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滥觞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精彩绝伦的一页。由于时代的动乱和文士自身的社会经历,建安文学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形成了后人所谓的“建安风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八个字,我认为这大约能用来形容“建安风骨”。下面,我就以曹操的《蒿里行》来简单地论述“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第一,建安风骨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建安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饥荒瘟疫相继肆虐。此时的文士大多亲历战乱,目睹惨象,因此他们常常泼墨挥毫,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曹操的这首诗就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可以称得上是汉朝的“诗史”。诗中“军合力不齐”以下六句描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的局面,其中“踌躇”、“雁行”生动形象地刻
1
画了诸路将领各怀私心,逡巡不前的姿态,。“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两句对袁绍、袁术等人以讨伐为幌子,行南面称孤之实的卑劣行径做了尖锐的批判。最后六句直接描写军阀混战带来的危害:军士铠甲生出了虱子,战场之上尸横遍野,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述了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表达了曹操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同情。
第二,建安风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建安文士挣脱了经学的束缚,能够无所顾忌地倾泄心中汹涌的情感,袒露胸中的真实想法。因此,建安诗歌往往蕴含着一种奋发蹈励的意气、慷慨高亢的激情和苍凉悲壮的情怀。《蒿里行》的开篇,就展现
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义士”、“讨”等词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接下来,曹操又用两个典故:周武王伐纣,在孟津会合八百诸候;刘邦、项羽攻咸阳灭暴秦,来比喻当时雄兴兵讨伐的景象。但是,诗人笔锋一转,又写袁绍等人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的情形,与之前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心中无尽的愤懑与悲伤。至于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目睹兵连祸结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真实情境发出的感时悯世之叹。锺嵘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一语道破了曹操诗歌也是建安文学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
2
建安诗歌第三,语言平实质朴而又刚健有力,表现出一种沉雄的气势。“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这是诗的开首第一段。诗人仅用四句精炼的白描式的语言,便概括了当时的复杂形势。又如,其后对于袁绍等军阀的讥刺与抨击,语言朴实无华但军阀贪婪丑恶的嘴脸已跃然于纸上。他最后说“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直抒胸臆,表达了曹操对于劳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决心结束战乱的壮志,气韵沉雄,毫无矫揉造作之迹。
总而言之,建安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造就了建安文坛直面现实、豪迈奔放的特点,也形成了“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特,这就是“建安风骨”。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