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老》教案
综合部 姚冠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查资料,熟悉“北大三老”,了解他们人生经历、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学术上的贡献。
3. 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文化老人温柔敦厚、朴实慈爱的长者风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智慧底蕴。感悟作者对“北大三老”的深深敬意。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不同描写角度呈现人物特质,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文化老人温柔敦厚、朴实慈爱的长者风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智者底蕴,感悟作者对“北大三老”的深深敬意。
【课时安排】1课时
【知人论世】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20世纪三十年代后到北京求学,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员,同时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1941年金克木经缅甸到印度,任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地语和梵语,后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跟随印度著名学者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金克木回国,应聘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中国世界语之友
会会员,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遗言:“我是哭着来,笑着走。”
张中行(1919-2006),原名张璇,河北省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卞毓方,男,1944年生于江苏,祖籍阜宁,后移居射阳。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系专业。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学硕士。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他的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虹,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其风格如黄钟大吕,熔神奇、瑰丽、嶙峋于一炉,长歌当啸,独树一帜,颇受读者喜爱。
代表作品:《煌煌上痒》、《岁月游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历史是明天的心跳》等。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作家和余秋雨在散文界被称为“南余北卞”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合写三个文化人的散文,作者写了哪三位北大的文化老人?这三位老人有什么共同特征?
明确:“老”、“值钱”
2.那么第一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总领全文
解读张中行(2-6节)
1.张中老照片给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
明确:“慈眉善目”的长者。(总写)有金山万丈、玉海千寻之,而无剑戟森森、鳞甲铮铮之态(具体写)
2.作者由张老照片联想到于是之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由张老照片联想到于是之,不仅是想通过于是之来加深对张老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不留痕迹地引出了张中老不堪回首的一段往事。表现了张老的隐忍精神,在苦难中呈现出的人性之美。
3.第三自然段是从什么描写角度来引述张老的两段评述的?
明确:侧面描写
第一篇记述了他淡泊名利,文章风格独特。
第二篇记述了他的人生价值及简朴生活。
4.如何理解作者“心下一愣,想这样的老先生好生面熟,不是见过面的面熟,是没见过面的面熟”。
明确:表面上作者读了记述,感觉张老“似曾相识”,其实是在说张老的代表性,他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的风貌。
5.作者由张中老《顺生论》联想到爱拿散宜生作笔名的已故诗人聂甘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类比
作者由《顺生论》联想到已故诗人聂甘弩未能“乐尽天年”,感慨了张老的坎坷命运,将聂甘弩与张中老进行类比,表达了对有相似经历两人的同情与尊重。
自读”金克木部分”(第7-18节)
讨论:
金克老给作者留下了哪些印象?举例说明。
生活简朴 “仿佛踏进了六十年代,目之所及,茶几,书案,床铺,窗帘,帘外的阳光,阳台的杂物……无物不是上了一把年纪”。
学习、工作认真忘我 “非但陈旧,还凌乱,乱的祸首是随意摆放的书和报”。“谈锋甚健”“意兴淋漓”。
博学多识 “涉猎广泛”、“专而多能” 。
率真童心 “哎呀,我正病着呐”;“那好,我十点钟还要看聂卫平下围棋”;谈话中不忘十点钟围棋赛。
责任心 知道“我”来意后,建议我去邓广铭;建议作者写小说,一方面担心“我”惹上麻烦,另一方面提醒作者谨慎从事。
文章风格气势宏大 文如其名,“摧枯拉朽,锋利犀刻”;“先生擅长的是蝶泳,一波一波鼓浪而前”。
研读季羡林(19-35节),思考:
1.这一段主要写了季老的哪四件事?
明确:季老居室 不用电脑 扉页题词 词与词根
2.作者写这几个片段主要围绕哪方面的内容,想突出季老的什么精神?
明确:这几个片段始终围绕季老的工作与为人来写,突出了一代宗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谦逊的胸怀。
3.请简要分析“老人得意地一仰脖子:‘老家伙有些顽固是正常的’”这一细节描写的好处。
明确:“得意”是神态描写,“一仰脖子”是动作描写,“老家伙有些顽固是正常的”是语言描写,短短一句话,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地描写,写出了季老执着的工作热情和态度,他不肯用电脑是出于写作的考虑。
4.文章的结尾“有一会,我又但愿化作先生窗外的一棵树”,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满怀深情地写出了自己对季羡林老师的敬意,独立成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北大三老”的深深敬意。
【课堂小结】
本篇文章是作者以“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为连线,走访了北大三位学者为线索,描写了三位先生,取材上以作者走访过程中的所忆、所想、所见为内容,极力表现三位文化老人温柔敦厚
、朴实慈爱的长者风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智者底蕴,同时从不同描写角度来展现了三位学者的特质,饱含了作者对三位老人的深深敬意!
【教学反思】
《北大三老》是中职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现代散文单元,收录的是一组写人叙事的散文。意在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所写人物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特质。了解作家在描绘人物时所运用的方法技巧,掌握有关细节描写的知识,感受作家浓烈的情感意蕴和厚重的人文意识。
课前,我认真熟读了文本,知晓这是一篇描写多人的散文。是为了“纪念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作者走访三位北大老学者并描写了三个人物。通过作者的所忆、所想、所见来表现老人的长者风范及智者底蕴,感悟作者对三老的深深敬意。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短短三千余字的短文,竟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同性格的人物,但作者赋予的情感却没有发生变化。真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如何在讲课的时候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呢?课前我也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是打破常规来授
课还是按传统方式将三个人物逐一展开讲解呢?想到这就觉得很困惑。个人一直觉得是有利有弊的。
如果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让课堂彰显特,活力。优点不言而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活跃起来。但学生对文本的细节是否掌握却要大打问号。而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偏于“灌输式”、“提问式”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丧失,学生就会“机械式”、“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但优点却是老师能将文本中出现的重难点灌输给学生。
我在备《北大三老》时准备了两份思路,一种授课方法就是传统式的将三个人物逐步展开分析,单一化的分析三位老人的形象、性格,以及不同的描写角度;另一种是通过表格式让学生讨论归纳三个文化老人的共性、个性,以及从什么描写角度来写三老的个性的。但最后衡量后,我还是决定选择传统式的。虽然略显机械化,我的原初衷是想通过这种高强度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事与愿违,本节课上完后,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时间紧。对张中行老先生讲解时穿插讲解了杨沫《青春之歌》。花得时间比较长,讲完第一个人物花了接近二十分钟。这个远远高于预计时间。
2.容量大。实践证明。四十分钟课要将“三位老人”讲授完毕确实不易,而且要让学生真的理解。除去导入部分跟结语部分,几乎十分钟需要讲授完一个人物。本节课也是在我的“赶集式”的授课下完成,大部分学生处于似懂非懂、囫囵吞枣式被动接受知识。个人觉得就是一种失败。
3.备课考虑不周。课前将重点放在对教材、文本的研读上,却忽视了备学生这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到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