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客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欣赏小说能力,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
2、体会孙少平心理的变化过程和田润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作家多角度、多侧面描摹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时间去诠释平凡,用时间去填补平凡!路遥用《平凡的世界》感动一代又一代人!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后记中写道:“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心灵沟通。”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开始平凡之旅,走近一个个平凡的人,与作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二、课前复习
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
三、研习课文
1、文章开篇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陕西黄土高原特有的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画面,是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幅画面似乎也暗示着主人公少平最初入校时灰蒙蒙的心境。但黄风过后,天气开始转暖,绿意开始萌发,一切都预示着情况即将好转,青春的活力即将回到年轻的少平身上。
2、
接受邀请时 不知所措 惶恐不安 矛盾
孙少平
心理活动 做客时 心慌意乱 紧张拘束 自卑
离开润叶家后 无比轻松
3、
侧面描写 待人平和 没有架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润叶形象
正面描写 善解人意 无微不至 顾及自尊
四、拓展阅读
现在,少平躺在这个汗气熏人的窑洞里,在鼾声雨声的交响曲中,谋算着自己下一步的生计。他想,他一定不敢误工,要千方百计到活干。他要赚钱给家里的老人。还要供妹妹上学——现在分了家,他就是一家之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已经在工地上留心学习匠工的技能,想尽快改变当小工的处境。如果他成了匠工,一天的工钱就能提高一倍;这样,除过顾救家庭,自己也能积赞一点。两三年后,要是能在阳沟个地盘,他就可以先箍两孔窑洞——那时才意味着他真正在黄原扎下了根。
少平尽管脊背的皮肉已经稀巴烂,但他忍受着疼痛,拼命支撑这超强度的劳动,每一次给箍窑的大工背石头,他狠心地比别的小工都背得重。这使他赢得了站场工头的好感。不久,总包工头宣布给他和另外两个小工每天增加二毛工钱。晚上收工以后,年纪大的匠人碗一撂就倒头睡了。年轻的小工们还有精力跑到街上去看一场电影。少平倒不急着睡,也不去街上;他通常都蹲在院子里的路灯下看一会书。上次他给诗人贾冰还那本《牛虻》时,贾老师主动帮助给他在黄原图书馆办了临时借书证,这使他能象以前那样重新又和书生活在一起。只不过现在除过熬苦不说,也没有多少闲时间,一天只能看一二十页。一本书常常得一个星期才能看完。
但无论如何,这使他无比艰辛的生活有了一个安慰。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孙少平现在迷上了一些传记文学,他已经读完了《马克思传》、《斯大林传》、《居里夫人传》和世界上一些作家的传记。他读这些书,并不是指望自己也成为伟人。但他从这些书中体会到,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一生不可能做出什么惊人业绩,但他要学习伟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就是他读这些书的最大收获……
五、本课小结
语言描写、心理刻画 ——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环境再现 —— 人物活动的舞台,时代风云的展现,特定心境的烘托等。
肖像描摹 —— 生活的印痕,心灵的烙印;
细节描写 —— 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行为心之迹,作品的魅力常在于细节。
主题、情感 —— 作品的灵魂,作家的生命,时代的声音,历史的回声……
六、作业
课下自读《平凡的世界》小说片段,选取最喜欢的片段,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知识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品带给你的感受,形成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做 客
环境描写 —— 特定心境的烘托
肖像描摹 —— 生活的印痕,心灵的烙印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性格的关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