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学》看荀子的君子
荀子劝学篇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国流传着许多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及故事传闻,君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座审美的高峰,让人心生向往,无限崇拜。君子的地位在儒家经典中被不断强化。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基本上以君子作为德行追求的境界。《劝学篇》更是反复提及君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成为君子到底需要经过哪些历练呢?我们从荀子的《劝学篇》略作剖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开篇,荀子便开门见山指出君子所应具备的第一准则,即永无休止的学习。与孟子“性善论”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说:“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具体说,无论德行高尚的君子,还是道貌岸然的小人,他们最初的本性都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即恶的一面。这就是人的自然性,它是与生俱来的。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如不加以节制,不仅会影响个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所以必须经过后天不断的学习,逐渐提升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方可缩短与君子的距
离。《儒效》篇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也就是说,师法是摒除恶念、积累善行的重要途径。所以荀子将师法称之为“人之大宝”。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只要肯学习,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改变自己性恶的一面,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向君子的华丽蜕变呢?可见,要想成为君子,必须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无止境的学习。那么到底学些什么呢?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有我们可学习的长处。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学历史,学贤人,学习一切可值得学习的优秀技能,崇高品质,成为君子便不再遥不可及。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劝学篇》还强调了成为君子的第二个条件,即痛苦的磨练,艰难的锻造。荀子认为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所以每一次与恶的本性决绝,都需经历心理上痛苦的煎熬和行动上艰难的付出。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被尊崇为中国的圣人,为了传播自己的仁政思想,一辈子四处奔波,饥肠辘辘,风尘仆仆,却终不改其初衷。颜回一生追随老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他却不改其乐。伯夷、叔齐避纣
投周又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一生花竹、愤世嫉俗、孤标傲岸的郑板桥也在其列。他们拒绝了人世间的繁华,放弃了凡夫俗子的安逸,只为心中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情操,这乃是君子不同于常人的德行,令常人自愧不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日日反省自身。荀子曰:“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所以要时刻警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的腐化堕落,警惕周围环境施加给我们的糖衣炮弹,这就需要不断的反省。那么反省些什么呢?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简言之,就是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强调社会生活中“礼”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那么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堪称君子。曾国藩日日以“自省录”剖析自我,也是努力的在向君子靠拢。而孔子是将自省发挥到极致的人。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以孔子成为了圣人。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在荀子看来,圣人是君子的最高境界。所谓圣人,即具备了人一切美好的品行――仁、智、礼、义、信、廉、耻,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只有孔子被尊崇为圣人,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只是被称作亚圣,而注重提高自身修养的荀子也只能望尘莫及。同样让人称道的还有宋儒,他们为了正心修身,平日准备一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一善念,便向盂中投一白豆,心中起一恶念,便投一黑豆。这样的积累,善心便无坚不摧。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圣人作为最高境界的人,被我们常人顶礼膜拜,但这顶桂冠的得到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几十年甚至穷其一生的精力孜孜以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周公吐哺,真诚实意礼贤下士,只为天下归心,安邦定国。这些贤人都是我们学习的道德榜样。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认为君子与常人并无他异,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即后天的学习,坚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不断的反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树起道德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