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
一、文学的自觉与建安文学的新面貌
1、文学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的自觉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说是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近四百年才实现的,但溯起渊源,魏晋则是文学自觉的开始。“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广为学术界所熟知,是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曾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Are for Arts Sake)的一派。”其实,这一说法最早是日本汉学家铃虎雄提出的。1925年,日本京都弘文堂书房出版了铃木先生的《中国诗论史》(旧译《支那诗论史》),在书中,他说:“通观自孔子以来至汉末,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德论的文学观,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进而形成只以道德思想的鼓吹为手段来看文学的存在价值的倾向。如果照此自然发展,那么到魏代以后,并不一定能够产生从文学自身看其存在价值的思想。因此,我认为,魏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的文章是他在19279月在广州所作的一次学术演讲,因此,鲁迅的“文学自觉”说,大约是借鉴了铃木虎雄的观点,但由于当时铃木的书在当时学术界并未受到注意,故自鲁迅的文章发表后“文学的自觉”这一提法,才在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文学的自觉”应该如何理解呢?它包含哪几层意思?文学的自觉,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文学创作的自觉;二是文学观念的自觉。文学创作的自觉——文学创作主体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点,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所谓文学观念的自觉是指对文学本身的特征和文学创作的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来指导创作。从这一点看,魏晋时代确实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当然,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始魏,发展于西晋,而成熟于齐梁。就文学自觉的表现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学从学术中的独立及文学自身价值的发现与重视。秦汉时期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但是到了曹魏时期,文学独特价值则受到了重视,并且逐渐从学术中分立出来。曹丕《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此处的“文章”,当然不全是指文学,但却是将诗赋包括在内的,这种将文学的价值提高到与经邦治国同等的地位,是前未有的。这说明到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价值已被人们所认识。而在此之后,文学也逐渐摆脱了作为经学、史学的附庸而独立,刘宋时期,宋文帝在朝廷立四馆,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范晔作《后汉
书》,单列“文苑传”,与“儒林传”并列,刘勰《文心雕龙·总术》又有“文笔”之辨。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谓:“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章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对文学独特特征认识的深化。
二是文学的体裁分类的细致化。文学体裁分类的细致,是对文学自身特征认识深化的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各体裁文学体制及风格特征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在魏晋之前,尽管也有文体辨析的意识,但真正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于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将文学的体裁分为四类八种,提出“奏议宜雅,尚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到了西晋陆机的《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特别是将诗、赋分为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文心雕龙》论文体分为33大类,萧统《文选》分为37类,文体辨析的细密,是文学自觉的又一表现特征。建安诗歌
三是创作上的个性化与对作家个性特认识。在魏晋之前,作家创作个性特征不十分鲜明,尤其是两汉时期,由于作家人格精神上独立性的欠缺,其作品在风格上往往是体风格遮弊了作家的个性特征,到了魏晋以后,作家的作品则具有浓烈的个性彩与鲜活的魅力,创作的
个性化愈来愈明显。与此同时,理论上对作家的个性化也有了认识。曹丕《典论·论文》曾指出:“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指的是作家的个性气质,它是作家主体精神上的独特禀赋,决定着作家的精神品格与心理素质,正由于它是一种独特的禀赋,所以曹丕说是“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由此,他对建安作家的个性及创作风貌作了辨析,说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这种对作家个性及创作风貌的辨析,也是前代所没有的。
四是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文学之为文学,离不开文学的审美特性。这种审美特性,一是其情感特征,二是形式上的美感特征。魏晋之后,在文学的抒情与美感形式的追求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曾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这里“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正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学开始表现出以情感为创作的中心,以及用华丽的词藻表现作品内容的特征。此外,象曹丕所说的“诗赋欲丽”,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以及南朝四声在诗歌创作上的运用、用事与对偶的讲究,等等,都表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对形式美的自觉追求。
以上都是文学自觉的具体表现。
2、建安文学的新面貌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转变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展现了新的面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言诗创作的第一次繁荣。五言诗是汉代兴起的一种诗歌样式,但是在两汉时期,文人创作仍主要集中于辞赋。到了建安时期,辞赋的创作仍然在继续发展,但创作中心则逐渐转移到了诗歌,尤其是五言诗的创作,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创作的高潮,从此奠定了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即说的“暨建安之初,五言腾涌。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五言诗创作的兴盛是从建安开始的,从此五言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形式,在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
2、开始了以乐府民歌为主向文人诗歌创作为主的转变。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对乐府诗加以发展、改造,诗歌的个性更加鲜明。曹操的诗歌,其本上是乐府诗,但在曹丕、七子的创作中,已有许多非乐府诗,曹植的诗歌创作则逐渐完成了从乐府诗向文人诗的转变,正始以后,作家的创作则完全具有了个人独创的面貌,而这一转变是在建安时期逐渐出现的。
3、建安风骨的形成。“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时期美学风范的一种概括。所谓建安风骨,是指作品的内在生气、感染力、语言表达上的简炼、刚健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风貌。建安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宁,文人政治热情普遍高扬,因而他们的诗文创作大都形成了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雅好慷慨,梗概多气的特点,在艺术风格上又表现明朗刚健,骨力遒劲,这种充实的思想内容,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及语言表现上的风健清新完美结合,就是建安风骨的基本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对建安风骨成因及其内涵的精确概括。
“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是在唐代才出现的,称之为“汉魏风骨”(也即“建安风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出现的是“风骨”为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出现,最初则源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人物品评。在《世说新语》中,即经常出现以“风神”、“风气”、“风骨”等来品评人物的术语,后来“风骨”的概念运用到了书法、绘画领域。大致而言,在书法上字写得有神韵、有生趣,便属于“风”的范畴。线条劲拔,有笔力,属于“骨”的范畴。在绘画上最早引入“风骨”的概念,始于东晋的顾恺之,后来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第一是“气韵生动”,第二是“骨法用笔”,前者近于“风”的范畴,后者属于“骨”的范畴。文学批评中运用“风骨”的概念,是从刘勰开始的。他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篇”,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
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刘勰所说的风骨,就是既有感染力,又具有正直、高尚的思想感情,同时又通过刚健有力、明晰简炼、富有逻辑力量的言辞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学特征。实际上,刘勰并未直接提出“建安风骨”这一概念,但由于他在论述风骨时,多举建安作家为例,所以人们便以“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特征,到了唐代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汉魏风骨”,而他的“汉魏”实指“建安”,于是“建安风骨”这一范畴便在古代文论中流行开来。
建安文学的成就
《文心雕龙﹒明诗》:“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跃,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
1、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A:一方面,为数众多的作品均系当时现实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建安文人在政治上均有一定的抱负,而社会的动乱不安又为他们提供了条件,因而建安文学表现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B 在作品调与气势上,建安文学也具有鲜
明的时代性。无论是描写社会乱离,还是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其音调均“悲凉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