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谕研究•情报科修
第39卷第4期2021年4月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研究
黄苏芬',司雯,,穆亭饪'
(1.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3.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创新高校舆情管理和引导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给高校舆情管理和引导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进行分析,指明了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一步通过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舆情实时监控与处理机制、舆情动态变化跟踪机制、舆论走向控制机制、舆情引导联动机制、意见领袖培养机制等多种方式,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的创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存在处理不及时、引导不到位、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为此根据实事求是、公正公开、坚持统一协调、坚持双向交互四项原则,完成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机制的创新,以避免因网络舆情爆发对高校造成的不利影响。【创新/局限]本文拟定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是建设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及实现校园网络舆情报告形式和内容的标准化,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处理高校舆情事件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6.3;G647DOI:10.13833/j.issn.1007-7634.2021.04.009
1引言
自媒体作为根据传统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媒体,与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存在很大差别,主要是在科技快速发展、全球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媒介的方式来发布观点或者评论网络热点事件的平台自媒体平台有很多种,比如当下普遍使用的微博、、QQ、论坛等自媒体互动平台,这些自媒体平台均具有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普遍性、私人性与信息传播迅速等特征。
舆情是指各阶层人民,对自己比较关心或者与自身利益具有很大关联的事情所表达出来的意见与态度等。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是指广大网民的利益会受到一些公共事务影响,网民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这些公共事件的看法、意见等,这种舆情就是网络舆情⑷。而高校舆情通常分为两种,学生舆情和教职工舆情,但人们对于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更多。网络舆情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网络舆情,学生会把对社会上或者学校里发生的与自身利益有关联的事情的看法、意见、情绪等,利用网络的手段进行传播,例如学生对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国家和学校的某种诉求和意见等m。学生在表达观点、诉求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宣泄不满情绪及等行为倾向。2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问题分
2.1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路径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使得大学生互动空间明显扩大。与此同时,高校网络舆情所造成的不利局面也比较明显,例如学生在网络上所接触的暴力情信息、虚假信息越来越多,导致心理较差学生更容易遭受到网络中的各种激进言论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的“同效应”、“蝴蝶效应
导致高校产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对学生的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发芽期、开花期、结果期。在发芽期,只是有一件引起了较少一部分学生的关注,舆情事件还没有爆发,只是在个别或者在不大范围内学生体中流通,各种谈论、意见等不同的倾向同时存在,在此期间舆论声音逐渐从散乱多样演变成被少数声音主导,形成“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甚至最后会形成一个具有某种倾向性的体意见m。然后,舆情便进入开花期,随着各种媒体的争相报道,网络载体上所汇聚的声音越来越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事件的评论中来,并跟随主导声音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导致舆论事件迅速发展,有的甚至会被推动至风口浪尖,产生较大范围影响,最终使得高校网
收稿日期:2021-01-11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大学文化品牌建设研究"(SK2019ZD4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创新研究"(SK2019A0531)
作者简介:黄苏芬(1982-),女,安徽当涂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网络舆情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司雯(2000-),女,大连人,本科,主要从事网络新闻研究;穆亭钮(1982-),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和新媒体传播研究. -62-
•理谕研究
第39卷第4期2024年4月
络舆情突发事件形成。此时对该事件十分关注的人达到最大化,随着事件的各种信息被不断挖掘与发布.产生了舆论极化,致使舆情达到高峰期。为了将舆情的发展态势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和方向之内,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在介入了解和调查处理后,必须将舆情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及校方的处理结果等全部公开,使关注该舆情事件的学生能够清楚了解此次事件的真实情况,降低学生对此次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的热度,使得舆情进入结果期。由于能够妥善处理网络舆论事件,使事件的关注度、新鲜度会逐渐降低,舆情事件带来的风波影响也逐渐消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图1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路径Figure1The formation path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self—media era
2.2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栋梁的产出地,高校利用其所具备的优秀大学文化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大学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所塑造的一种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是当下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中各种事件和舆情的产生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影响。尽管高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的管控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但是对管控方案的研究依旧是处于起步阶段曲。由于学校管控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自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并且对于自媒体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因此我国高校在网络舆情管控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舆情处理不及时
由于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有极少部分管理人员抱有等网络舆情问题发生之后再解决的幻想,导致网络舆情爆发后处理不及时,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间,造成舆论走向无法控制,使学校陷入被动局面。
(2)网络舆论引导不到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8亿,网络上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信息在汇集与流转。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和爆发,众多的评论声音将迅速汇集,如果此时没有正确的舆情引导,或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舆情
来颠倒事实,抹黑学校形象切,在时间的推移下,真假难辨的消息会越来越多,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3)高校信息不透明
到目前为止,有一部分高校为了维持自身利益,在网络舆情爆发的时候全面封锁消息,并打着为学生着想的旗号,使外界无法通过学校获取真实的官方消息,引起各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的小道消息泛滥,最终谣言四起,导致网络舆情扩大,学校方面在承受巨大舆论压力的同时,将面临学校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的问题。
(4)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缺乏相应法律制度
由于目前我国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立法较晚,体系缺失,因此缺少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皿,一直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校突发舆情事件的协同治理机制,部分地区只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或其他渠道去解决和处理舆情事件,导致协同管理目标结果很难实现。尽管我国当下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高校舆情管控体系。因此一般情况下部分高校被动地应对与处理突发事件,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并产生一些非常难以处理的遗留问题,对舆情事件的后续工作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
(5)媒介素养教育不足
由于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偏低,对媒介的辨别能力不足,无法清楚、理智地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其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造谣者利用这部分大学生辨别能力不足的特点,通过道德、标榜爱国民主、化身正义善良等方式,将单纯的大学生变成谣言的传播者何。例如“某地儿童丢失”“某某同学丢失准考证的寻文启事”等帖文不断重复出现,导致单纯的大学生没有任何核实和思考就转发了,不经意间就成为了谣言的转发者,甚至一部分大学生因其法律意识不够,变成了谣言的制造者。
3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倡人们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更是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第一原则。网络民众关注度的增加、关注方式的多样化、关注手段的加强,是高校网络舆情能够产生大范围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们喜欢参与到社会舆情事件的讨论中来,并且都具有一种探寻真相的欲望。所以舆情一旦生成,隐瞒是无法解决舆情问题的,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回避可能会使网络舆情的继续扩大。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应对和解决舆情事件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所坚持的实事求是原则指的是高校需要调查舆情事件的事实真相,并对其做出详细分析,将事实真相完全公开,使广大网民清楚全面了解舆情事件的全部情况。
(2)公正公开原则
应对网络舆情所坚持的公正公开原则包含公开和公正两个方面。公正指的是在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时,校方应该确定自己决策者的身份和上级领导的位置,合理公正地处理
-63
-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9,No.4April,2021•Theory Research・
表1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Table1The response index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the self-media era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响应速度(CJ
校方响应(BJ应对态度(G)
组织领导(AJ响应等级(Cj)
学校公信力(BJ 媒体态度(C,)网民支持度(G)
信息透明(A2)媒体报道情况(Bj)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外媒态度(Cj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BJ网络开放度、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C7)
舆情的发展分析(CJ
动态反映(A,)舆情整体情况分析(BJ舆情发展阶段判断(Cj
舆情应对措施(C,。)
应对技巧(BJ通过发布信息、沟通、舆情引导(C』
舆情过后处理(仏)行政问责(B,)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的发布(CQ
善后处理(Bj舆情过后的问题处理、善后、行政与司法的责任追究和执行(C®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最大程度降低和减少对学校声誉、形象造成影响的不良舆论。网民和媒体的关注.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校方需要向社会大众公开、透明地发布处置意见和措施并及时更新事件进度,在此基础上对事件责任主体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公正的处理,并将公开透明、真实准确,作为政务信息发布、突发事件新闻处理、舆情应对、引导舆论的关键环节如果发布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保障,就会引起人们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从旁门左道挖掘小道消息,导致谣言四起、社会恐慌,甚至造成公众以非理性的言论作为回应。因此,在信息发布过程中“”,等于自取其辱、自毁公信。实事求是地公开舆情相关内容,公正、透明地发布事件信息,能够有效避免舆情应对陷入被动状况,同时高校坦诚、公开、负责的态度和做法,会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高校的公信度。
(3)坚持统一协调原则
坚持统一协调原则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原则。该原则是指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高校要保持内外协调和信息发布口径的一致性。由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一个较为复杂繁琐的项目.并且与众多部门相互关联,因此为避免因内外口径偏差而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坚持统一指挥、内外一致的原则。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一旦岀现,必须及时针对舆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并展开引导工作,遏制舆情的进一步扩大,避免矛盾激化3。在高校内部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必须要严格制止未经授权的舆情信息在内部传播,避免事件变得更复杂。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新的混乱,使网络舆情引导的难度增加,必须保证对外信息的一致性。
(4)坚持双向交互性原则
双向交互性原则主要是指高校网络舆情指引者应该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络,并通过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获取大学生的理解、认可以及尊重。通过与大学生的对话内容去了解舆情的真相,具备有针对性地展开引导工作,为学生解决疑惑和困难。在实际中,具有自由、开放特征的高校贴吧、BBS论坛是大学生思想观点的聚集之处.是大学生发泄内心感情、日常交流沟通、诉说心事的互动平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者要时常关注平台上学生的情况,了解分析高校贴吧和BBS论坛上的言论和学生的思想后,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收集学生提出的有效及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并与学生开展网络互动交流,
探讨建议的详细内容。在互动交流和舆情引导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深化彼此之间的信任,引导者不能一味地灌输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要以平等的态度去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有的放矢.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
遊免舆情綁扩大,收巢并分辨畑關
实事求是是应对舆情摆正决策者位置公开第-原则事情真相
实事求是原则公正原则
管控与引导的基本
坚持统一原则
i
坚持双向
交互原则
统一指挥、内外一致
引导者与学生
平等互动交流
图2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原则
Figure2Principles of Management,Control and Guidanc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We-Media Era
-64-
理迨研究
第39卷第4期 2024年4月
表2评价指标权重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
响应速度(G)
0.20190.2795
校方响应(BJ
0.2111
应对态度(CJ
0.2085
组织领导(A)
响应等级(C,)
0.2101学校公信力(B2)
媒体态度(G)0.2413
0.26350.2536网民支持度(Cd
信息透明(A2)0.2477
媒体报道情况(B3)0.2016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外媒态度(C°)0.2016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BJ
0.2136
网络开放度、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C7)
0.2136舆情的发展分析(CJ
0.2354动态反映(A,)0.2099
舆情整体情况分析(Bj
0.2430舆情发展阶段判断(CJ
0.2413舆情应对措施(C ”)
0.2347
应对技巧(B°)
0.2314通过发布信息、沟通、舆情引导(6)
0.2314舆情过后处0.2712
行政问责(B7)
0.2013
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的发布(CQ
0.2013
理(AJ
善后处理(BJ 0.2514舆情过后的问题处理、善后、行政与司法的责任追究和执行(Cu)0.2514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对网络舆情展开引导时 要严格遵守上述原则,其原则内容如图2所示。4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策略
(1)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由于目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频率较高,高校管理
者们已经将网络舆情的管控和引导机制作为其主要研究内
容,而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策略的重中之重是构建高校
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叩,以期利用该体系达到迅速控制高 校网络舆情的重要目标,这与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的目
标基本一致。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和人 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成果中的政务和企业舆情应对指标体
系相结合,初步形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
系,如表1所示。
为了保证本文构建的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 标体系的实用性,该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其中, 组织领导儿;信息透明A 2={B 3,B 4);动态反映A,
;舆情过后处理人o 则校方响应
B, ={C ”C ”C,};学校公信力B 2=(C 4,C 5);媒体报道情况
B 3={CJ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B 4={
C 7};舆情整体情况分
析 B 5={C 8,C…C,o };应对技巧 B 6={C…);行政问责 B,={C ”};
善后处理B 8={C…)o
在此基础上需要对该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其具体过程
如下:
实验数据本文以2019年3~11月媒体报道的教育信息以及微博
发布的教育信息为研究对象,借助第三方爬虫软件进行实验
数据抓取,实验数据中包括媒体报道的教育舆情事件共计
566万余条,微博教育信息25682.7万余条,主题既涉及高等
教育,又涵盖基础教育,地域包括全国各省市高校。
② 构建评价模型
依据专家调查法,专家小组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 应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指标评价等级出现的频率,可以
构建二级评价目标B,的判断矩阵R,(i= 1,2,...,8) o 利用标度
方法对三级指标相对于B,的权重进行计算,结果用
W,(i= 1,2,...,8)表示,则B.的模糊判断矩阵可以用下述公式
表Z5:
(i  =1.2, (8)舆情管理
(1)
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A  =(S…S 2,...,S g )r 进行评价,利用评价结果构建媒体时代高校
网络舆情应对指标评价的模糊判断矩阵,s=(s ”s ”...,sy , 根据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W =(W…W 2,...,W S )T 计算
结果,则可得出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评价结
果,其计算公式如下:
P  =』・S
(2)
③ 实证结果
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应用至某高
校中,并令专家对该体系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判断各 指标权重,并根据隶属度评估结果构建模糊判断矩阵,结合 指标权重以及模糊判断矩阵得出最终的应用效果评价结
果。其中评价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结果构建模糊判断矩阵,结果如下所示:
P  = w T -S
0.6918 0.6815 0.7891 0.7812 0.8219
=(0.2795 0.2477 0.2099 0.27
⑵腐霊溜:韻牆
0.8633 =(°-7614 °'8413 °'8041 0 8633 °'7916)
,0.8452 0.8771 0.7915 0.7611 0.9546
—65 —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9,N<>.4 April,2021
• Theory  Research  •
以最大隶属度原则作为判断准则,其隶属度与1越接
近,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应用效果越好, 反之管理效果越差。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得结果更接
近于1,验证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应用
效果更好。
(2)建立舆情实时监控与处理机制
网络舆情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网络舆 情在最初阶段都是可控的,所以需要建立舆情实时监控与处 理机制,以引进的网络舆情预警设备为基础,一旦出现舆情
事态,即刻上报并采取行动,以便对网络舆情的爆发进行有
效控制何。由于网络信息具备即时性和突发性,舆情暴发后 如果无法及时控制,高校管理者应该设计网络舆情的处理方 案,充分利用好“黄金4小时”的时间节点。在舆情事件产生
的4小时内,通过、官方等网络平台发布权威
消息,并解答公众提岀的疑问,掌握舆情事件的主动权和话
Figure  3 Nodes  for  real-time  management, nioni-
toring  and  processing  of  public  opinion
(3)建立舆情动态变化跟踪机制
为了避免舆情危机信息监测遗漏问题的产生,高校应当
采取全方面、多角度的网络舆情实时监控措施,因此建立舆
情动态变化跟踪机制必不可少。
图4网络舆情变化情况的检测或处理框图
Figure  4 Block  diagram  of  detection  or  processing
of  changes  i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在高校贴吧、BBS 论坛以及学生个人、微博等社交
媒体上,根据敏感字、词、句等信息,判断该信息是否属于能
够造成舆情危机的潜在信息,如果是,要确定该信息的发布
时间,并对该信息的来源、具体网络地址、信息发布者的个人
信息利用相关技术进行锁定,对该信息的影响范围做出进一
步分析,做好随时应对网络舆情的准备如果该信息是可
能发展为网络舆情的危机信息,需要锁定该信息并跟踪;如
果不是,则立刻取消跟踪,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以此保证有
足够的人力、财力保证网络舆情的检测或处理,具体如图4 所示。
(4) 建立舆论走向控制机制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
一舆情事件的意见或者具体看法,但是能够通过一些信息去 引导人们去思考.有效地左右人们对所关注事件的选择及评
论的角度。由此可见,媒体的报道数量、方式和顺序等因素 都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的看法,所以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舆 论走向控制机制。在高校应对校舆情过程中,可以通过议程
的设置,实现主流声音的放大、负面声音的疏导,保证对舆情
事态的分析评论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及各方意见均衡 性。合理地利用议程设置理论.按照合理的步骤来引导学生
的关注点,使其关注点能够朝着高校预先制定的方向发展,
从而分解消除因不良舆情信息所造成的影响。
(5) 建立舆情引导联动机制
大学生在各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借助智能终端产
品的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其在网络媒体上自主发 布或者主动参与事件评论的次数。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引
导,是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相关人员长期且系统的工作。例
如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处、高校辅导员、任课教
师、主要学生干部等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参与,集多人员、多部 门的联动之力形成舆论引导合力,使网络舆情引导效果大幅 度提高。
(6) 建立意见领袖培养机制
由于互联网信息庞大复杂,当不实信息和偏激言论出现
在网络上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网民会很依赖权威言论,为消
除网民的疑问和困惑,此时就需要“意见领袖”解释相关事件
的缘由,网络“意见领袖”拥有极大的能量,对舆情的发展走 向有很大影响。因此建立意见领袖培养机制对于舆情控制 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中存在很多文字表达能力较强,醉心在
网络社交,时常发帖,能够深层次分析问题,拥有自己独特观
点的大学生网民,这部分大学生网民发表的观点受到很多学
生的追捧和信任,拥有大量的“粉丝”。因此,高校要争取这
样的学生“意见领袖”,让其在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控中发挥
作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意见领袖”的过程
中,高校对于已经存在的“意见领袖”,要加强对这部分人
的组织和管控。由于“意见领袖”大多是高校在校的青年教
师或大学生,属于同等层次中的“精英分子”,在长期的网络 空间互动或者活动中,他们拥有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威望、
号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者,要充分地
尊重、信任这些“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66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