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作文复习:古典名言素材积累
一、人生价值(利义、付出、精神、物质、责任、义务、平凡、选择)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2.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3.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
译: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4.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6.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9.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0.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繁荣起来。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2.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积累的名言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14.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二、道德情感(感恩、守正、奉献、助人、忠孝)
1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
译: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的养育我。
18.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
译: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20.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自知》
释义: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2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恒:常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译: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译: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译: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26.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三、理性认知(相信、变通、盲从、现象、本质、理论、实践)
28.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3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
(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31.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解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解读]合抱粗的大树是从毫末大的种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用土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千里长途的路要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3.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
译文: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
3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醒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3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清】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四、文化教育(传统反思、文化回归、传承发展、文化强国)
3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4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管子·牧民》
【释义】礼义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
4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
4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