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2份
  散步
  师:同学们学过孟郊《游子吟》吗?让我们来一起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通过母子将别时,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师:首先请同学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
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几位女学生朗读,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哟!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田野的景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和睦相处。
  师:尊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培根所言(教师出示投影: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生:读格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能展现亲情的故事。(展示投影内容,学生思考)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最后请齐唱《常回家看看》。
 
  《散步》课堂实录
  小雨秋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师: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生1:一起去郊外散步。
  生2:吃饭、看电视。
  生3:去旅游,去公园玩。
  生4:开家庭会议。
  生5:过节团聚,八月十五吃月饼,过年……
  生6:一起去打猎。(笑)
  师:哇,好惬意。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荧幕出示课题作者)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全文,思考:
  “我”为何要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这矛盾的?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并思考)
  师:谁来说说“我”出来散步的原因?
  生1:为了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生2: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很美。文中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师;你好象掉了“生命”两个字,难道这样的景还没有生命吗?
  生2:(笑)有。“新绿”、“嫩芽”、“咕咕地起着水泡”都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你来读读,试着读出这勃勃生机来。(生2读)
  师:读得怎样?
  生3:我认为还要突出“初春”、“随意地铺着”、“密”这些词。(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好象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中去了。“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
  生(齐声):母——亲——
  师:看来“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荧幕出示与课文描写极一致的南方初春田野的风光图)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与荧幕展示的图片来说。
  生1:妈妈,你看,外面的景多美,空气多新鲜,我们出来散散步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我的身体也不好,很累,不想出去。
  生1:妈妈,正因为你身体不好,才要出来走走,舒活一下筋骨,会好些的。
  师(学母亲的口吻):那好吧,我听你的。(大家笑)谁再来劝说劝说?
  生2:妈妈,你看,外面田里的油菜花开了,池塘里的水满了,空气很清新,你这一冬身体都不好,也没出来走走,趁今天天气好,我们出来散散心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好,好,我去拿件衣服就跟你出来。
  师:看来同学们还挺会劝说人的。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了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现在再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欣赏这美丽的初春田野风光,感受作者的浓浓孝心。(学生齐声朗读)
  师:于是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散着步,可是发生了矛盾,什么矛盾呀?
  生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小路真的这么有意思?
  生1:那里有金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你来读读,可要读出有意思来哟。(生1读)
  同桌生2:我再来读读。要缓慢些,抒情些。
  师:那你就来抒情一下吧。(生2读)
  师:我真的好象看到那池塘里有小鱼在游来游去呢。既然这么有意思,“我”是否就选择走了小路呢?
  生:没有,“我”选择走了大路。因为“我”担心母亲走小路摔倒。
  师:“我”做这个决定为难吗?
  生1:为难。因为文中说“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生2:为难,因为一家人都听我的。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师:你们能理解“我”最后的决定吗?你觉得“我”是个合格的父亲吗?
  生1:我能理解,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先要考虑母亲。
  生2:其实“我”也很爱儿子的,文中说“委屈”了儿子,可见他知道儿子的心情,也很心疼儿子。
  师:是啊,作为一个中年人,他上有父母要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他的担子确实很重很重,同学们的理解也表明了你们很懂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一下这一段,体会一下父母这一辈人的沉重负担。(学生集体朗读)
  师:矛盾是否因“我”的拍板而解决了吗?
  生:不,奶奶为了孙子,走了小路。文中说“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师:这是个怎么样的奶奶?你准备怎么读?
  生:慈祥和蔼疼爱孙子。要突出“摸摸”这个词,还有奶奶的话要慢些。(学生朗读)
  师:看来这一家人,又敬老又,过得很和睦。下面有个非常感人的画面,同学们看,试着读读,读出感情,最好是让人感动得落泪。
  生1:(朗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非常感人,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1:我认为“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要读得慢、轻而沉,因为这些词表现了“我”关心母亲,妻子疼爱孩子。还有要突出“整个世界”这表明“我”认为对自己而言,家就像世界一样重要。
  生2:(朗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里“蹲”、“背”“高大”瘦“胖”“幼小”给人以画面感,情景很感人。
  师:那好,老师来范读一下,同学们可以闭目感受这一感人至深的温馨画面。(师范读)
  (学生齐读)
  师:“整个世界”在这里是否大词小用了呢,该怎么理解?
  生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中可见母亲、我和妻子、儿子加起来是一个世界,我和妻子做的做多,承担的最多。
  生2:“整个世界”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而文中的“我”觉得过去的,也就是
母亲是很重要的。文章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只看将来的。
  师:是啊,“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文中这一家子过得乐融融,奶奶慈爱、孙子活泼可爱、妻子贤惠,而我更是孝敬母亲,叫上母亲,出来散步;为了母亲,选择大路;背着母亲,走过小路;我想,文中的母亲肯定会为有这么一个儿子而骄傲不已。
  (荧幕出示:趣味说话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母亲。一天与一位老朋友拉起家常,你会怎么向她讲诉儿子带你出去散步的事呢?请你学学老人的口气说出老人当时的真切感受。)(学生互相说话,准备趣味说话)
  生1:我的儿子呀,孝顺极了,我身体不好,他为了让我锻炼一下身体,叫我出来散步,散步时,我的孙子要走小路,他为了我,选择了走大路,后来我见孙子很想走小路,就走了小路,再走小路时,一些地方很难走,他还背着我呢,那时啊,我激动极了,热泪盈眶,趴在他那有点驼的背上,我觉得有股暖流直用心头。
  师:我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子。
  生2:我的儿子呀,对我可好了……(有复述课文之嫌)
  师:能否重点讲一讲儿子背母亲的这个情节呢?
  生3:我的儿子呀,有一次叫我出去散步,他背过我呢。我呀,趴在他的背上,觉得他太爱我了,尤其是走到泥泞的地方时,他特别小心,生怕我摔到,慢慢地稳稳地,我知道那就是爱,对我深深的爱。
  师:你真幸福。我要是也有这样一个儿子就好了。
  师:文中的儿子“我”做了很多,承担的也很多。(荧幕出示:我的感悟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
  生1:我的爸爸,我爸爸是做生意的。有时为了一起生意,他好几天没好好跟我们吃一顿饭,进货了,运货了,都是他一个人的事,还要关照我学习,很忙很忙,特别辛苦。
  生2:我的爸爸,我爸爸是做工的。每天他都要去做工,回家还要煮饭,洗地,洗衣服,我的衣服大都是他洗的,我的被单全是他给我洗的,晚上还帮我辅导功课,很细心地问我,从不怕麻烦……他太辛苦了,他的担子真的太重了。(似乎要掉泪,其他学生叫起来妈妈呢,妈妈哪里去了)(这是一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漂亮的女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
  师:我想你的父亲听到你的这番话,一定很高兴,你是这样的理解他。
  生3:我认为我们家我的担子最重。我的学习压力很重,我一定要读好书,将来才能照顾好
我的爸爸妈妈。
  师:你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
  生3:他们都是老师。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
  师:现在你总不用照顾他们吧!你爸爸妈妈有哪些担子要挑?
  生3:要把书教好;要照顾爷爷奶奶,还有照顾我。(声音越来越低)
  师:你呢?几副担子?
  生3:一副,好好读书。
  师:现在你给称一称,谁的担子重?
  生3:我的担子要轻些。
  师:其实我也很理解你的学习压力,希望你能原因,改善一下学习方法,可能会轻松些。
  师读:(荧幕出示:我的感悟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
  生1:我爸爸妈妈说了,我读书就是在赚钱,我要好好读书,考最好的高中、大学,考硕士、博士。(大家笑)
  生2: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胆子他。
  生3: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减轻父母的精神负担。
  师:你看问题真深刻,你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3: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父母是否会烦恼、会伤心,一定要让他们开心,只要他们开心了,那么他们即使累些也会很愿意去做的。当然我们要把学习学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关心人,很懂如何孝顺父母,我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认识而高兴。虽然我们同学还年幼,不能做得很多,但是孝心是无价的,请看荧幕。(荧幕出示: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节选部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学生齐读,同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师:上课前同学们说了很多关于一家人在一起的事情,情同学们把这些事写下来,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