经典,透彻地理解课文本身,从而积淀为文学、文化的素养”。《劝学》(节选)这篇先秦诸子散文,流传了两
千多年又多次被选入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它可以被称为“真正的经典”。《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有关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实际上的落脚点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也告诉我们,需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中華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所说的经典文章能够进入到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并为学生所学习,这只能说是最表面、最简单地传承文化。所以,深层次、最有效地传承文化最需要做到的是真正理解文化。正如《劝学》(节选),掌握这篇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更应该掌握的是荀子劝学的对象、内容、目的及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荀子的思想主张和他所处的“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来进行教学,只有让学生真正弄懂荀子劝谁学,学什么,如何学,才能够完全吸收学到的知识,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教材节选文,尤其是文言文节选文的教学,教师一定要了解文章作者的经历才能解读文章,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教师要对节选文仔细研究,判断其是否符合当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否与当今时代的价值交相呼应,是否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反思。初高中的孩子正处于求知欲比较旺盛、可塑性强的时期,此时若能够选择一
些启迪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思考的文章,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而顺其自然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人文化的教学更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这其中会体会到对国家的自豪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家庭的幸福感。通过学习荀子的《劝学》可知,虽然作者用了多种手法在阐明观点,在拓宽学生的思维上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这些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学习文章,需要知人论世,需真正搞清楚选文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表达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五、结语
总之,《劝学》节选自《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劝学》的学习以及讲解,不应局限在对文字的解释和对修辞现象的辨析上,而应从为学生发展着想的角度不断探索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使《劝学》的人文价值得到体现,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劝学》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境界,发挥经典著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筠弢.教材多样化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0(09).
[2]钟继刚,胡月洁.关于《劝学》的节选与误读[J].现代语文,2005(08).
[3]胡馨方,叶黎明.文言节选文《劝学》的教学问题分析[J].语文建设,2017(28).
3.明确劝学的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