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来历的作文7篇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篇1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喧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样丰富多彩。
      有关于年的传奇也许多。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狠异样。“年”常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损害人类的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深山,以此躲避“年兽”的损害。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它发觉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颤栗,再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
惊失,狼狈逃离了。其次天正是正月初一,人们回来见村里安稳无恙,非常诧异。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连忙向乡亲们诉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纷纷换新衣,到亲友家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四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驱逐“年兽”的方法了。
      如今中国过年都会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等等。贴“福”字,人们会有意倒贴在门、窗、家具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吃鱼,则象征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乡,每到年末,每家每户都要祭祖,祭祖的前一天,大家都会把屋子里清扫的干洁净净,预备好祭祖所要的物品,而在除夕的当天,每家每户在大门两边贴对联和贴“福”字,一大家子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年饭,象征团团聚圆。除夕晚上12点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普遍都会穿红,寓意“象征新的一年新面貌和红红火火”,走亲访友拜大年。
      过年是中国民间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我们要把民间传统传承下去!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篇2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到底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狠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竞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抓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很多抵挡它的方法,于是渐渐演化成今日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由于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由于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头。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予新一年美妙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聚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了,为什么春节要放爆竹贴对联呢?听老人说这是为了赶走一种叫“年”的怪兽,“年”的怪兽又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介绍吧:有种叫“年”的怪兽,它凶狠异样,常年生活在海底,只有除夕才爬上暗来损害人命。除夕那天,人们扶老携幼,纷纷去往深山来躲避危急。只有一个乞讨的老人慢悠悠的走着。人们牵牛赶羊,人喊马嘶。一片慌乱的景象。人们急得像一只只热锅上的蚂蚁,哪有心思来关照乞讨的老人。只有一位婆婆给了他一点食物,劝他赶快去深山来躲避危急。老人笑道 :“婆婆若让我呆一夜,我肯定把一种叫“年”的怪兽赶走的。”
      婆婆不信,还是连续劝他,婆婆无奈,只好自己上深山去躲避危急。这时“年”兽来了,他看到门上有红的对联,怪叫了一声,然后猛扑过去,听见里面有“噼里啪啦”的响声,抓紧往后退,再也不敢往前一步。原来“年”兽怕爆竹、红和灯光。老人把门打开,里面点着蜡烛,他穿着红棉袄。年兽大惊失,飞速地逃跑了。其次天早上,婆婆回来了,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时她才恍然大悟。
      于是她把老人不怕“年”兽缘由告知了乡亲们。从今以后,每年除夕,人们就有了放爆竹、贴对联、走亲戚这样的风俗。“年”兽再也没有来过。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知道了春节的来历了吧!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篇4
      压岁钱的来历,它最早消失于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进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关于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